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

王宇

月刊

1001-0580

zgggws@vip.sina.com

024-23388443,23388479

110005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中国公共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国小学生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刘丽珠昝子晴王焕倩尤莉莉...
    39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小学生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框架,为小学生健康素养测量工具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专家会议等方法,制定专家函询问卷,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选择13名健康素养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问卷调查,构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不同学段小学生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百分权重法计算权重系数.结果 小学生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包括3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健康、身体活动、疾病防控、安全素养、心理健康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的知识、行为、技能、动机4个素养能力维度.5~6年级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健康、身体活动、疾病防控、安全素养、心理健康、电子健康素养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以及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的知识、行为、技能、动机4个素养能力维度.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咨询表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积极性较高;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均>0.7,咨询结果可靠;3个维度的第2轮肯德尔系数较第1轮有所提高,分别为0.302、0.327、0.340,且2轮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中国小学生健康素养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可以为中国小学生健康素养测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小学生健康素养测评体系德尔菲法

    中国1990与2019年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负担情况比较

    路少玉胡银环刘莎张泽苗...
    399-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防控策略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采用患病数、标化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标化DALY率、变化率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等指标比较中国1990年与2019年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负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儿童青少年2019年心理疾病的患病数、标化患病率、DALYs和标化DALY率分别为2 600.70万例、8 611.08/10万、210.29万人年、688.12/10万,相较1990年,患病例数、DALYs 和标化 DALY 率分别降低了 34.25%、37.25%、1.76%(AAPC=-1.436%、-1.575%、-0.068%),标化患病率则增长了 1.64%(AAPC=0.052%);男性心理疾病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均高于同期女性.中国儿童青少年1990年和2019年心理疾病负担最高的是焦虑症,患病数和标化患病率最高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标化患病率增长最快的为进食障碍(变化率=60.06%,AAPC=1.647%),下降最快的为先天性智力障碍(变化率=-47.15%,AAPC=-2.176%);标化DALY率增长最快的为进食障碍(变化率=59.85%,AAPC=1.644%),下降最快的是先天性智力障碍(变化率=-43.01%,AAPC=-1.927%).结论 2019年与1990年比较,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负担总体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需根据各类心理疾病负担情况进行重点干预与防控.

    心理疾病疾病负担儿童青少年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相关的家长安全素养评估工具框架构建

    陈凯悦励晓红郑继翠马雪祺...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相关的家长安全素养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构建家长安全素养评估工具理论框架,为量表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发表的与儿童意外伤害和健康素养评估工具相关的文献、学位论文、专家共识和指南等,经过文献筛选分析国内外41篇儿童意外伤害和健康素养评估工具相关研究现状及不足,归纳总结后初步形成评估工具维度,针对维度及框架的名称与内容,进一步基于多方主体与信息饱和原则,选取18名专家进行专家小组讨论或一对一咨询,结合专家意见最终构建评估工具初步框架.结果 系统检索文献得到已有研究中的普适性健康素养评估工具13个,特异性健康素养评估工具28个,普适性评估工具从定义出发全面衡量健康素养,特异性评估工具则衡量健康素养的部分维度.18名专家咨询揭示系统全面反映素养内涵是系统评价家长安全素养的基础,家长安全素养评估工具定位应为识别高危家长,最终评价框架包括获取、理解、信念、交流和使用5个维度.结论 目前国内缺乏上述所有维度的评估工具,无法全面衡量家长健康素养,需进一步总结各量表评估维度以形成完整的、适于干预的健康素养量表.

    儿童意外伤害健康素养评估工具框架研究

    婴幼儿全血主要金属元素暴露水平与反复肺炎风险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刘小方蔡宜家曹文成周妍...
    413-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全血中5种主要金属元素(钙、铁、锌、铜、镁)含量与其反复肺炎风险的关系,为婴幼儿反复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2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86例反复肺炎婴幼儿(病例组)和174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全血中5种主要金属元素含量及比值之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元素比值对婴幼儿反复肺炎的预测意义.结果 病例组全血钙含量[(1.59±0.22)mmol/L]低于对照组[(1.66±0.17)mmol/L];钙缺乏率(22.09%)、铜含量[(17.62±6.18)μmol/L]、镁/钙比值(0.95±0.14)、铜/锌比值(0.25±0.07)均高于对照组的 2.87%、(14.11±2.97)μmol/L、(0.90±0.12)、(0.20±0.0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血钙(OR=0.120,95%CI=0.027~0.530)、高血铜(OR=1.209,95%CI=1.127~1.298)、高镁/钙比值(OR=1.039,95%CI=1.015~1.063)和高铜/锌比值(OR=1.216,95%CI=1.137~1.301)与婴幼儿反复肺炎风险增加有关.ROC曲线分析显示,镁/钙比值、铜/锌比值及两者联合预测婴幼儿反复肺炎的AUC分别为0.608、0.707、0.758(P<0.05).结论 反复肺炎婴幼儿伴有全血钙含量降低,钙缺乏率、铜含量、镁/钙比值和铜/锌比值升高,且镁/钙比值、铜/锌比值对婴幼儿反复肺炎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反复肺炎金属元素暴露水平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2021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家庭饮食环境分析

