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龄前儿童家长体重感知干预效果评价

    陈艳琳万梓豪候芳李丽...
    401-404,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改善家长对子女体重感知能力的效果,为学龄前肥胖儿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整群随机抽取罗湖区7所幼儿园在园儿童,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所幼儿园共1 318名儿童及家长,对照组4所幼儿园共1 546名儿童及家长.干预组幼儿园家长进行为期2个月的线上结合线下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组幼儿园家长采用空白对照(即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对子女体重感知的效果.结果 控制不均衡变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总收入、家长对子女体重感知)后,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家长对子女体重感知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75,95%CI:1.536~3.080,P<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生家长对子女体重状态感知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家长(OR=2.985,95%CI:1.878~4.745,P<0.05);干预后女生家长对子女体重状态感知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儿童体重状态正常与否,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对子女体重状态感知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家长(OR=1.558、6.111,95%CI:1.025~2.368,2.811~13.287,P<0.05).结论 健康教育措施可改善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其子女体重感知偏差,且在不同性别、体重状态儿童的干预效果不同.

    学龄前儿童肥胖体重感知

    产后早期免疫激活对小鼠孤独症样行为和胶质细胞的影响

    张蓓王敏囡尼罗帕古丽加娜提·阿布拉克木...
    405-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免疫激活(EPIA)对雌雄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星状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功能状态在此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40只EPIA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雄性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雌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各10例.各组小鼠于25~32日龄进行行为学检测,利用旷场、三箱社交、埋珠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社会行为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GFAP、IBA-1、TLR4、NFK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行为学检测中,LPS处理显著降低社交指数(F=14.907,P<0.05).处理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埋珠数量上显著(F=5.260、7.788,P<0.05).雄性LPS处理减少中央区停留时间、升高埋珠数量(F=4.261、20.645,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PS处理升高GFAP蛋白在海马和皮质的表达量(F=50.443、30.116,P<0.05),升高IBA-1蛋白和TLR4蛋白在皮质的表达量(F=21.844、6.215,P<0.05).NFκB p65结果显示处理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在皮质显著(F=6.558,P<0.05),雌性LPS处理升高皮质NFκB p65蛋白表达量(F=16.317,P<0.05).结论 EPIA足以在小鼠中产生性别特异性孤独症样行为并增强星状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反应性.EPIA诱导孤独症样行为可能与皮质区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免疫激活脂多糖新生小鼠胶质细胞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耿坐涛张丹朱筱桐李兰怡...
    412-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儿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儿童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样化的,且与成人有诸多不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对儿童NAFLD的重视度仍不高.本文归纳了导致儿童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机制,包含基因多态性、母体及胎儿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环境暴露、代谢综合征、内分泌相关机制和肠道微生态等,旨在为儿童NAFLD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肝病儿童

    生长激素治疗小于胎龄儿的研究进展

    林坤鸿陈迪嘉邢燕王新利...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情况下小于胎龄(SGA)儿在出生之后会发生追赶生长,但有部分SGA儿未能表现出足够的追赶生长,导致体格生长落后,并且成年后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应用外源性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保证和促进SGA儿追赶生长的发生,但随着生长激素在相关临床疾病发挥疗效的同时,生长激素是否可能带来长期风险亦逐步被临床关注,本文拟对生长激素治疗SGA的疗效和可能风险进行综述.

    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生长激素

    母乳主要活性成分对婴儿肠道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吕丽娜朱冰泉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组在维持一生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婴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分娩方式、抗生素和喂养方式等.母乳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母乳低聚糖、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母乳微生物群等,对婴儿微生物群的建立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综合阐述上述母乳生物活性因子影响婴儿微生物群定植和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上述物质如何通过肠道细菌影响免疫功能.

