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张振华

月刊

1002-8552

GDXK3458@163.com

010-8609345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Journal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  随着广播电视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批非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已经踏入传媒内容产业的大门。它们虽然目前的规模还不大,但已经凸显出不容忽视的作用,由它们制作的电视剧和综合文艺、益智竞猜、生活服务类节目已深得受众青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徐隽
    1页

    本刊稿约

    3页

    加强优秀节目供给传播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曹淑敏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的创作播出,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中国智慧中国行》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十个古语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为切入点,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生动展现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伟大实践.《中国智慧中国行》作为一档优秀的电视理论节目,最可贵的就是做到了"贯通":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节目贯通了古与今;从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到鲜活生动的基层实践,节目贯通了知与行;从讲述中国故事到融入国际视角,节目贯通了中与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多精品佳作;坚持全国广电"一盘棋",集聚系统资源力量,做好优秀节目的聚合传播.

    电视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主流音频媒体发展根基探究

    孟伟李乐辰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2023年音频媒体迎来了出人意料的Z世代回流回潮.是时候更深入地思考当前和未来广播音频媒体发展的根基问题了,以此抓住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四个角度展开:首先,国内和北美年轻受众回流广播音频的内在原因是"听"的特质,这是当下媒体制作"轻量"和"便捷化"音频产品的原因所在;其次,基于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和分群化融合特征的新音频内容形态,是后疫情时代音频传播优势价值的体现;再次,新技术与上述优势音频特质和内容结合体现了新生活风尚;最后,音频媒体的发展最终落点在"人",在媒体人的专业精神、社会责任与使命感.

    音频媒体发展根基Z世代AI

    融媒时代国家新闻广播的价值坚守与转型创新

    高岩陈怡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播媒体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进入了融合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新载体、新平台新场景、新理念新模式的融媒时代.面对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信息传播分众化、场景化、个性化趋势更加明显,声音传播生态和格局迅速改变等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国家新闻广播——中国之声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探讨国家新闻广播的当代价值,以及如何紧紧抓住广播即时性、移动性、伴随性、互动性等关键属性,通过放大主流媒体权威性、专业性、真实性、贴近性等优势进一步巩固阵地,同时加快对新技术、新业态的研究研判,提前谋划布局,让新闻广播在崭新的传媒生态中焕发出更强大、更鲜活的生命力.

    媒体融合国家新闻广播线性传播传播生态

    融媒时代省级广播如何坚持"内容为王"

    范易刘红明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时代省级广播坚持内容为王,是时代所趋、职责所在、发展所需,并赋予内容为王新内涵.坚持内容为王,要用强网感赋能主旋律宣传,用融合传播扩大节目影响力,让主旋律正能量成为大流量;要用产品思维打造品牌节目,以用户精准画像找准节目定位,从多维角度布局优质内容向IP转化,用"广播+融媒体"构建广播新生态;要靠人才优势打造优质内容.

    内容为王主旋律大流量产品思维用户画像

    城市广播的地方优势与发展潜力

    葛向阳张武宜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城市广播面临着互联网化转型.受广播发展大环境影响,广播互联网平移内容居多,经营收入依然不尽如人意.城市广播具备不可替代的本地化或社区化的社会连接作用,发挥着与电视、新媒体差异互补的媒体功能,彼此不可替代.强化政务服务、通达上下平台、主持人品牌化等成为城市广播发展可供参考的路径.因其社区凝聚特点,城市广播也开始在电商直播与文创产品方面发力.城市广播的未来发展需要重视三点:广播自身的差异化媒体优势;转型人才培养;以财政保事业,以产业促发展的模式.

    城市广播媒体融合社区化政务服务人才培养

    全球青年群体音频消费现状与趋势

    杜浩男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群体是当前互联网音频消费的主力军.全球视野下,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多元化的智能设备进行场景化的音频使用.具体表现为:多任务处理与并发式使用;屏幕倦怠下的视觉解放;具有想象力的社交关系组建;情感慰藉中的人格消费.在播客、音频社交、有声书领域,随着媒介形态与产业的发展,青年音频传播实践愈发丰富多元,群体内部也呈现出年龄与教育水平的的差异.未来,围绕不同文化背景的在地化音频传播将进一步丰富青年群体的内容接收方式与社交形态.

    青年群体音频消费播客音频社交有声书

    媒体融合进程中广播经营革新与价值重构

    王春美邢丹蕊蔡钜丞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增强经营创收能力,不仅是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然要求.伴随融合进程的深入,广播媒体转变经营理念,创新营销产品,不断探索广告推广、内容变现、活动运营、垂直服务等相互协同的营收路径,在推动传播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对接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为研究"广电+"生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观察样本.

    媒体融合广播音频耳朵经济

    媒体融合与智能新生态:广播研究的当下格局与学术责任

    赖黎捷颜春龙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介新技术迭代更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广播研究呈现为传统广播、移动音频和自媒体播客研究三大分支.2022年,云听等音频新媒体崛起引起学界关注.面向智能新生态,传统广播的客户端融合创新、自媒体播客平台的产业链锻造等热点问题亟待理论引领.本文立足我国广播研究现实状况,从制度与技术两个维度探讨广播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承担的核心使命和学术责任.

    广播研究媒体融合智慧广播大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