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铈离子修饰SiO2膜层在模拟深海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窦建业屈少鹏轩星雨
    258-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X80钢上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铈离子修饰SiO2膜层,并研究了膜层在20 MPa下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高温高压电化学反应釜对试样的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进行了测试,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接触角测试仪对试样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相以及接触角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两种方法制备的膜层的抗腐蚀性能在深海均有下降,且电沉积膜层下降尤为显著.在20 MPa去离子水中浸泡后的膜层均未出现明显裂纹;在20 MPa盐水中浸泡后,电沉积膜层出现些许开裂,而溶胶-凝胶膜层仍较为完好;在20 MPa盐水中恒电位极化腐蚀后,电沉积膜层出现明显龟裂和脱落,而溶胶-凝胶膜层仅出现开裂.两种膜层腐蚀之前均表现亲水性,而腐蚀后接触角明显增大,呈现出疏水性.

    膜层溶胶凝胶电沉积深海腐蚀

    ZIF-8/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生阴极保护性能

    苏娜叶梦颖李建民高荣杰...
    26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逐步生长法在TiO2纳米管阵列上负载ZIF-8纳米颗粒制得ZIF-8/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UV-vis DRS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响应进行表征,并在开/闭可见光下对材料进行光电化学测试.结果 表明,ZIF-8/TiO2纳米复合材料光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将其作为光阳极与304不锈钢耦合后,光照条件下阴极保护电位可降至-0.92V,比TiO2纳米管阵列降低约180 mV,且在较长时间内可对304不锈钢表现出优异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

    光生阴极保护改性ZIF-8/TiO2304不锈钢

    超细层片结构Al-4%Cu合金的点蚀行为

    辛叶春徐伟赵东杨张波...
    274-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温冷轧方法制备了具有超细层片结构的Al-4%Cu(质量分数)合金,并利用SEM、TEM、显微硬度测试及动电位极化方法对比研究了晶界处元素偏聚及时效析出相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冷轧后Al-Cu合金平均层片间距159 nm,晶界处存在Cu的偏聚,其点蚀电位与粗晶样品相当.时效后,超细晶Al-Cu点蚀电位因晶界θ相的析出而降低.可见,Cu偏聚对Al-Cu合金的点蚀行为并无明显影响,但形成富Cu相后对点蚀行为影响显著.

    超细层片元素偏聚析出相点蚀

    不同表面防护处理的6016铝合金/DC01碳钢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蔡建敏关蕾李雨
    28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车用钢铝电偶腐蚀的表面防护工艺效果,分别对车用6016铝合金和DC01碳钢进行钛锆转化和热镀锌处理,采用极化测试、电化学噪声技术和扫描电镜分析不同表面处理的电偶腐蚀速率及腐蚀形态.结果 表明:未处理的6016铝合金与DC01碳钢之间存在显著的电偶腐蚀,铝合金作为阳极,偶接24 h就表现出全面腐蚀;仅对铝合金钛锆转化处理,铝合金仍作为阳极,其腐蚀形态以点蚀为主,电偶电流略微降低,防护效果不明显;仅对碳钢镀锌处理,发生极性反转,铝合金转变为阴极受到保护,但铝合金表面富铁夹杂诱发了点蚀坑的形成;对铝合金钛锆转化处理的同时对钢镀锌,电偶电流降低两个数量级,电偶腐蚀防护效果显著.

    轻量化表面处理电偶腐蚀

    新型奥氏体不锈钢高温NaCl腐蚀行为研究

    伊璞侯利锋杜华云刘笑达...
    28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验室模拟垃圾焚烧炉中水冷壁环境,研究了新型奥氏体不锈钢254SMo、904L和317L在750、850和950℃下NaCl盐中的热腐蚀行为,获得了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SEM/EDS和XRD对3种材料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热腐蚀机理.结果 表明:3种不锈钢在热腐蚀过程中都表现为失重,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失重增加,按耐蚀性排序为254SMo不锈钢>904L不锈钢>317L不锈钢;Mo的添加可以降低材料在氯盐中受到的侵蚀;在850和950℃下3种奥氏体不锈钢还发生了严重的晶间腐蚀.热腐蚀机理为"活性氧化",生成的氯气会参与反应并持续循环.

