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法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刘耀

双月刊

1001-5728

bjb303@sina.com

010-63495531 010-83901261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北京市3817信箱)

中国法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的法医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及其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叠血迹沉积顺序的形态特征分析

    钱尊磊张林迪邬孟奇王昊宇...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叠血迹的形态特征,判断血迹的沉积顺序.方法 在瓷砖客体上模拟滴落状血迹与血鞋印形成的重叠血迹,分析6组重叠血迹的形态特征差异并筛选有效的指示性特征,统计受试者在经过形态特征指导前后对血迹沉积顺序判断的正确率.结果 受试者掌握重叠血迹的形态特征后,对沉积顺序判断的正确率由59.5%提升至89.0%,对初始血迹干湿情况判断的正确率由 45.6%提升至65.3%.结论 基于重叠血迹的形态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判断血迹的沉积顺序,还可以判断初始血迹的干湿情况,从而推断血迹沉积的时间间隔,为犯罪现场的分析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法医物证学重叠血迹形态特征沉积顺序

    二乙酰吗啡对BV-2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谢明仁祁珊俞蕾袁霞...
    304-307,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二乙酰吗啡(DAM)对神经胶质细胞(BV-2)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神经胶质细胞(BV-2)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30、60、120 mg/L DAM,孵育 4、8、16、32和48 h,用台盼蓝、噻唑蓝(MTT)法检测DAM对BV-2 细胞损伤程度和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M对BV-2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BV-2细胞BDNF、HSP-70、Bax、caspase-9、c-Fos、TrkB蛋白水平.结果 台盼蓝、MTT检测显示,死亡细胞依DAM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多,BV-2 细胞增殖抑制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DAM组G0/G1 期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G2 期细胞数显著减少,凋亡率增加.ELISA法检测显示,DAM组Bax、caspase-9、c-Fos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HSP-70、BDNF、TrkB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DAM对BV-2 细胞损伤作用机制与上调损伤蛋白水平、下调保护蛋白水平、损伤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凋亡、死亡有关.

    法医病理学损伤作用二乙酰吗啡BV-2细胞凋亡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筛选甲氰菊酯中毒大鼠生物标志物

    杨倩王涛郭芳宁玉蝶...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甲氰菊酯染毒大鼠血浆中的代谢产物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在法医学上对甲氰菊酯中毒进行鉴定.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1/8LD50甲氰菊酯组(用20.5 mg/kg的甲氰菊酯灌胃)、1/4LD50 甲氰菊酯组(用41 mg/kg的甲氰菊酯灌胃)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灌胃24 h后收集大鼠眼眶血样.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血浆中存在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使用SIMCA14.1软件进行多维统计分析,根据OPLS-DA模型中的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值(VIP),并结合p<0.05 的统计显著性,筛选出甲氰菊酯染毒大鼠血浆中差异代谢物.最后,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血浆代谢物水平差异显著,并筛选出 17 种可以鉴别甲氰菊酯中毒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影响嘌呤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嘧啶代谢.结论 甲氰菊酯可改变大鼠体内代谢物的组成,通过筛选出的差异标志物,可以在法医学上为甲氰菊酯中毒相关案件提供支持性证据.

    法医毒理学生物标志物甲氰菊酯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恰特草及其形近植物

    原昱张博狄谱旭陈学国...
    315-319,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区分恰特草与其形近植物白茶、鱼腥草,为走私犯罪和公安禁毒工作中鉴别恰特草及其伪装品、易混淆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FTIR采集植物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数据.选用SG卷积平滑、去基线、归一化三种数据处理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PCA进行分类和数据降维,最后选取 KNN、RF、SVM三种模式识别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 建模预测结果利用混淆矩阵表达,其中RF模型准确度 96.51%;SVM模型准确度 98.84%;KNN模型准确度93.02%.结论 本实验利用FTIR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恰特草的数学模型,其中SVM模型正确识别率最高,各参数良好,是区别干燥恰特草及其形近植物品的最优模型.

