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锰TRIP钢氢致开裂性能研究现状与进展

    马成崔彦发张青赵林林...
    885-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中锰钢的研究现状,从成分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论述了中锰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针对氢致开裂,阐述了成分、工艺通过影响中锰钢的微观组织从而改变中锰钢氢致开裂敏感性的规律与机理;重点论述了相变致塑效应等对其氢致开裂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如第二相析出、微结构缺陷等对氢致开裂的影响.最后指出了中锰钢及其氢致开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微观组织的精准调控和钢中氢的直观观测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中锰钢高强钢氢致开裂相变致塑效应

    低合金钢在模拟海洋低温环境下的电偶腐蚀研究

    王育鑫吴波戴乐阳胡科峰...
    894-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温环境下(0~20℃),温度的变化对低电位差耦合体系电偶腐蚀效应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失重法和形貌观测法研究了 907A钢、921A钢和980钢构成的低电位差三金属耦合体系在不同温度的海洋环境下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907A钢作为三金属偶对体系的阳极,921A钢、980钢为阴极,随着温度的上升,907A钢的电偶腐蚀系数增大.此外,低电位差的电偶对(<60mV)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电偶腐蚀,电偶效应加速了作为阳极金属907A钢的小孔腐蚀,增加了海洋装备的失效风险.在低电位差的多金属耦接件的使用过程中须进行涂层与阴极保护完全防护.

    海洋环境低温低合金高强钢电偶腐蚀

    Q235钢表面的超疏水吸附层形成与缓蚀研究

    罗为平罗雪石悦婷王新潮...
    903-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新鲜荷叶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简便的乙醇回流萃取取得提取物.室温条件下,荷叶提取物能够在THF/HC1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1.0mol/LHCl溶液)中产生聚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结果证明了荷叶提取物在Q235钢样品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能够形成超疏水的吸附层.电化学结果表明荷叶提取物对碳钢在HC1溶液中具备良好的缓蚀性能,在0.4 g/L浓度下,最大缓蚀效率达到93.14%.

    荷叶提取物碳钢缓蚀剂超疏水吸附层

    港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海鸥浮码头污损生物现场检测及其污损量化

    马士德刘会莲刘杰韩文...
    913-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场检测了坞修海鸥浮码头尾舵舱、船体和船头的污损生物,共检出8类30余种生物.优势种为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首次发现粗胞苔虫Scrupocellaria sp.,物种多样性顺序为船头>尾舵舱>船体.尾舵舱口污损最严重,此处重叠附着厚度达15 cm,硬壳类污损生物覆盖面积百分比达70%.讨论了季节因素、船体结构、海水流动状态和阳光照射对污损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将检出的污损生物分成硬壳类群、被覆类群、直立类群和藻类群4类,根据硬壳类附着面积大小给出污损程度的量级并绘出了浮码头的生物污损图,对促进非生物专业科技人员的交流、防污标准的制定及污损生物生态数学建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污损生物生物污损群落组成浮码头

    A517Gr.Q海工钢在模拟海洋飞溅区的腐蚀行为研究

    赵伊曹京宜方志刚冯亚菲...
    92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失重法和SEM、EDS、XRD、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了A517Gr.Q海工钢在模拟海洋飞溅区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以及环境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飞溅区干湿交替环境下,A517钢的腐蚀较为严重,在敞口和半封闭两种模拟环境(实验箱平均环境湿度分别为(62±5)%、(83±5)%)下腐蚀失重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平均腐蚀速度都是先增大后趋于平稳.腐蚀产物均是由γ-FeOOH、β-FeOOH、α-FeOOH和Fe3O4组成.在62%RH环境下电解液膜的停留时间短,干/湿状态变化程度更加彻底,样品表面生成了更多的腐蚀产物,同时生成了较多具有高阴极氧化活性的β-FeOOH,锈层疏松多孔,表现为不均匀的全面腐蚀,材料的腐蚀程度较为严重.而在83%RH环境下,产物膜中生成了更多致密均匀的Fe3O4,对侵蚀性Cl-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海工钢模拟飞溅区腐蚀行为

    交变压力对无溶剂环氧涂层在模拟超深海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

    王腾宇张正贵陆卫中吴希革...
    929-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EIS和LEIS对环氧粉末涂层和无溶剂环氧液体涂层分别在模拟超深海环境中0.1~20和0.1~30 MPa交变压力腐蚀环境下浸泡480h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超深海交变压力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观察了浸泡后涂层/Q345钢界面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两种涂层在0.1~30 MPa交变压力作用下涂层的失效过程较为明显,环氧粉末涂层在0.1~30和0.1~20MPa交变压力浸泡480h后涂层阻抗值分别下降了 2个和1个数量级,无溶剂环氧液体涂层在同样环境下浸泡后阻抗值分别下降了 3个和2个数量级,说明了环氧粉末涂层在交变压力条件下对Q345的保护性能更优,阻绝离子渗透能力更强.从LEIS结果分析出在较高交变压力下,涂层微观局部腐蚀扩散速率更快.

