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工程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月刊

1009-1742

gpy@cae.cn

010-58582511

100120

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中国工程科学/Journal Engineer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1999年创刊的中国工程院院刊。它立足于30多个工程科技领域,以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科技前沿,研究成果,典型工程设计及经验总结,重大工程咨询调研报告等为主要报道内容,是荟萃专家学者创新精华,融百花为一园,集综合一体的学术期刊。其撰稿人的30%以上来自两院院士,52%来自研究员、教授级专家,10.2%来自博(硕)士研究生。《中国工程科学》是广大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独具智力资源优势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王辰王超曹仲焦荔蕊...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展开深入分析.通过系统阐述健康劳动力与健康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及健康产业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福祉,还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的规模与结构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显示相比于国际水平,我国仍存在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待提升、政府卫生投入待提高及筹资结构待优化等问题.据此,本文建议:转变对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的传统观念,强化社会对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重要性的认识,将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纳入有关考核;加大对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的规模,建立稳定、可持续、多元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整合多元、多形式的社会资源,拓宽卫生筹资渠道;提升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的效率,建立以人群健康指标为导向的投入、监督和评价机制,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治理现代化.文章呼吁高度重视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健康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群医学卫生经济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健康产业宏观效率

    发展银发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与建议

    陈功冉晓醒刘丰睿李玥...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发展银发经济是增进老年人福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银发市场呈现需求主体规模庞大、需求结构转型升级、个性化与数字化需求凸显等基本态势,面临着银发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够充分、银发产业缺乏科技支撑与金融支持、有关政策设计与标准体系相对滞后等突出挑战.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发展银发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际经验,即重视科技应用与智慧养老、完善银发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广技术适老化与养老金融、健全政策设计与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工程科技研发与应用、响应市场需求,优化银发产品与服务供给、促进供需平衡,发展技术适老化与养老金融、激发市场活力,细化政策设计与标准规范、保障有序发展.

    人口老龄化银发经济数字技术养老金融政策支持

    新形势下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研究

    刘维林杨勇李志宏林宝...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与亿万百姓福祉,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区域差异日益显著、人口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以及新兴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负增长加剧老龄化进程、老年人群长寿不健康、健康服务体系服务尚不健全、老年"数字鸿沟"等新的挑战.研究提出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关键举措,包括构建生育友好型支持体系、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推动以健康老龄化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构建"老有所为"支持体系、推进老年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工程科技助力老年服务与产品创新,打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

    人口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健康服务体系老年友好环境

    智慧康养数据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王伟轩尚少梅王志稳张路霞...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老龄人口体量大、老龄化增速快、养老资源缺口巨大,基于健康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厘清智慧康养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康养数据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主动健康数据、间接健康数据、被动健康数据的分类方法,阐述了(采集)多场景性和瞬时性、多模态和复杂性、跨领域多源数据互联、规模效益递增等智慧康养数据的基本特点.我国智慧康养数据面临着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数据使用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其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开展智慧康养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实时传输和预前处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特征提取和实时运算,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进一步提出了智慧康养行业数据标准体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高水平数据开放共享、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为智慧康养数据高质量发展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智慧康养数字医疗数据要素数据库数据伦理

    智慧慢病管理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

    赵韡陈凯汪洋袁靖...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慢性病(慢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加快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慢病管理策略,通过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我国智慧慢病管理的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系统论述了国外慢病管理的现行主要模式及先进技术赋能的慢病管理新趋势,分析了我国智慧慢病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分配不均、信息化建设迟缓、患者依从性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卫生管理体系,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国家、县市、基层三级垂直管理""医、患、管多端协同运作""全流程智能技术辅助"的智慧慢病管理总体策略,以及策略的全面实现路径;通过剖析"医患管"协同的高血压智能管理和"人工+智能"协同心电判读两个代表性案例,验证提出策略的实践应用价值.未来,建议持续推进构建以区域为核心的整合智慧慢病防控模式,制定支持智慧慢病管理的中长期规划,优化智慧慢病互补产业链结构,以促进基层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为全民健康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智慧医疗慢病管理人工智能三级垂直管理多端协同智能辅助

