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周清华

月刊

1009-3419

cnlungca@gmail.com;cnlungca@yahoo.com.cn

022-27219219、27219052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28号

中国肺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肺癌杂志》(CN 12-1395/R, pISSN 1009-34197)——我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肺癌专病杂志,创刊于1998年,为中文月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担任本刊名誉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我国著名肺癌专家周清华教授任主编。另有来自美国、丹麦、意大利和日本的多位国际著名肺癌专家以及国内的100多位从事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工作的知名专家担任副主编和编委。   本刊以提高我国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水平,提供学习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园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肺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办刊宗旨。本刊被Medline/Pubmed/Index Medicus、DOAJ、CAB Abstracts、CSA、EBSCO-CINAHL、Global Health、Index Copernicus、Elsevier EMBASE/SCOPUS、CA、HINARI等数据库收录,已被收录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国家肿瘤学核心期刊。   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报道肺癌防治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与临床以及边缘学科等领域的论著、综述、述评、讲座、临床经验、病理(例)报道、新技术、新理论、短篇报道、继续教育和各类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周彩存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而言,既往化疗一直都是标准治疗选择,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加入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目前一线治疗可以选择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免疫治疗.尽管初始治疗能获得一定的有效率,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疾病进展或治疗失败,二线及以上治疗疗效差,患者预后不佳,临床上需要更多有效的二线治疗药物.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组织呼吸科、肿瘤科、病理科专家对驱动基因阴性人群临床研究证据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专家组讨论后广泛认可的临床诊疗经验,对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二线治疗制定了统一的专家共识,可作为中国临床医师选择驱动基因阴性NSCLC二线治疗的指导依据.

    肺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驱动基因阴性专家共识

    2010-2019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鲁朝霞马骥雄马菊红周红...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疾病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呈高发趋势,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19年肺癌发病特征及2010-2019年发病率趋势,为甘肃省肺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19年肺癌发病个案,计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世标发病率等相关指标;采用Joinpoint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19年甘肃省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3757例,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14.96%,肺癌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40.52/10万、30.91/10万和25.86/10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分别为3.23%和40.03/10万.肺癌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在≥40岁组高发,男、女性人群分别在≥75岁组、≥80岁组达到发病高峰.2010-2019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粗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APC为5.39%(P<0.05);分别按照性别、城乡进行统计,各人群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城市、农村人群APC分别为4.98%、6.39%、6.26%和4.64%(P均<0.05).按照年龄组肺癌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仅≥65岁组人群肺癌发病以年均4.15%的速度上升(P<0.05).结论 2010-2019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地区及年龄组人群肺癌发病存在差异,应针对肺癌发病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肺肿瘤发病特征变化趋势

    全身麻醉及现场快速评价在EBUS-TBNA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胡雨禾李玉英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诊断肺癌和评估分期的重要工具.EBUS-TBNA大多在局部麻醉或清醒镇静下进行,而在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以及同时应用快速现场评价(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能否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目前仍未可知,本研究拟探索全身麻醉及ROSE在EBUS-TBNA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就诊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疑诊为肺癌并行EBUS-TBNA,根据是否行全身麻醉及ROSE将患者分为局麻组(n=54)、全麻组(n=67)和全麻ROSE组(n=43),分析各组的穿刺情况以及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差异.结果 局麻组的淋巴结穿刺针数高于全麻ROSE组(P<0.01).三组患者的疾病总诊断率分别为87.04%、89.55%和90.70%,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分别为88.24%、88.89%和94.7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与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痛镇静相比,全身麻醉下实施EBUS-TBNA无论是否联合ROSE均可得到同样准确的结果,全身麻醉联合ROSE可以减少淋巴结穿刺针数.

    肺肿瘤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全身麻醉快速现场评价

    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对I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术后咳嗽影响的初步研究

    王高祥陈郑玮吴明胜李田...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咳嗽是肺部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咳嗽发生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保留迷走神经肺支是否能够降低I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25例,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分为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n=61)和传统组(n=64).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前及术后8周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评分.将两组患者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后是否填塞自体脂肪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分为填塞组及非填塞组,比较两组亚组间LCQ-MC评分及术后慢性咳嗽情况.结果 传统组术后8周LCQ-MC评分在生理、心理、社会及总分方面明显低于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患者较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更多(P=0.006).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和传统组分别进行亚组分析,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患者和传统组患者中,非填塞组术后8周LCQ-MC评分均低于填塞组(P<0.05),非填塞组术后8周咳嗽患者均较填塞组更多(P=0.001,P=0.024).结论 对于I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肺肿瘤迷走神经咳嗽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

    肺腺癌中FAT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关系的研究

    丁晨赵文浩黄华李永文...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其中又以肺腺癌占比最高.非典型性钙黏蛋白1(FAT atypical cadherin 1,FAT1)是一种受体样蛋白,在肺腺癌中存在高频率突变,其编码的蛋白在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FAT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通过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相关数据,获得513例肺腺癌样本、397例癌旁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及相关临床信息.分析肺腺癌组织中FAT1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FAT1基因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关系,通过通路富集分析探索FAT1基因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检测FAT1在肺上皮细胞和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被用于检测FAT1在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4%的肺腺癌患者中存在FAT1基因突变;TCGA数据库数据显示肺腺癌组织中FAT1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T1基因表达较高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通路富集分析表明FAT1与肿瘤发生发展通路相关,且FAT1的表达和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实验证明FAT1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FAT1 mRNA呈高表达,高表达的FAT1 mRNA与肺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FAT1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肺癌诊治靶点.

    肺肿瘤FAT1预后增殖免疫

    《中国肺癌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117页

    CT定量参数预测肺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的价值

    石逸秋沈雨雯陈劼闫婉莹...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中不亚于主观CT影像学征象.结论 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价值.

    肺肿瘤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代谢标志物在肺癌液体活检中的研究进展

    邹诗施李宁张天宇耿庆...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活检被逐渐应用于肺癌临床诊疗中.目前,随着代谢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代谢标志物被认为是潜在的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敏感标志物.本文概括了肺癌主要代谢途径的改变,包括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嘌呤代谢.同时,本文综述了代谢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预测疾病进展、评估化疗与免疫治疗疗效的作用,旨在为肿瘤诊疗提供有效的标志物.

    肺肿瘤代谢标志物液体活检代谢组学

    《中国肺癌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132页

    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在胸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陈伟皓张孟尼沈诚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作为新型的诊疗决策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平衡医患双方的地位,逐渐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将SDM应用于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缓解责任压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医信力并减少医患冲突.由于患者自身的医学素养和自主性有限,医患比例失衡导致的诊疗时间紧张,同时由于已有的研究存在样本量有限等原因尚不能证明采用SDM模式对于胸部肿瘤的治疗有明确的增益,推行SDM模式仍面临阻力.未来通过开发辅助决策系统以及提升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将更有利于推动SDM模式在胸外科的实际应用.

    医患关系共同决策胸外科胸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