    母乳婴儿生物活性物质肠道菌群免疫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母乳喂养研究进展

    郑岩司在霞赵丽萍张金...
    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乳是婴幼儿最佳天然食品,还可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和营养不良等的发生率,改善综合预后.然而,先心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存在诸多障碍.因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基于国外研究,从母乳对先心病婴幼儿的益处,先心病婴幼儿母乳喂养现状、母乳喂养率低的影响因素以及母乳喂养的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未来临床实践的改进方向,以期为国内先心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管理提供借鉴.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母乳喂养

    2012-2022年全球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张嘉文赵梓伶陈诗琪周天津...
    43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2-2022年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旨在为该领域相关政策制定和科研探索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筛选出2012-2022年国内外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发表的高质量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 816篇,中文文献110篇.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均较低.排除检索词,英文文献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vitamin A"(0.74)、"intervention"(0.67)、"obesity prevention"(0.55);中文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贫血"(0.41)、"肥胖"(0.38)、"营养状况"(0.18);中英文聚类排名第一的分别是"贫血"和"physical activity";最新的突现词是"膳食模式"和"diet quality".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英文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内近3年呈下降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现状研究方面,对干预性研究、方法学探索的关注度较低,未来我国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营养外在决定因素,如父母教育、饮食方式、食物供给方式等.

    学龄前儿童营养CiteSpace研究热点前沿趋势

    西安市3岁以下婴幼儿足部发育水平研究

    冯爽王朝晖王栋任姣姣...
    440-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西安市3岁以下婴幼儿足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为临床正确评估婴幼儿足部发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健康体检的5 894名3岁以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图像处理系统采集静态足印,测量足长、足宽,并计算足宽长比和足弓指数,按年龄及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的足长、足宽、足弓指数逐渐增加,足宽长比逐渐减小,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345.23、396.21、184.65、287.03,P<0.05);2)各年龄段儿童左、右足间的足长、足宽、足弓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年龄组男童足长、足宽均大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足长:3.45~10.19,t足宽:3.77~9.21,P<0.05);各年龄组男女童足弓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足的形态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男童与女童的足长、足宽存在差异.

    婴幼儿足部生长发育足长足宽足宽长比足弓指数

    宜宾市0~3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监护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

    田雪王琳吕丹
    445-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宜宾市0~3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其监护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儿童保健且检测血清25-(OH)D的783名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儿童一般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生活方式等),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使用自行设计的喂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其监护人KAP,采用Pearson相关和关联性分析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监护人营养KAP的关系.结果 1)0~3岁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62.2%,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维生素D平均补充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10.260,P<0.05).2)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36.8±8.7)ng/mL,维生素D缺乏率为21.84%,不同年龄段、体型、户外活动时间及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220~6.302,x2:5.346~33.134,P<0.05).3)监护人营养KAP得分分别为(78.9±9.9)、(88.1±8.3)分和(78.3±11.8)分,父母KAP得分高于其他监护人(P<0.05).4)血清25-(OH)D水平与监护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均呈正相关(r=0.805、0.650、0.831,P<0.05),监护人营养KAP分级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联性(P<0.05).5)体型超重或肥胖是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OR=2.126,95%CI:1.162~3.887),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h(OR=0.592,95%CI:0.392~0.895)、规律补充维生素 D(OR=0.618,95%CI:0.456~0.838)和监护人营养行为良好(OR=0.725,95%CI:0.563~0.933)是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宜宾市0~3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监护人营养KAP有关,提高监护人营养KAP有利于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儿童知识态度行为监护人

    荆州市学龄前儿童体质量指数与家庭状况及喂养条件的相关性研究

    王甜甜赵冰
    451-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荆州市学龄前儿童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情况及与家庭状况、喂养条件的相关性,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8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荆州市展开横断面研究,通过收集3~6岁幼儿园在读儿童身高、体重、家庭状况及喂养条件等相关数据,计算BMI,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了 14 237名学龄前儿童,BMI的总体均数为(16.40±3.40)kg/m2,其中有0.05%的儿童BMI处于下级,1.95%处于中下级,86.49%处于中级,4.83%处于中上级,6.67%处于上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生方式(剖宫产)(β=0.17)、父亲吸烟(β=0.13)、母亲吸烟(β=0.39)、性别(女)(β=-0.22)、家庭税前总收入(万元)(β=-0.13)、儿童目前所在学校的性质(民办/私立)(β=0.22),以炸鸡、汉堡、薯条、碳酸饮品、果汁为主的膳食模式(β=0.46)与儿童BMI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荆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高,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体质量指数家庭状况喂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