    奥氏体不锈钢热腐蚀腐蚀动力学氯化

    低合金钢与双相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丁奕王力伟刘德运王昕...
    295-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SDSS)、X80管线钢作为基材,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技术,制备了2507 SDSS/X80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 表明,在熔合界面与Ⅱ型界面之间存在明显的Fe、Cr、Ni、Mo、Mn浓度梯度,稀释区具有最高的硬度.X80钢与焊缝金属构成电偶腐蚀,将加速低碳钢的腐蚀,是工业应用中的薄弱环节.

    异种金属焊接双相不锈钢电偶腐蚀显微结构

    AM60镁合金超疏水表面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的研究

    代卫丽王景行罗帅杜宁...
    3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化学刻蚀,以硬脂酸为修饰剂,成功实现AM60镁合金表面的超疏水改性,并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处理前后的AM60镁合金表面的微观形貌、疏水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AM60镁合金仅经盐酸刻蚀处理后,表现为超亲水性,再经硬脂酸浸泡后才达到疏水的效果;随着硬脂酸浸泡时间的增加,该合金的表面接触角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浸泡12h时,接触角最大为150.18°,滚动角小于10°,此时合金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同时,相比于未处理的AM60镁合金而言,超疏水改性后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88.19%,腐蚀电压提高了19.72%,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超疏水改性还可提高合金对粉尘和水溶液的自清洁性能.

    AM60镁合金化学刻蚀疏水性耐蚀性自清洁

    掺杂pH敏感性智能纳米容器BTA@MSNs-SO3H-PDDA碳钢智能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文家新张欣刘云霞周永福...
    309-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有机涂层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纹或缺陷,从而导致涂层保护提前失效的问题,在构筑富含缓蚀剂BTA的pH敏感性智能纳米容器BTA@MSNs-SO3H-PDDA的基础上,制备了一种掺杂BTA@MSNs-SO3H-PDDA的智能防腐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Fourier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对BTA@MSNs-SO3H-PDD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加速腐蚀实验对智能涂层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 表明:BTA@MSNs-SO3H-PDDA近似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18nm,装载BTA的量约为13.37%,可灵敏地响应pH值变化而加速释放BTA分子.基于BTA@MSNs-SO3H-PDDA的智能涂层对碳钢腐蚀具有显著的智能防护性能.

    碳钢智能涂层纳米容器腐蚀防护pH敏感性

    铝硅复合对Fe32Mn7Cr3Al2Si钢氧化改性层耐蚀性的影响

    梁泰贺朱雪梅张振卫王新建...
    317-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RD、EPMA、阳极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铝硅复合合金化对Fe32Mn7Cr3Al2Si钢高温氧化诱发转变层的组织、成分及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在700和800℃空气中对Fe32Mn7Cr3Al2Si奥氏体钢进行循环氧化表面改性,形成的氧化层由内层Al2O3、中间层Mn2SiO4,外层Mn2O3组成.经800℃空气中循环氧化160 h后,在钢基体/氧化层界面形成了厚度约20 μm的贫Mn (11%)、富Cr (14%)铁素体α相转变层.相比原始Fe32Mn7Cr3Al2Si钢,贫Mn富Cr的氧化改性层在1 mol/L Na2SO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由-463mV增至248mV,维钝电流密度由2.8 μA/cm2降至0.4 μA/cm2,电荷转移电阻Rt由15.5 kΩ· cm2增至69.7 kΩ· cm2,铝硅复合加入可增加Fe32Mn7Cr3Al2Si钢氧化诱发贫Mn层中的Cr富集,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能.

    Fe32Mn7Cr3Al2Si钢氧化表面改性氧化诱发转变层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

    多壁碳纳米管含量对无铬锌铝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李旭嘉惠红海赵君文巫国强...
    324-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铬锌铝涂层耐蚀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含量的无铬锌铝涂层,研究了MWCNTs含量对无铬锌铝涂层宏观及微观形貌、成分、结合力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MWCNTs质量分数为0%~0.7%时,所有涂层外观均完整平滑,连续致密.MWCNTs含量为0.3%时,在涂层中分散良好,涂层结合力最佳,耐NaCl溶液腐蚀性能最好,且可以为基体提供良好的阴极保护作用,其自腐蚀电流密度仅为2.019×10-5 A/cm2,阻抗模量较未加MWCNTs的涂层大一个数量级.此外,对MWCNTs影响涂层耐蚀性的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碳纳米管无铬锌铝涂层极化曲线阻抗谱耐蚀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