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房地产(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房地产(中旬刊)
中国房地产(中旬刊)

月刊

1001-9138

中国房地产(中旬刊)/Journal China Real Estat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暖风劲吹信心待强

    1页

    多部委发声:防范化解房企风险

    武化
    4页

    房企联合拿地退潮

    一南
    5页

    绿城中国:毛利率下滑,目标趋于谨慎

    房玲陈家凤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绿城中国剔除资产减值等影响,再剔除永续债分红后,实际的核心归母净利45.5亿元,同比增长70.5%,对应核心归母净利率4.54%,待永续债到期陆续赎回后,权益利润率可能得到修复.

    年报解读区域深耕代建谨慎投资

    旭辉集团:成功降档,提质增效是发展重心

    洪宇桁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旭辉集团销售由重视规模转向重视权益,累计合同销售金额为2473亿元,同比增长7%.净负债率为62.76%,现金短债比为2.63,长短期债务比为5.43,平均债务账期为4.5年,企业的负债结构相当安全,短期的偿债压力不大.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9.74%,达到了"三道红线"的要求,企业成功进入绿档.多元化业务快速发展.同时,旭辉提出"三五战略",其中明确提出旭辉要加大力度推进轻资产的发展,物业管理、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和代建业务是旭辉的重点发展方向.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旭辉永升服务、旭辉商业、旭辉瓴寓都在快速稳定发展.

    年报解读"三道红线"代建多元发展

    碧桂园:聚焦都市圈,坚持深耕城镇化市场

    贡显扬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碧桂园践行行稳致远,信用评级保持行业领先,全年实现权益销售金额558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6641万平方米,在全口径、操盘、权益三大口径的业绩规模均保持在行业第一的位置;科技赋能,带来更大长期发展空间,在以地产为核心主业的同时,也围绕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目标,布局全产业链.截至2022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已有21款产品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交付机器人超750台.

    年报解读信用评级智能建造科技赋能

    万科地产:绿档达标,信用评级保持领先

    朱一鸣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万科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277.8亿元,销售面积3807.8万平方米,分别同比降低10.8%和18.4%,销售规模负增长.2021年万科在全国43个城市市场的排名位列前三,其中20个城市排名第一.企业继续坚持"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定位,在物业服务、物流仓储、住宅租赁、商业开发运营等多元业务板块实现有质量发展.

    年报解读稳健经营信用评级城市服务商

    龙湖集团:融资成本下探,财务优势尽显

    羊代红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龙湖集团全年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2901亿元,同比增长7.2%,从销售金额增速来看,高于TOP15房企约1.8%的平均水平,销售增长稳定;拿地销售比达到0.4以上,较为积极;同时,多元化收入贡献持续增加,公司投资性物业收入已超百亿;融资成本进一步下探,财务优势尽显.

    年报解读融资成本土储多元化

    房地产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

    张志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房企将会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去.顺应碳中和大势,房企要逐渐从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到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做好企业碳排查与评估,设定科学合理的减碳目标,并匹配相应的路径措施,同时关注企业ESG、绿色债券和碳交易,抓住碳中和带来的发展机遇,修炼内功,迎接挑战.

    碳中和减碳目标企业ESG

    行业筑底期,港资房企开始逆势加仓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市场环境对港资房企而言是一个夯实土储,加仓内地的好机会,土地市场的低迷有利于其逆周期操作,但受限于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和行业预期,港资房企逆周期操作的整体力度也不会太大,目前部分港资房企的动作也验证了这一点.因而,即使港资房企有所加仓,但也只会对部分城市造成一定影响,如在港资房企各自深耕的城市,对于市场整体而言影响较小.对于民营企业撤退所带来的市场空缺,港资房企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短期内仍需依靠国央企和地方城投企业托底.

    港资房企区域深耕土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