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张振华

月刊

1002-8552

GDXK3458@163.com

010-8609345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Journal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  随着广播电视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批非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已经踏入传媒内容产业的大门。它们虽然目前的规模还不大,但已经凸显出不容忽视的作用,由它们制作的电视剧和综合文艺、益智竞猜、生活服务类节目已深得受众青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国基石》: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逻辑及推进路径

    宋洁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据我国发展现实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科技现代化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基石》将国之重器与民之关切紧密相连,有力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维度.该纪录片站在新发展阶段,从唯物史观角度,生动亲切地讲述了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技术逻辑,受到观众的欢迎.

    《大国基石》科技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技术逻辑

    《大国基石》对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杨慧芳
    44-4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5G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加快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数字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央企打造国之重器、发展先进科技、惠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对新时代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提供了重要启示.

    高等教育数字化《大国基石》中国式现代化

    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国际传播——以纪录片《大国基石》为例

    林于良李勇
    46-4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种重大的自主知识体系创新成果,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居高临下的话语态势,消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既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更将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超越性、先进性和引领性.广播电视具有强大的宣传功能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基石》,以生动的镜头语言讲述了真实鲜活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新时代,我们要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传播队伍、加快构建多元交互的国际传播平台,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国际传播

    从知识普惠看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特色

    邓攀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短视频媒介的不断发展,大众对短视频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期许,泛教育、泛知识类短视频开始受到较多关注.与此同时,无论是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还是知乎、果壳这类传统问答社区,又或是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等网络平台,都在积极开发知识类内容,增加知识类短视频权重.本文通过引入知识类短视频概念,探讨了这类短视频的传播动因与传播特征,并就这类短视频的长期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从而让短视频更好地作用于知识普惠.

    短视频知识短视频人格化

    试论多元化媒体在传播古典诗词中的作用

    侯文慧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媒体视域下古典诗词的传播呈现出多种态势,从传播的情况看是有利有弊的存在.多元的传播主题赋予了诗歌时代性、大众性、亲民性等特点,体现出满满的正能量.在提升诗论水平、写作水平、思政教育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提升了全民参与度及针砭时弊的作用.诗词的传播过程中要纠正对原诗句的乱改轮用、机械泥古、不懂格律等不足.

    众媒体诗词传播作用

    国际体育赛事节目中家国形象建构与民族荣誉感生成

    程开玮卢山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国际体育的结缘,需追溯到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八届奥运会.三名中国网球选手自发前往参赛,国际体育赛场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截至今时今日,中国已经在众多国际体育赛事中斩获不计其数的奖牌.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中国运动健儿们的英姿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一个古老民族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底蕴之根是每一名中华儿女对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当竞技空间扩展到世界范围,运动员便成为文化符号,他们在竞争的同时建构祖国的形象与家庭之含义.

    体育赛事家国形象民族荣誉感

    电视文艺演出灯光设计的创新之路

    沈倩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视文艺演出的规模越来越大、表现手段越来越创新,灯光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加引人注目.戏剧性的灯光艺术能直击观众心灵,实现画面效果、意蕴传递、情绪传达的统一.本文从丰富视觉形象、塑造视觉空间、叙述精神意蕴、打造视觉惊艳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兼顾电视灯光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电视文艺演出灯光设计"戏剧性"表达.

    电视文艺演出灯光设计戏剧性科艺融合

    融媒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守正创新思考

    李红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新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媒体融合.融媒时代,作为广播电视节目重要组成部分的播音主持工作,应坚持守正创新.播音主持工作者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导向,强化过硬的业务素养,又要顺应新时代、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创新表达传播优质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助推广播电视媒体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融媒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守正创新

    智媒时代通感理论对主持传播的形象建构

    洪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对象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虚拟主持人、AI主播的出现对传统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地位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如何更好地实现主持传播的有效情感链接出发,以通感理论为切入点,分析通感理论对主持传播的影响,阐释通感理论在主持传播中的应用,从传播主体融合、技术壁垒突破、传播空间拓展等三个方面探索促进主持传播形象建构的路径.

    通感理论主持传播智媒时代情感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主持人与网络主播的角色融合与相互重塑

    李玉梅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主播的基本角色、功能与定位为切入点,联系传统电视主持人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受众互动状况,并将新媒体信息发布者的内容生产方式纳入讨论,探究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主持人现状以及主播与主持人身份功能的交叉性.在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网络新媒体冲击之时,许多条件优秀的主持人凭借新媒体脱颖而出;一些知名网络主播也凭借自身积累的影响力与公众形象进入传统媒体,网络主播与电视主持人的角色身份与功能,正处于相互影响与重塑的过程中.

    新媒体网络主播主持人转型发展角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