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本刊评论员
    1页

    夯实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丁奎岭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基础研究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要坚持目标导向与 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原始创新系统发力;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作用.

    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根基与能力提升

    贾振元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研究型大学科技自立自强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科研

    一流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研究

    左惟李昭昊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保持办学定力,履好人才培养职责,聚焦创新高深研究,积极服务社会,加强文化传承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当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科技自立自强高深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

    破解法学教育困局加强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黄惠康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既是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所需,也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关键是要下大力抓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人才使用的"需求侧",关键是要着力打造有利于涉外法治人才成长的需求环境.

    涉外法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法学教育

    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念澄清与实施原则

    王辉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理念上需澄清其与涉外法治、涉外法治体系的关系,由此辨明涉外法治人才结构化类型.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坚持中国本位的人才培养立场、坚持高层次卓越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地因校制宜分方向人才培养格局.

    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法治涉外法治体系实施原则

    论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项久雨高琪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分析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明晰其总体要求,从不同视角把握其现实路径,方能实现对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助推,实现人才发展与国家富强的同频共振.

    科教兴国战略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

    "产教融合"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杨仁树焦树强罗熊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的新部署,各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高校,应结合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进一步推进教育主体"多元化"改革、教育客体"新颖化"改革、教育内容"实践化"改革、教育评价"成效化"改革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贡献更大力量.

    产教融合"四化"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行业类院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多重价值

    陈融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新成果、新进程;围绕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谁来教育、怎么教育以及国家如何保障教育等关键问题,为爱国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综合性、基础性、权威性制度依据;丰富了爱国主义美德内涵,为爱国美德的公共认知和教育养成提供系统性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文化价值治理价值育人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保障

    李红勃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涵,构建了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规定了主要的实施措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机制,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