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工程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月刊

1009-1742

gpy@cae.cn

010-58582511

100120

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中国工程科学/Journal Engineer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1999年创刊的中国工程院院刊。它立足于30多个工程科技领域,以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科技前沿,研究成果,典型工程设计及经验总结,重大工程咨询调研报告等为主要报道内容,是荟萃专家学者创新精华,融百花为一园,集综合一体的学术期刊。其撰稿人的30%以上来自两院院士,52%来自研究员、教授级专家,10.2%来自博(硕)士研究生。《中国工程科学》是广大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独具智力资源优势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愿景驱动的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总体项目组周晓纪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和活跃,科技和产业形态正在发生体系性变革,工程科技的颠覆性创新和体系创新已经成为战略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我国工程科技发展需求和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经济预测-需求分析-技术预见-愿景分析-战略架构-技术路线图-政策选择"战略研究方法体系,预测了我国204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描绘了204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九大综合愿景.在主要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九大综合愿景提出"力推信息科技、重塑能源体系、革新产业科技、建构未来城市、发展蓝色经济、提振农业农村、护佑全民健康、建设美丽中国、构筑平安中国"的工程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构想,以及从现在到2040年"强基固链、打造高原、开辟赛道""安全韧性、策源引领、体系焕新"的两阶段中国工程科技总体发展路线.

    工程科技未来愿景需求分析2040年技术路线

    面向2040年我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综合组杨富裕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40年前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阶段.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工程科技的根本使命是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核心支撑.本文面向2040年社会经济发展愿景以及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建议,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加大农业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提升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部署建设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深化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现代化

    面向2040年冶金工程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研究

    柴立元王海鹰闵小波刘恢...
    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冶金工业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端化发展,建立低碳、绿色化的新型冶金工业体系,保障国家金属资源、能源与生态安全,支撑制造强国、"双碳"、美丽中国等建设是我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立足全球视野,我国尚处于冶金工业中低端制造阶段,需要将金属资源端自主可控、智能化制造、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维护作为有机整体,开展冶金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本文概括了世界冶金工程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思路、重点战略任务以及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最后,从超前布局未来冶金颠覆性技术、重构冶金行业一体化产业创新链、构建精尖人才体系、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构建国家经济核心技术驱动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冶金工业发展的需求.

    冶金工业工程科技冶金工程技术预见冶金强国

    新时期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刘畅缐珊珊于连超陆振刚...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信息与电子领域提出的关键要求,面向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提出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战略构想,并从战略谋划、体系发展、双链融合、人才发展四个层面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实施系统性战略规划,强化信息与电子领域体系化布局发展;夯实基础、超前谋划,提升信息与电子领域底层支撑与前沿引领能力;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重视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期助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高质量发展.

    信息与电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双链融合体系化发展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王益民薛晓娟梁丽军张艳军...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医药卫生重大疾病诊疗生物医学工程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航空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

    孙聪赵群力孙侠生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航空强国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航空工程科技涉及专业领域多、技术风险高、资金投入大、发展周期长,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集中力量突破航空工程科技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民用飞机、航空动力、机载系统、空管系统4个方面出发,总结了世界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梳理了我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现状;识别出基础研究及技术储备、系统集成与产品体系研究、航空动力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及试验、航空维修能力、工业软件及基础元器件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证提出了未来20年我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构想,着重阐述了超声速客机、高速旋翼机、新能源飞机、混合电推进系统、新一代空管技术、智能化客机技术、全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技术、复合材料智能修复技术等未来项目部署的重点方向.研究建议,将航空强国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跨领域协作,注重国际合作,精准支撑未来20年航空工程科技发展.

    航空工程科技民用飞机航空动力机载系统空管系统智能化

    公共安全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

    陈涛黄丽达陈杨袁宏永...
    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展望2040年公共安全领域工程科技的远景目标,为我国公共安全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项目部署提供支撑.以未来新形势与新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态势为导向,全面分析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围绕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防范、安全韧性城市、综合应急4个领域,剖析了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共安全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框架,总结了我国公共安全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涵盖重点任务、基础研究方向、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最后,针对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发展路径,从政策与研究体系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韧性城市综合应急

    面向2040年我国碳中和重点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顾大钊李阳李根生汤广福...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我国能源革命的进程,对发展新兴能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聚焦节能降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三个重点领域,梳理了世界碳中和重点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九大趋势,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碳中和重点领域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剖析碳中和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描绘了基于"十项关键技术、九项重点任务、四项重大工程、三项重大科技项目"的工程科技发展路线.研究提出,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实施和管理,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和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财税支持等4项保障措施,为我国碳中和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布局提供借鉴和参考.

    碳中和节能降碳新型电力系统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海洋强国目标下我国海洋装备关键基础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蔡鹏柳存根林忠钦卢明剑...
    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海洋装备应用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性技术仍显薄弱,加快攻关海洋装备关键基础性技术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海洋装备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海洋装备关键基础性技术的内涵和凝练路径,从海洋运载装备、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三方面介绍了全球海洋装备的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梳理了我国海洋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筛选出对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10项关键基础性技术.面向海洋强国建设,提出了海洋装备关键基础性技术的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并从提升海洋装备基础性技术研究定位和加强技术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海洋装备基础性技术创新多维度协作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主导的海洋技术与装备走向国际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海洋装备基础性技术海洋强国海洋运载装备技术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技术海洋科考装备技术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熊盛青毛景文刘敏周锡华...
    10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重要的快速找矿勘查方法,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现有技术与装备仍难以满足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深地、深海探测等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的新需求.本文聚焦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高质量发展布局,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现状,评估了当前国内外技术竞争和发展态势,分析研判了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科技发展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瞄准超导传感器、航空重力全张量梯度、航磁全张量梯度、多场源全深度航空电磁、航空地震等前沿关键技术,以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急需的实用化技术,制定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路线图.针对前沿技术攻关能力不够强、技术适应性较差和创新基础较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组建国家级航空地球物理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第四代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发和构建一体化的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发展体系建议.

    航空地球物理资源勘查航空重力全张量梯度勘查航磁全张量梯度勘查多场源全深度航空电磁勘查航空地震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