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放电等离子烧结超细晶ODS镍基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解磊鹏陈明辉王金龙王福会...
    709-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机械合金化(MA)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 Cr2O3颗粒强化的超细晶结构镍基高温合金(ODS合金).对比研究了不添加氧化物颗粒合金(Base合金)和ODS合金样品的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1200℃烧结过程中,Cr2O3完全转变为Al2O3.由于SPS快速烧结及弥散分布的原位Al2O3颗粒钉扎,抑制了晶粒长大,ODS合金具有十分细小的晶粒结构,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98 μm;Base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稍大,为1.54 μm.ODS合金在900℃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较低的氧化速率,得益于其表面迅速生成了连续致密的内层α-Al2O3膜,能有效地阻止Ti和Cr向外扩散,表面生成少量保护性较差的TiO2和 NiCr2O4.而Base合金表面则生成了以Al2O3为内层,TiO2和Cr2O3为中间层以及NiCr2O4为外层的多层结构氧化膜,并且其在初期的氧化速率较快,为1.66×10-7 mg2·cm-4·s1,是ODS合金的2倍多.

    高温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细晶结构高温氧化放电等离子烧结

    丙二醇对四甲氧基硅烷水解缩聚行为的影响

    陈小涵周金赫胡吉明
    717-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1,2-丙二醇沸点184.8℃、闪点107.2℃,能与水和乙醇混溶且安全无毒,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溶剂,可能是目前常用硅烷处理液中高乙醇含量导致高安全风险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和MALDI-TOF质谱技术对4种不同水解环境下四甲氧基硅烷的水解缩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丙二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溶液中水含量较低或中性环境下,丙二醇的加入显著提高硅烷的水解和缩聚速度;当溶液中的水含量较高且酸性环境下,由于硅烷本身的水解和缩聚速度较高,其受丙二醇的影响变得不再明显.

    四甲氧基硅烷丙二醇溶剂水解缩聚

    溶解氧和流速对B30铜镍合金在海水中成膜的影响

    陈翰林马力黄国胜杜敏...
    724-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化学以及表面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海水的溶解氧和流速对于B30铜镍合金表面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表面膜层的保护性随着海水中溶解氧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在流速为0~2.0 m/s范围内,随着流速的增大,形成的膜层质量呈现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在流速为0.8 m/s左右时,形成的膜层最为致密完整.溶解氧通过影响其成膜的反应过程影响成膜质量;流速通过改变试样周围的溶解氧浓度以及产生一个冲刷作用来影响成膜,溶解氧浓度的提高有利于膜层的形成,海水的冲刷作用则会破坏形成的膜层.

    B30铜镍合金成膜流速溶解氧

    纳米晶Ni-12Cr合金800℃高温氧化动力学和氧化膜结构演化

    张勤梁涛沙王文赵朗朗...
    73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和扫描透射电镜研究了粗晶和纳米晶结构的Ni-12Cr合金在800℃空气中氧化的动力学行为和氧化膜的结构演化.结果表明,氧化初期25 s时,粗晶和纳米晶的氧化膜均为外层NiO和内层富Cr的双层结构.随着氧化的进行,粗晶氧化膜演化为NiO/(NiO+NiCr2O4)/疏松Cr2O3/内氧化层的多层结构;而纳米晶发生了 Cr的选择性氧化,形成了保护性Cr2O3膜,Cr2O3以非晶晶化的方式形核生长;纳米晶保护性氧化膜的形成早于纳米晶粒的粗化.根据有效扩散系数修正的Wagner理论,Ni-12Cr合金在800℃发生由内氧化向外氧化转变的临界晶粒尺寸约为94nm.纳米晶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分为两个阶段,转折点约为氧化1 h.两阶段均符合抛物线规律,抛物线速率常数kp分别为1.76×10-13和1.58×10-14 cm2·s-1.