    恰特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法医毒物毒品原植物

    SHAP分析指导的早期损伤时间可解释推断模型构建

    吕慧敏刘明锋靳茜茜张艺博...
    320-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解决损伤时间推断模型法医实践性不强、可解释性缺乏的问题,应用SHAP算法构建特征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策略.方法 基于前期发现与骨骼肌损伤时间密切相关的35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利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LightGBM(LGBM)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4 种算法构建损伤时间推断模型.应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算法对模型进行基因特征重要性排序,剔除冗余特征,比较并获得损伤时间推断最优模型.基于SHAP的局部解释对最优模型提取到的基因特征进行了个性化评估和分析.结果 经过SHAP特征筛选后,MLP算法表现最佳.仅用15个基因特征,就能准确预测损伤时间段为4 h~12 h、16 h~24 h、28 h~36 h、40 h~48 h,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99.SHAP结果显示与损伤时间推断最相关的基因是Fam210a.局部分析进一步揭示了Fam210a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有助于增加4 h~12 h的预测概率;Rae1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有助于增加 16 h~24 h的预测概率;Tbx18 基因的低水平表达有助于增加 28 h~36 h的预测概率;Tbx18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有助于增加 40 h~48 h的预测概率.结论 MLP结合SHAP构建的损伤时间推断模型能准确预测损伤时间.此外,使用SHAP可解释器能够更好的理解模型中特征基因对模型预测的贡献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损伤时间奠定基础.

    法医病理损伤时间推断机器学习模型SHAP特征解释

    法医鉴定中案情的价值

    闵建雄
    327页

    血液中6种常见毒品的GC-MS/MS定性结果评价探究

    陈百慧辛国斌闵涛孙婧...
    328-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评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血液基质中6种常见毒品(甲基苯丙胺、哌替啶、咖啡因、可待因、可卡因、氯胺酮)的方法,完善结果判定依据.方法 血液基质中加入上述6种毒品混标,乙醚提取后采用GC-MS/MS进行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采集数据,以上述6种毒品的GC-MS/MS定性结果中保留时间和相对离子丰度比的最大允许偏差为判定依据,对定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6种常见毒品线性关系良好,其中氯胺酮和咖啡因的检测限最低(0.01 μg/mL),甲基苯丙胺的检测限最高(0.5 μg/mL).在6个添加水平下目标物质的保留时间(RT)和相对保留时间(RRT)均比较稳定,RT的绝对偏差(ΔRT绝对)在±0.025 min内;RRT的绝对偏差(ΔRRT绝对)在±0.004内;相对离子丰度比绝对偏差(ΔI绝对)为±20%,相对离子丰度比相对偏差(ΔI相对)为±50%.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GC-MS/MS检测血液基质中6种常见毒品定性判定的参考范围,对现有仪器分析方法的定性判定指标进行了有效补充.

    法医毒物分析保留时间相对离子丰度比GC-MS/MS毒品

    UPLC和UPLC-MS/MS法检验工业大麻及其加工产品中Δ9-四氢大麻酚

    刘悦鑫闻武贾群李昕怡...
    335-338,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工业大麻植株花叶和大麻加工产品中的Δ9-四氢大麻酚进行提取分离,建立Δ9-THC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定性定量检验方法和液相色谱(LC)定量检验方法.方法 样品自然晾干后经过研磨,加入甲醇提取后进样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液相色谱以水、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5 nm,带宽:4.8 nm.液相色谱-质谱以 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正离子模式,多个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工业大麻植株花叶和大麻加工产品在液相色谱中Δ9-THC在0.001~0.1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液相色谱-质谱中在5~1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0.999.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检验方法的测量值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精密度均<2%.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工业大麻植株花叶和大麻加工产品中Δ9-THC的检验,可为实验室针对工业大麻植株花叶和大麻加工产品中四氢大麻酚的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法医毒物分析Δ9-四氢大麻酚工业大麻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

    单细胞分离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克盛顾浩宇宋凤董迎春...
    339-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医学检材常受微量、混合等因素的困扰,单细胞分离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法医学问题,对每一个细胞单独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目前研究报道可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种类较多,本综述将根据单细胞分离技术研究现状,详细分析当今研究人员最常使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出不同场景下对单细胞分离技术的选择策略,最后探讨单细胞分离技术的法医学应用前景,为今后法医学疑难混合样本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手段.

    单细胞分离法医学混合斑显微操作

    环境DNA检验及地域来源推断研究进展

    杨琪康克莱梅宏成彭加金...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庭科学物证的地域来源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信息,是案件的关键要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的微生物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检测环境样本中的DNA进而推断物证的地理空间来源可为案件办理提供线索和证据.然而,由于犯罪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刑事案件中检材量往往甚微,在法庭科学领域尚不具有稳定可靠的技术方法.本文总结了灰尘、土壤、水、空气四种环境样本的采集、DNA提取方法,比较了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在环境生物群体研究中的差异,概述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数据分析全流程方法,并重点回顾综述了基于细菌、真菌、其他真核生物推断环境生物信息地理来源的研究现状,为在法医DNA实验室建立环境DNA的检验分析方法以及挖掘环境DNA信息服务法庭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法医物证学环境DNA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地域来源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