    李凤娟王丽茹刘晶晶许凤鸣...
    418-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学生家庭饮食环境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于2021年在河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个重点监测县中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 673名中小学生对其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家长营养健康知识、饮食行为、家长对子女体型的认知等情况.结果 儿童家长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94%(3 911/5 673),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为26.65%(1 512/5 673),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7.38%(1 553/5 673),55.37%(3 141/5 673)的家长能准确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偏差主要为低估儿童营养状况,占41.62%(2 361/5 673),且认知偏差与家长知识知晓率及健康饮食行为无关.家长对儿童体型的认知和儿童实际营养状况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03,P<0.001).结论 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家庭饮食环境中家长营养健康知晓率较高,但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和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认知正确率偏低,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家长普遍低估了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儿童超重肥胖的控制不利.

    家庭饮食环境营养健康知识健康饮食行为体型认知中小学生河南省

    2018-2019年安徽省手足口病患儿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婉婉龚磊陈芳肖永康...
    423-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8-2019年手足口病(HFMD)患儿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医疗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抽取14家县级和市级医院作为研究点,通过问卷调查、医院收费系统查询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研究点就诊的2941例HFMD 门诊患儿和住院患儿信息,计算HFMD患儿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并分析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安徽省2018-2019年最终纳入分析的2 140例HFMD患儿中,门诊患儿1 119例(52.3%),住院患儿1021例(47.7%);门诊患儿和住院患儿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216.0(138.4,339.0)元和 2 740.0(1 870.6,3 627.6)元,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 66.0(0.0,132.0)元和 264.0(198.0,429.0)元,总经济负担分别为299.8(216.0,452.0)元和3 088.4(2 173.1,4072.9)元;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均收入较高HFMD门诊患儿的总经济负担较高,幼托儿童和小学生HFMD门诊患者的总经济负担较低,12~36月龄、监护人最高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和住院时间≥6 d HFMD住院患儿的总经济负担较高.结论 HFMD可增加安徽省患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患儿的年龄、类型、家庭月均收入、监护人文化程度和住院时间均为其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手足口病(HFMD)患儿经济负担影响因素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家庭类型对中学生抑郁倾向影响

    杨文漪周永林王艳陈彦君...
    430-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类型对江苏省中学生抑郁状况的影响,为今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抽取22 0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均衡常态家庭与非常态家庭2组间的混杂因素,最终获得样本8 054人(4027对),且各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达到均衡.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家庭类型与中学生抑郁倾向的关系.结果 江苏省中学生抑郁倾向检出率为26.1%.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常态家庭组4 027人,抑郁倾向检出率为27.3%,其中城市和郊县的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7.4%、27.1%,是否住校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9.7%、25.6%;非常态家庭组4 027人,抑郁倾向检出率为32.6%,其中城市和郊县的抑郁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2.9%、32.2%,是否住校的抑郁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3.8%、31.9%.生活在非常态家庭中的中学生发生抑郁倾向风险OR值(95%CI)为1.29(1.173~1.420).在分层分析中,家庭类型对中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在被家长打骂、网络成瘾及遭受校园欺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城市和郊县中,非常态家庭的中学生抑郁倾向发生风险分别是常态家庭的1.30倍(1.15~1.48)、1.28倍(1.10~1.48).在住校和非住校中学生中,非常态家庭抑郁倾向发生风险分别是常态家庭的1.20倍(1.04~1.40)、1.36倍(1.20~1.54)(均P<0.05).结论 家庭类型对中学生抑郁倾向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需多关注处于非常态家庭中的儿童青少年.

