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法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刘耀

双月刊

1001-5728

bjb303@sina.com

010-63495531 010-83901261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北京市3817信箱)

中国法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的法医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及其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GA/T 1583-2019对刑事案件骨龄鉴定分析51例

    王强梁春迎黄小龙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中心自2020年7月~2023年6月,采用《法庭科学汉族青少年骨龄鉴定技术规程》(GA/T 1583-2019),进行刑事案件骨龄鉴定5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标准为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是全国目前最新的骨龄鉴定标准,依据的骨发育评价标准的样本是最近的,评价的骨化中心部位为24个,更全面地反映了被鉴定人的全身发育状况.

    新标准骨龄鉴定典型案例

    骨质疏松骨折的损伤程度鉴定分析

    焦泓钰王文超徐茂军许青松...
    7-8页

    法医临床学骨质疏松骨折损伤程度

    STSAH临床误诊的法医学鉴别分析

    储成清周浩夏元飞孙勇...
    9-11页

    法医学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误诊法医学鉴别

    多车肇事损伤与死亡原因的因果关系评定

    周玉林张光宇张晓莹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车肇事造成损害与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现场视频资料,现场勘查材料,询问笔录,车辆检验鉴定,尸体检验鉴定等材料对损害与死亡因果关系、原因力大小及参与程度的评定问题.方法 收集16例多车肇事死亡案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应用《人身损害与疾病因果关系判定指南》(SF/T 0095-2021)及于晓军论文分类法,对事故发生过程、致伤方式、损伤时间、损伤是否构成致命伤等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定损害与死亡的因果关系、原因力大小及参与程度.结果 前述两种方法综合评定损害与死亡的因果关系、原因力大小及参与程度结果相近.结论 综合运用现场视频资料,现场勘查材料,询问笔录,车辆检验鉴定,尸体检验鉴定等资料进行现场重建后,再参照《人身损害与疾病因果关系判定指南》进行综合评定.

    多车肇事现场重建死亡原因原因力参与程度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现状问题的探讨

    张顺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医疗损害鉴定在医疗纠纷处理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官等司法工作者有的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对于医方的诊疗行为是否有过错,其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小必须依赖于专业鉴定去判断,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支专业的医疗法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医疗案件法庭,目前已经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医疗案件同专利等知产案件同样属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案件,但我们国家目前少有专门的医事法庭,办理医疗案件时无论是刑事、行政法范畴的医疗事故还是民法范畴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办理基本都需要依靠鉴定.

    医疗损害医疗事故司法鉴定

    颌骨骨折遗留功能障碍条款应用分析

    邹银秀
    16页

    颌骨骨折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论现场勘查在伤情鉴定中的作用

    杨海怀钟强赵雪华曾富超...
    17-18页

    法医临床学损伤程度现场勘查耳廓损伤

    运用Word办公软件结合网格法计算耳廓缺损面积占比

    罗磊袁雅洁范成蛟张海龙...
    18-19页

    法医临床学耳廓缺损面积测量方法

    一种新型测量软件在不规则瘢痕测量中的应用

    潘宇冉聃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一款新软件的原理、计算、识别,并通过测量已知面积的不规则图形和对比常用测量软件,为确定新型测量软件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知面积不规则图形进行数字化扫描,运用新型测量软件及福昕PDF阅读软件测量法进行比较,从测量时间、可重复性、是否可以全程记录及是否可以溯源等方面分析,同时对同一人及不同人之间的可信区间经行分析.结果 上述方法面积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测量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全程记录及溯源方面无差别,同一人和不同人之间的可信区间均在95%以上.结论 新型测量软件可以为司法鉴定应用.

    法医临床学新软件不规则瘢痕瘢痕面积面积测量

    冠状动脉夹层法医学鉴定研究

    穆达文张建鹏张成业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夹层是指冠状动脉壁内发生的一种病理性撕裂,导致血液向夹层内流入,形成夹层,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夹层的形成机制可以分成三类: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而外伤性冠状动脉夹层往往体表未见明显的损伤,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如果鉴定时未能正确鉴别外伤性冠状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导致成伤机制分析的错误,直接影响案件正确定性,本文结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法医学鉴定最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冠状动脉夹层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法医学冠状动脉夹层外伤性自发性医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