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粉体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粉体技术
中国颗粒学会;济南大学;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矿物加工利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粉体技术

中国颗粒学会;济南大学;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矿物加工利用专业委员会

魏飞

双月刊

1008-5548

zgft@ujn.edu.cn

0531-82765659

250022

山东济南济微路106号

中国粉体技术/Journal China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在化学工程、冶金和材料工程、采矿和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大气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环保勤务员中涉及的颗粒的特殊概念、特性、现象等以及与粉体有关的工艺过程各单元,如粉碎、分级、混合、改性、造粒、干燥、烧结。散料输运、贮存、粉尘爆炸、粉体应用等也受到了关注。同时该刊也关注粉体及相关材料的合成、聚集、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和测试。并重点报导对颗粒(粉体)的体系、结构及生产设备的认识和应用状况,促进涉及该领域内的冶金、化工、建材、石油、煤炭、地质、医药、食品、轻纺、农业、气象、环保、军工等众多行业根据不同理论和技术进行的科研交流。该杂志内容涉及了气溶胶、流态化、超微颗粒(分子级~100nm)、颗粒测试、颗粒制备和表面处理等多个学术、技术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超细粉体的工艺研究进展

    耿奎发吴龚鹏苗华明丛日刚...
    12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决使用传统工艺制备超细粉体时存在的粒径分布宽、颗粒均匀性差、溶剂残留多、操作条件苛刻等问题,寻求更为优异的超细粉体制备工艺.[研究现状]综述超临界CO2制备超细粉体在医疗、材料和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总结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抗溶剂和辅助介质时的代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s,RESS)、气体抗溶剂法(gas anti-solvent,GAS)、超临界抗溶剂法(supercritical anti-solvent,SAS)、气体饱和溶液法(particles from gas-saturated solutions,PGSS)、带鼓泡干燥器的CO2辅助雾化法(carbon dioxide assisted nebulization with bubble dryer,CAN-BD)、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upercritical assisted atomization,SAA)、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upercritical fluid assisted atomization introduced by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mixer,SAA-HCM)、膨胀流体减压至有机溶剂法(depressurization of an expanded liquid organic solution,DELOS)等工艺、原理和优缺点.[展望]提出超临界CO2制备超细粉体工艺是传统制备工艺的有效代替,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工艺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分布窄、产物平均粒径小、有毒溶剂使用少等优点.认为缺少具体的模型来描述和预测该工艺运行过程中的相平衡、物化性质、流体动力学、结晶与生长过程;今后研究重点应是建立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的模型来对该工艺进行模拟与预测等.

    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超细粉体

    碱式碳酸镁焙烧法制备多孔氧化镁晶体

    邓凤王余莲张一帆李纪勋...
    13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3)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 μm、平均长度为50.0 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0);通过焙烧法制备多孔MgO晶体,分别探讨焙烧温度、时间对前驱体4MgCO3·Mg(OH)2·4H2O分解率、MgO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探究4MgCO3·Mg(OH)2·4H2O热分解机制.[结果]在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3.0 h时,制得平均直径为20.0 μm、平均长度为50.0 μm、比表面积为76.12 m2/g的介孔棒状MgO晶体;在4MgCO3·Mg(OH)2·4H2O分解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失去,—OH的分离和C—O键断裂,4MgCO3·Mg(OH)2·4H2O结构彻底崩塌,生成的MgO纳米片在高温下自组装成2种形貌的多孔棒状MgO,一种是纳米片全部覆盖的多孔棒,另一种是一端由纳米片覆盖,另一端光滑的多孔棒,此过程中晶格常数减小,晶粒直径由51.92 nm减小为11.28 nm.[结论]以菱镁矿为镁源可以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

    菱镁矿碱式碳酸镁氧化镁生长机制

    镁橄榄石对油井水泥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

    郑怡杰龚鹏邓卓然何鑫...
    15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镁橄榄石掺加对减轻超临界CO2环境下油井水泥石的腐蚀渗透性能.[方法]以镁橄榄石粉为外掺料配制不同的油井水泥,分析温度为150℃,CO2总压为50 MPa条件下镁橄榄石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优选出镁橄榄石粉的最佳掺量;利用渗透率、热重分析(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TGA)、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行测试,评价镁橄榄石对油井水泥石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分析镁橄榄石对油井水泥石抗CO2腐蚀的作用机制.[结果]镁橄榄石粉的掺入不会影响油井水泥的流动度,当镁橄榄石粉的质量分数为2%时,对比腐蚀前油井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提高35.47%,渗透率降低0.0104 mD;腐蚀28 d后,镁橄榄石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为空白水泥石的193.71%,且仍高于腐蚀前.[结论]镁橄榄石是一种抗CO2腐蚀外加剂,能提升油井水泥的抗CO2腐蚀性能.

    镁橄榄石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油井水泥石

    丛枝菌根真菌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与土壤改良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杨沐郭寰段国珍王占林...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深入了解植物抗逆性及土壤生态修复的机制,开展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以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和土壤生态改良的精准调控.[研究现状]综述AMF对宿主植物抗逆性和土壤生态改良的影响,概括AMF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总结AMF在非侵染性病害、土壤生态结构改良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潜力.[展望]提出AMF在植物抗逆性提升与土壤生态结构改良方面的作用是生态学与农学研究的热点,继续研究AMF如何在分子层面影响植物的应激反应、免疫机制、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具体机制;AMF在不同植物种类、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也需要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加侧重AMF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特别是AMF在基因调控和信号传导方面的作用;探索AMF在干旱、高盐、重金属污染等极端环境下的功能多样性和适应性;AMF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机菌肥,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丛枝菌根真菌抗逆性土壤改良土壤团粒

    稻壳灰生态混凝土的力学及植生性能

    龚芳媛王书岳杜政阳程雪佼...
    17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工业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稻壳灰替代硅灰制备稻壳灰生态混凝土,改善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和植生性能,降低生态混凝土制造成本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方法]采用稻壳灰部分代替硅灰作为胶凝材料,保持硅灰和稻壳灰质量之和不变,对稻壳灰代替硅灰进行第1次配比设计,研究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水胶比)、稻壳灰替代率对稻壳灰生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水胶比和稻壳灰替代率的取值范围;进行第2次配比设计,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水胶比、稻壳灰替代率和孔隙率对稻壳灰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水胶比和稻壳灰代替率,并采用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3种草本植物验证稻壳灰生态混凝土的植生性能.[结果]随着稻壳灰替代率的增大,稻壳灰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稻壳灰替代率为55%;3种草本植物均能够在稻壳灰生态混凝土中正常生长,高羊茅植生性能最佳.[结论]稻壳灰可以替代硅灰用作胶凝材料,制备的稻壳灰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植生性能.

    生态混凝土稻壳灰强度植生性能响应面法

    期刊简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