    家庭类型中学生抑郁倾向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2013-2022年海南省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吉晓马永忠王瑞吴忠慧...
    436-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3-2022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海南省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哨点医院监测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数据,分析其三间分布,进食场所、高危暴露食品及其加工及包装方式、病原体检测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22年海南省哨点医院共报告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4 279例,男童2680例,女童1 599例.第3季度为发病高峰期(1215例,28.39%).海口市为疾病高发地区(1 457例,34.05%);1~2岁年龄组儿童为疾病高发人群(1966例,45.95%);家庭为高危进食场所(3 366例,83.65%);粮食类及其制品(含淀粉糖类、焙烤类及各类主食)(823例,20.41%)为高危暴露食品,家庭自制为高危暴露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1 645例,40.79%).共采集检测4 279份生物样本,病原体阳性菌株535株,总体检出率为12.50%.其中,对4 183份样本检测沙门氏菌,沙门氏菌阳性374例,检出率为8.94%,阳性检出集中在5-8月.不同年龄组、儿童类型、就诊时间、样本类型、地区行政级别、是否住院、是否使用抗生素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海南省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患病以1~2岁年龄组为主,高危暴露食品以粮食类及其制品(含淀粉糖类、焙烤类及各类主食)为主,以感染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为主,应重点关注家庭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食源性疾病0~6岁儿童致病菌海南省

    2019年延边地区0~6岁儿童体质指数生长曲线LMS法分析

    李平郑淼金梅花
    442-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建立延边地区0~6岁儿童体质指数(BMI)参照值及生长曲线,评价延边地区0~6岁儿童BMI与中国儿童BMI标准差异,为评价延边地区0~6岁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延边地区0~6周岁儿童6 650人,利用LMS法分析,计算各年龄组儿童的各百分位数BMI标准值及各百分位数BMI曲线图.结果 延边地区男童、女童在0~6岁年龄段的BMI增长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在3月龄、6月龄、1、1.5、2、2.5、3.5、4.5、5、5.5、6 岁各年龄组男童 BMI 实测值分别为 17.43±1.53、17.89±1.73、17.10±1.44、16.53±1.31、16.46±1.45、16.26±1.32、16.11±1.62、15.80±1.74、16.03±2.10、16.44±2.55、16.77±2.88,均高于同年龄组女童 BMI 实测值的16.77±1.48、17.35±1.62、16.72±1.32、15.94±1.26、16.10±1.50、15.73±1.44、15.66±1.69、15.51±1.70、15.54±1.83、15.69±1.86、16.07±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边地区男童在1月龄至1岁年龄组的各百分位数BMI曲线均低于中国男童标准;在P3曲线上高于中国男童标准,在高百分位数曲线上尤为显著.延边地区女童在1月龄至1.5岁年龄组的各百分位数BMI曲线均低于中国女童;在P3曲线上总体低于中国女童;1.5岁以后各年龄组的BMI在P25、P50、P75、P97曲线上均高于中国女童,在高百分位数曲线上尤为显著.结论 延边地区0~6岁男童BMI值总体上高于女童BMI值;延边地区0~6岁儿童BMI值总体上已超过中国儿童BMI标准.

    0~6岁儿童体质指数(BMI)生长曲线营养状况延边地区

    疫苗犹豫对北京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影响

    郭娜陈佳鹏姜小峰李惠文...
    446-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疫苗犹豫对北京市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为更好落实国家关于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8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疫苗犹豫对北京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720名北京市老年人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者541人,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接种率为75.14%;北京市老年人疫苗犹豫5C量表的信心、自满、约束、计算和集体责任维度得分分别为(8.94±1.39)、(1.92±2.26)、(1.46±1.94)、(7.44±2.63)和(8.10±1.68)分,经正负向转换后合成的疫苗犹豫5C量表总分为(4.84±1.06)分;疫苗犹豫程度高者240人(33.33%),疫苗犹豫程度中等者232人(32.22%),疫苗犹豫程度低者248人(34.44%);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过去1个月是否参加过社交活动和是否患慢性病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集体责任得分较高的北京市老年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较高(OR=1.21,95%CI=1.00~1.46),自满(OR=0.76,95%CI=0.64~0.92)、约束(OR=0.83,95%CI=0.69~0.99)和计算(OR=0.72,95%CI=0.58~0.89)得分较高的北京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较低,疫苗犹豫程度中等(OR=2.19,95%CI=1.44~3.33)和低(OR=4.03,95%CI=2.51~6.45)的北京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较高.结论 北京市老年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较低,疫苗犹豫程度较低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率较高.

    疫苗犹豫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影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