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况,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6月抽取苏州市各区域共24 452名3~6岁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分析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3 786例(肥胖组与对照组各1 893例)儿童的基本信息、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分析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1)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总检出率为14.8%(男14.6%、女15.0%);肥胖总检出率为7.9%(男8.7%、女7.1%),男女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28,P<0.01).2)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415,P<0.01),3~<4岁组最低(5.8%),6~<7岁组最高(11.8%).3)轻度、中度、重度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4.8%、2.6%、0.5%.在各年龄组中,中重度肥胖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x2=57.275,P<0.05).4)出生体重>4 000g、剖宫产、父母超重/肥胖、儿童食欲旺盛、吃饭速度快(<10min/正餐)、油炸食物频率高(>1周/次)、看电视就餐、喜好静坐(>2h/d)、运动耐力不足、屏幕暴露时间长(>1h/d)、睡觉时间晚(21:30后)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早餐食量最大、蔬果作为常吃零食、饭后活动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5)学龄前儿童肥胖程度的影响因素:父亲超重(OR=1.33,95%CI:1.06~1.65)、父亲肥胖(OR=1.91,95%CI:1.46~2.49)、母亲超重(OR=1.25,95%CI:1.01~1.54)、母亲肥胖(OR=1.94,95%CI:1.40~2.69)、父亲学历低(初中及以下)(OR=1.57,95%CI:1.25~1.96)、儿童食欲旺盛(OR=1.72,95%CI:1.41~2.11)、吃饭速度快(<10min/正餐)(OR=1.29,95%CI:1.05~1.57)、喜好静坐(静坐>2h/d)(OR=1.51,95%CI:1.24~1.85)、运动耐力不足(OR=1.56,95%CI:1.12~2.19)、屏幕暴露时间长(>1h/d)(OR=1.42,95%CI:1.16~1.75).结论 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较高,肥胖检出率与严重程度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除了遗传因素外,学龄前儿童肥胖还与孕产史及出生后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