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及骨密度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郑宇霞王惠萍王左华杨艳飞...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影响因素及骨密度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为ADHD的预防或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116例ADHD患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依据性别将ADHD患儿分为男童组与女童组,测量两组患儿骨密度与体格生长(身高、体重)状况,并分析二者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男童、母亲孕期不良行为、母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批评家庭教育方式占比及父母压力指数高于对照组(x2=14。430、5。689、5。630、6。738,t=6。936,P<0。05),家庭环境评分低于对照组(t=6。328,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3。298,95%CI:1。759~6。184)、母亲孕期不良行为(OR=2。730,95%CI:1。169~6。375)、母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OR=2。032,95%CI:1。127~3。663)、批评家庭教育方式(OR=2。349,95%CI:1。223~4。513)、父母压力指数(OR=1。089,95%CI:1。055~1。124)与儿童发生ADHD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评分与儿童发生ADHD呈负相关(OR=0。868,95%CI:0。820~0。919,P<0。05)。男童组与女童组骨密度、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409、0。317,P<0。05)。结论 儿童ADHD的发生与性别、母亲孕期不良行为、家庭教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ADHD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与体格生长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预防或早期干预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骨密度体格生长

    母乳喂养对婴儿CD4+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朱思敏屠文娟张雯婷屠子骐...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母乳喂养对婴儿在非炎症状态下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并分析母乳整体成分的免疫调节意义,为提倡母乳喂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儿保科进行体检的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33例)和配方奶喂养组(2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的CD4+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百分比,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干扰素(IFN)-γ、IL-17A的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配方奶喂养组比较,母乳喂养组婴儿外周血的Th1百分比(t=3。038)、Treg 百分比(t=2。088)、Th1/Th2(Z=2。756)、IL-10(Z=2。297)及 IFN-y(Z=2。076)较高,Th17 百分比(Z=2。704)、IL-17A(t=2。187)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h2百分比、IL-2、IL-4、IL-6、TN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CD4+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促进Th1/Th2向Th1方向发展以及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但抑制Th17型免疫反应,这说明母乳整体成分有助于婴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增强免疫防御和免疫耐受。

    母乳喂养获得性免疫CD4+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

    深圳市龙华区学龄前中班儿童电子屏幕暴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罗安斐莫淳淇陈文盛陈招弟...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学龄前儿童电子屏幕暴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区所有在园中班儿童25 26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监护人填写)于2019年4月对龙华区学龄前儿童电子屏幕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 407份,其中男童12 593人(53。80%),女童10 814人(46。20%);年龄分布以5岁儿童居多,共17 188人(73。43%);参与调查儿童中,电子屏幕过度暴露(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含看电视累计超1h)率为37。72%,6。40%的学龄前儿童每天累计电子产品暴露超2h。过度暴露组与非过度暴露组儿童在性别、户籍、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总收入、是否有专属电子产品、看护人是否限制使用电子产品、、是否与长辈同住、是否为独生子女、主要看护人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童、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未与长辈同住、主要看护人是父母或保姆/其他、无专属的电子产品是儿童电子产品过度暴露的保护因素(P<0。05);常住人口(非户籍)、非独生子女、主要看护人不限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是儿童电子产品过度暴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学龄前儿童电子相关产品过度暴露情况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干预,需要特别关注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屏幕暴露视屏时间

    GALT基因突变致半乳糖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徐凌燕王天骄杨茹莱赵正言...
    113-116页

    GALT基因突变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缺陷半乳糖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