    交变压力无溶剂环氧涂层超深海电化学行为失效

    槐米提取物对Al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雷然石成杰李向红
    939-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槐米(FSI)进行提取得到槐米提取物(FSIE),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FSIE作为缓蚀剂对Al在1.0mol/L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同时通过红外光谱(FTIR)测定了 FSIE及Al表面缓蚀膜层的官能团结构.FSIE对Al在1.0mol/LHCl溶液中有明显的腐蚀抑制效果,缓蚀性能随着FSIE浓度增大而增强;温度升高,缓蚀性能减弱;当温度为20℃,FSIE浓度为500 mg/L时,缓蚀率ηw达到了 83.2%.FSIE在Al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作用类型为以物理吸附为主的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混合吸附.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FSI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Nyquist图谱的高频区容抗弧随FSIE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铝/酸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从微观表面形貌可看出,在添加FSIE的HC1溶液中,Al表面的腐蚀程度和粗糙度明显减小.

    槐米提取物Al盐酸缓蚀吸附

    干湿比对 CrNiMoV 钢在 120 mmol/L NH4H2PO4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王通孟惠民郭维华葛鹏飞...
    948-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等研究了在外界温度为(25±2)℃,湿度为(55±5)%的空气中干燥,120 mmol/LNH4H2PO4溶液中浸润的干湿交替环境下干湿比的变化对2Cr-1Ni-1.2Mo-0.2V钢和2Cr-4Ni-0.4Mo-0.1V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湿比为0、1/3、1、3条件下实验21d1后,两种钢发生均匀腐蚀和点蚀,且随着干湿比增大,两种钢的腐蚀速率增大,点蚀程度变大,但2Cr-1Ni-1.2Mo-0.2V钢的耐蚀性优于2Cr-4Ni-0.4Mo-0.1V钢.两种钢的腐蚀产物膜主要由Fe3(PO4)2、FePO4、Fe2O3、FeOOH构成,且随着干湿比增大,FeOOH和Fe3(PO4)2含量减少,Fe2O3含量增多.随着干湿比的增大,两种钢的开路电位负移,电荷转移电阻变小,但2Cr-4Ni-0.4Mo-0.1V钢的腐蚀速率高于 2Cr-1Ni-1.2Mo-0.2V 钢.

    CrNiMoV钢NH4H2PO4干湿交替干湿比腐蚀

    海洋工程结构用钢服役环境模拟及DH36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研究

    刘冬刘静黄峰杜丽影...
    959-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行研制的海水腐蚀疲劳的试验装备开展了海洋工程结构用钢DH36在人造海水环境中不同应力比、频率、温度、流速下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特性,以及不同频率下腐蚀裂纹扩展过程中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比(R)越高,相同裂纹尖端应力场幅值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快,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门槛值△Kth越低.R=0.3和R=0.5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相对R=0.1时的平均加速比例达115%和217%.温度越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快,30℃时,相对于最低温度(5℃)条件下的平均加速比例为20%.海水流速越快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也越快,相对于静止海水环境,0.3 L/min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平均加速比例为19%,1 L/min时为34%,到最大流速3L/min为50%.不同频率下,空气介质中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基本无差别,但海水介质中的扩展速率差别较大,频率越低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快.通过比较不同频率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CFCG)速率与疲劳裂纹扩展(FCG)速率的相对加速比例,可以看出在10 Hz下腐蚀抑制裂纹扩展,而1和0.1 Hz腐蚀加速裂纹扩展,平均加速比例依次为47.8%和261.8%.腐蚀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加速作用可通过原位监控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区域电化学腐蚀行为得以量化.

    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应力比频率温度流速

    铝合金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研究

    李育桥司伟婷高荣杰
    96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盐溶液刻蚀和水浴处理的方法,结合氟硅烷的表面修饰,在5083铝合金基体上制备出了超双疏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量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双疏铝合金表面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疏水疏油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水和乙二醇在该表面上的接触角分别为158.和154.3°,展现出良好的超双疏性能;与基体相比,超双疏试样的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腐蚀电流密度由4.016×10-6A·cm-2下降至1.531×10-7 A·cm-2;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5 d后,超双疏试样的电荷转移电阻仍明显高于基体,提高了 5083铝合金基体的耐蚀性.

    铝合金刻蚀超双疏表面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