    纳米晶Ni-Cr合金高温氧化选择性氧化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lipolytica分泌黑色素加速316L不锈钢腐蚀机理的研究

    郭娜毛晓敏惠芯蕊郭章伟...
    74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lipolytica的野生菌株(WT)与产色菌株(ΔhmgA)为模式菌株,重点研究海洋细菌分泌黑色素加速不锈钢腐蚀的行为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等手段证明了 WT菌株不会造成不锈钢腐蚀,不锈钢在含WT的培养液中依然会形成完整的钝化膜;而ΔhmgA菌株会在分泌黑色素的同时,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矿化位点,从而破坏了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造成严重的点蚀.不锈钢在细菌黑色素提取液中也会形成点蚀,但由于没有细菌参与,不锈钢的钝化膜相对完整,因此点蚀程度较轻.本文研究在含有产色细菌和黑色素物质的环境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机理以及黑色素对钝化膜形成和点蚀发展的影响机制,从而丰富和拓展产色菌和细菌色素对金属腐蚀的机理.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产色菌细菌色素不锈钢点蚀

    热处理工艺对超级13Cr不锈钢在饱和CO2油田地层水中腐蚀行为影响

    潘鑫任泽连景宝何川...
    75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XRD、电化学实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超级13Cr不锈钢在饱和CO2油田地层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13Cr不锈钢经620℃回火处理后产生逆变奥氏体,二次回火处理会增加材料中逆变奥氏体的含量.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超级13Cr不锈钢在饱和CO2的油田地层水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均存在明显钝化区间.与供货态相比,回火工艺使超级13Cr不锈钢耐蚀性下降,但二次回火能够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超级13Cr耐蚀性与逆变奥氏体含量有关.淬火试样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最高.淬火试样、550和690℃回火试样的SCC机制为氢致开裂.620℃回火及二次回火试样因逆变奥氏体的存在,SCC敏感性降低,其开裂机制为混合断裂机制.

    超级13Cr不锈钢热处理油田地层水CO2腐蚀

    复合电解液中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光生阴极保护性能

    鲍晨宇李建民叶梦颖高荣杰...
    759-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3种不同的含氟电解质(F-、BF4-、F--BF4-)中制备了 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SEM、XRD、UV-visDRS、PL等手段对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结构、光响应能力以及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在开闭可见光条件下进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用含NH4F、NH4BF4和H2O的乙二醇复合电解液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相比于传统单种含氟电解液,具有更规整的结构,光吸收更强,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更高,对304不锈钢具有更好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二次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复合电解液光生阴极保护

    高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耐Cl-腐蚀性能分析

    吕迎玺
    76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分析了不同Mo含量的316L、904L、S31254和S31254-B奥氏体不锈钢在10%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固溶处理、低温时效处理对其耐蚀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4种不锈钢的显微组织、耐蚀性和表面腐蚀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锈钢在10%NaCl溶液中有不同的耐蚀性能,耐蚀性排序为:低温时效态>固溶态,S31254-B>S31254>904L>316L.Mo含量的提高、微量合金元素B加入奥氏体、低温时效处理均有利于提升材料的耐蚀性能.B促使表面形成富Cr、Mo氧化物的钝化膜,提升钝化层的致密化,减缓晶界处贫Cr、贫Mo区,提高耐蚀性.

    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电化学腐蚀Mo

    Q235钢在不同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有氧腐蚀行为

    薛芳刘两雨谭龙
    771-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表面表征技术和失重实验研究了 Q235低碳钢在同一溶解氧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的活化/钝化行为.研究表明,Q235钢在浸泡初期和后期,腐蚀行为显著不同,尤其是在低浓度NaHCO3溶液中,这与样品表面覆盖的腐蚀产物有关.在高溶解氧条件下,HCO3-浓度影响低碳钢的腐蚀动力学.当HCO3-浓度较低时,低碳钢腐蚀反应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控制;而在高浓度NaHCO3溶液中,腐蚀反应则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HCO3-通过影响Q235钢表面腐蚀产物形态及致密度进而影响Q235钢的腐蚀速率.随HCO3-浓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致密度增加,保护性增强,Q235钢腐蚀速率降低.

    Q235钢HCO3-浓度活化/钝化腐蚀动力学腐蚀产物

    pH值对X100管线钢在CO32-/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与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李柯萱宋龙飞李晓荣
    779-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图谱、Mott-Schottky曲线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了pH值对X100管线钢在CO32-/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与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升高,X100管线钢表面膜厚度与致密性提高,点蚀电位提高;高pH-SCC敏感性降低.

    X100管线钢应力腐蚀pH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