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更好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国家队"和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

    赵东元
    1页

    探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教师教育新方案

    程建平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培养时代新人和大国良师的双重使命,天然联结着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角色.高等师范院校要更好地担负起教师教育的使命,聚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聚焦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型人才;聚焦推动全民综合素养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新质生产力教师教育教育强国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战略价值、推行策略与未来进路

    石曼丽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需要完善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作为坚实的保障.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财政投资机制;调整转移支付体系,增强转移支付的调节与约束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政策的引导效应;优化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度.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财政责任,增强高等教育财政韧性,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教育强国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及效能提升路径

    文雯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的系统部署,发挥基础研究优势,支持原始创新;塑造创新文化,引领创新变革;培养创新人才,筑牢创新基石;优化组织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设创新网络,构筑区域创新高地.

    国家创新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创新文化创新人才

    以支持全面创新为引领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宋保维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学科交叉融合体系蓄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基础学科特色发展与应用支撑、常态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以创新人才体系化建设支撑科技体制改革,依托重大项目打造战略人才梯队、构建人才成长流通的校企合作模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

    有组织科研科技体制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破除堵点痛点难点 加快建设与教育强国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甄良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远的战略眼光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健全统一高效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政策,营造求贤若渴的人才工作生态;坚持引培并举,建设世界一流的战略人才力量,打造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队伍,拓展多元开放的对外引才渠道;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实绩实效的人才评价导向,畅通多元综合的分类发展通道,强化闭环管理的人事权力下放.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强校国家战略力量

    行业特色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优势与实践

    孙友宏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业特色高校承担着为特定行业领域培育人才和产出成果的重要责任,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优势鲜明.要树立"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国家强"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在实践探索中,通过"八大"维度,即推动"大学科"融合,发起"大科学"计划,承担"大科技"项目,打造"大科研"平台,拓展"大办学"格局,实施"大文化"建设,加强"大先生"培育,完善"大育人"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行业特色高校教育综合改革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

    六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要成效与经验

    陆一孙迟瑶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实现重大进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重塑.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提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深入推进评价改革,塑造人与数字技术共生的智能化高等教育生态.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教育大会创新驱动教育数字化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宝贵经验与未来展望

    景安磊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构建了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专项计划为基础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体系,造就了一支有力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积累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把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作为核心任务、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宝贵经验.全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家精神青年教师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加快建强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黄宝印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全方位营造教育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切实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才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整体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迈上更高台阶,需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涵育高尚师德师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尤为需要加大高校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力度.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立足教育又超越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高校必须要立足自身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教育实践,让教育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可亲可感可学.

    教育家精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价值意蕴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