    老年人智慧医疗领域语音生物标记物应用研究

    韩舒羽王文霞杨宇帆王小萌...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的情况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老年人智慧医疗领域发展成为重要趋势.本文聚焦语音生物标记物在老年人智慧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问题,系统梳理了语音生物标记物在医疗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国际上对语音生物标记物发展的支持情况和我国语音生物标记物研究与应用面临的挑战,总结了老年人智慧医疗领域语音生物标记物的6个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明确并构建老年人语音生物标记物指标体系、研发语音生物标记物设备和工具并制定相关研究规范、深化老年人语音特征和语音生物标记物关联健康结局机制的基础研究、加强语音生物标记物相关健康变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推动语音生物标记物辅助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的研究与应用、建立语音生物标记物大型人群队列及数据平台.研究建议,鼓励语音生物标记物相关法律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注重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共享,优化语音生物标记物大型人群队列及数据平台的管理,以促进老年人智慧医疗领域语音生物标记物的技术探索、应用研究和产业升级.

    人口老龄化智慧医疗健康管理语音生物标记物跨学科融合

    重大突发传染病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研究

    刘民梁万年胡健康良钰...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智能化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是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必然要求、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技术的必然趋势、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的必然选择,提升重大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需要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支持.本文探讨了智能化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大突发传染病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涵盖多渠道主动监测、智能化早期预警、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智慧化处置与评估四大功能模块.在相关系统建设过程中,多源数据融合、智能早期预警、风险多维研判、智慧处置评估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系统构建和初步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来完善、维护和优化重大突发传染病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系统,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

    医疗大模型技术及应用发展研究

    陈晓红刘浏袁依格王俊普...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大模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架构进行复杂医疗数据的高效处理与模式识别,为智慧医疗提供新型的决策支持;需要系统分析医疗大模型技术及应用情况,以精准把握医疗大模型的发展方向、精准应对面临的发展挑战,进而基于医疗大模型提升医疗文本、医学图像、药械研发、医学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本文梳理了医疗大模型的技术范式与应用场景,剖析了由基础层、模型层、应用层、公共模块构成的医疗大模型技术体系,覆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据集范围与题型、模型对齐方法、模型评测平台的医疗大模型评测体系,辨识出医疗大模型应用存在的数据安全、技术风险、落地挑战、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难点.为此建议,发挥政府引导优势、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技术风险,强化应用场景牵引、缓解落地挑战,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规范伦理道德,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生态,以加快医疗大模型创新应用,推动我国智慧医疗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医疗大模型多模态数据预训练微调提示工程技术体系评测体系

    强韧卫生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王辰张诗文荆丽梅王静蓉...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健康挑战趋于复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现有卫生体系脆弱性凸显,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人群健康需求和公共卫生挑战,研究并构建强韧卫生体系框架成为亟需.本文在梳理现有国际卫生体系框架、辨识卫生体系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从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健康大同"为核心理念的强韧卫生体系框架;阐释了强韧卫生体系的概念定义,论述了相应框架的基本构成、核心要素、建设举措.强韧卫生体系框架融合了国际通用框架的优势,强调多部门协作和健康促进,将为人群健康保障、公共卫生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框架中注重公共卫生与健康照护系统的深度整合、医防协同和外部的跨部门协作,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治理理念,能够提升卫生服务的整体效能,增强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强韧卫生体系框架公共卫生健康照护健康大同

    碳中和背景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董孝斌肖晓民乔宇萱高旺盛...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落实"双碳"目标、实施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趋势,因而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兼具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讨论了中药产业碳中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明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力度不足、中药产业碳足迹路径不明确、绿色低碳产业链有待完善、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薄弱等中药产业低碳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认为,加强中药产业碳足迹研究、研发低碳中药生产技术、探索多样中药生态农业技术是碳中和背景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需要着重实施7个方面举措:完善中药产业支持政策、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中药产业低碳化、发挥标准赋能作用,创新研发农用与饲用中药、提高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中药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挖掘中药减碳潜力,构建中药产业低碳链条、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构建中药产业多方参与发展路径、聚集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建立中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推动中药产业国际化.

    中药产业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碳足迹生态种植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