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双月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育结合模式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现状及展望

    胡艳梁晶晶宋燕燕徐韬...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婴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医育结合下的照护服务,可提高照护人养育照护技能,协助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婴幼儿身体健康、营养均衡、生活安全、得到情感支持,以及享有早期学习的机会.本文以医育结合模式下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为主旨,明确了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围绕医育结合的发展和成效阐明了医育结合在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体系中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了医育结合服务模式的展望与建议,为规范开展相关服务提供借鉴.

    医育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

    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卫生经济学评价

    王鹏李卫芹冷俊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2013-2020年)》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后续的妇女儿童提升计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以货币单位衡量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和产出,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角度,对《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2013-2020年)》的 16项惠民项目,即控制出生缺陷服务 13项和妇儿健康服务 3项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从采用成本效益比表示的经济价值角度来反映项目的意义.结果 2013-2020年项目实施期间,政府共投入5.41亿元用于免费提供 16项惠民服务,共实现效益 205.55亿元,整体成本效益比为 1∶38.02,即政府每投入 1元带来的效益为38.02元.其中妇儿健康服务成本效益比为 1∶27.96,控制出生缺陷服务成本效益更高,为 1∶44.90.结论《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2013-2020年)》总体和各分项目都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为政府、医保资金及家庭节省了大量潜在的医药费支出,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家庭共享健康红利.

    妇女儿童成本效益

    基于全国新生儿复苏培训平台分析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薄弱点现状

    岳青姚诗忆梅岳徐韬...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的薄弱点,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全国新生儿复苏培训平台 2020年 7月 1日至 2022年 8月 25日的培训考核数据,分析医护人员首次考核通过率、总通过率和知识点回答正确率,比较不同职业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38 780名医护人员 8个课程的首次考核通过率均低于 80%,其中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早产儿复苏、特殊情况和初步复苏首次考核通过率均低于 60%.42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为 44.48%~78.75%,其中 12个知识点的正确率低于 60%,主要分布在正压通气、复苏概论、初步复苏、气管插管和药物使用方面,胸外按压和早产儿复苏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不同职业医务人员的比较结果显示,医生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有30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高于护士/助产士组,6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低于护士/助产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知识的首次考核通过率不高,存在明显的知识薄弱点,且医生和护士/助产士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持续提高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水平,保障新生儿安全.

    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薄弱点培训

    山东省三城区6~8岁儿童睡眠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存娇杨雪丁凤廉云...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三城区 6~8岁儿童睡眠特点,探讨睡眠质量不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于 2022年选取山东省不同经济水平的 3个地区(青岛市、济宁市、临沂市)中 1 149名一、二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测量、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儿童睡眠习惯问卷(The Children's Sleep Health Questionnaire,CSHQ)调查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The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CEBQ)调查.资料填写完整的 1 104名儿童最终被纳入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睡眠质量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儿童平均睡眠时间为 9.41(9.07,9.79)h,睡眠时间不足者占 81.51%,睡眠质量不良者占 73.64%.睡眠质量不良组与正常组儿童在年龄、喂养方式、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家庭结构、CEBQ总分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1h(OR=2.301,P=0.003)、31分<CEBQ总分≤41.5分(OR=2.004,P<0.001)、41.5分<CEBQ总分≤52分(OR=2.541,P<0.001)、52分<CEBQ总分≤106分(OR=4.050,P<0.001)、重组家庭(OR=0.169,P=0.049)是睡眠质量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山东省三城区 6~8岁学龄儿童睡眠问题依然严峻,应重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饮食行为及家庭结构对儿童睡眠的影响.

    儿童睡眠睡眠质量不良影响因素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
    23页

    海南省461例0~3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安平罗庆樊利春黄垂灿...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省 0~3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应对维生素A缺乏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 5个市县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461例 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喂养情况等信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血清维生素A含量测定,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和维生素A缺乏情况的差异.结果 461例儿童中男 276例、女 185例,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369.12±134.81)ng/mL,边缘缺乏率为 24.73%,缺乏率为 9.33%.不同性别的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月龄组边缘缺乏率(45.98%)和缺乏率(22.99%)最高,随月龄增加边缘缺乏率和缺乏率均降低(r=-0.414,P<0.05).城市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农村儿童,边缘缺乏率和缺乏率低于农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天摄入水果、维生素A补充剂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均高于摄入频率≤6次/周的儿童,边缘缺乏率和缺乏率均低于摄入频率≤6次/周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特征变量后,摄入水果情况能解释维生素A营养状况2.10%的变异.结论 海南省0~3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状况属于轻度公共卫生问题,应提高 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的监测力度,及时通过添加维生素A补充剂、合理膳食等手段加以干预.

    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儿童保健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谈敏怡胡翩宋燕燕谭栩颖...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简称微信公众号)"保健熊"的图文传播效果,为提高母婴健康领域专业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能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保健熊"于 2019年 11月—2023年 2月推送的 652篇图文传播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类别、图文形式、图文位置,以及原创性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 截至 2023年 2月,"保健熊"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图文 652篇,其中健康科普类占比最高(49.9%).652篇图文平均阅读量为 869.8人次,平均分享次数为 57.2次.健康科普、就诊指引类图文、封面图文,以及原创性内容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而仅视频或文字+视频形式相对于仅文字形式的传播力低(均P<0.05).结论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受到图文内容、呈现形式、推送位置,以及原创性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保健类微信公众号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健康科普推送,兼顾内容专业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封面文章的位置优势,采用吸引大众的呈现形式提升传播价值.

    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健康教育儿童保健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通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
    36页

    2017-2023年深圳市7465例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状况分析

    孙宾宾杨玉兰屈小莉江雯...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早产儿随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系统管理率的方法.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2023年 7月自愿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就诊的满 2周岁的 7 4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了解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中早产儿的构成及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在 24月龄以内的随访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随访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7 465例早产儿中,超早产儿 451例(6.04%)、极早产儿 1 394例(18.67%)、中期早产儿 1 464例(19.61%)、晚期早产儿 4 156例(55.68%).小胎龄、低体重早产儿的随访依从性较好,其中<28周的超早产儿随访率最高,矫正 6、12、18、24月龄时的随访率分别为 84.92%、62.31%、44.79%、48.12%.早产儿在矫正 6月龄后随访率明显降低,超早产儿、极早产儿、中期早产儿及晚期早产儿在矫正 12月龄时的随访率分别为 62.31%、47.27%、45.49%、45.67%,矫正 24月龄时的随访率分别为48.12%、33.64%、16.26%、1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6、χ2=442.225,均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出生孕周小、出生体重低、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第一胎、双胎或多胎儿的随访率较高.结论 早产儿家长对出院后的随访认知不一,普遍对早期(6月龄以内)的随访较重视,而忽视 12月龄及以后的随访.应进一步加强对早产儿家长出院后随访重要性的宣教,同时按疾病的程度实行三级网络管理,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管理率.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系统管理率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关于出版日期调整的通知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
    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