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

马建

双月刊

1001-7372

glxb@chd.edu.cn

029-82334387

71006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中国公路学报/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隧工程、筑路机械工程、汽车与汽车运输经济与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应用技术及理论性文章,并适当报道有关公路交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工程建设及科技动态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柱受压性能

    李生元吕恒林吴元周周淑春...
    263-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的受压性能,设计制作了 14根大偏压RC柱试件,对试件分别进行了 0、2、4、6、8、10、12个试验周期的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分析了大偏压RC柱在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退化规律,探究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退化对柱受压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中、美、欧规范中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的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荷载作用,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的耦合作用加剧了大偏压RC柱中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退化;随着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时间的增加,大偏压RC柱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线性增加但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同时纵筋锈蚀率逐渐增加但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线性降低,且纵筋屈服强度与锈蚀率呈负相关;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后RC大偏压柱承载力随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随纵筋锈蚀率增加而降低,通过引入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强度的退化系数,可以有效地修正中、美、欧规范中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桥梁工程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研究RC柱受压性能煤矿地面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

    顶板局部脱空状态下正交密贴下穿通道的车致振动响应研究

    章慧健付柏毅牛晓宇王峥峥...
    274-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密贴结构之间的脱空缺陷与车致振动响应之间的关系,依托新建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车站换乘通道零距离正交下穿既有1号线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手段,开展了下穿通道结构受上覆车站地铁列车动载响应特性,以及下穿通道顶板与上覆车站底板之间的脱空缺陷对该动载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穿通道的动力响应主要受到结构与振源的相对位置和该结构的约束状态影响;从结构与振源相对位置来看,距振源较近的下穿通道顶板竖向加速度峰值大于底板;受边墙约束影响,顶板跨中处的竖向加速度峰值大于跨边,但当距离振源较远后,跨中与跨边振动响应差异不大;横向加速度表现为中隔墙大于被周边土体约束的边墙;密贴结构出现局部脱空等效于约束减弱且传递振动强的实体介质接触净面积减小,因而引发下穿结构振动响应加剧.在所提计算条件下(脱空率取5%~30%),脱空率与结构加速度和振幅响应正相关,但对下穿通道的频响曲线和时程曲线形态影响不大.此外,脱空区域与振源的相对位置对结构振动响应影响较大,当脱空区域与振源有重叠时(即振源正下方有脱空),结构加速度响应骤增.

    隧道工程动力响应车致振动密贴下穿结构局部脱空

    暗挖隧道SRG拱架节点抗弯性能及参数影响机制研究

    宋远黄明利张旭东李然...
    286-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软弱围岩暗挖隧道变形控制技术难题,满足高承载力和高稳定性的支护需求,研发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空间网架(SRG)支护结构.节点作为整环结构受力及变形的薄弱部位,其力学特性对准确评价整体承载性能至关重要,为了探明不同节点形式的性能差异,针对SRG拱架开展了螺栓端板节点、组合套筒节点和无节点构件的纯弯室内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各构件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态,建立了弯矩-曲率函数方程,定量评价了节点抗弯刚度及承载力.系统分析了端板厚度、套筒长度、钢管壁厚等参数对螺栓端板节点、组合套筒节点及无节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节点参数影响机制,提出了拱架节点参数合理取值及设计建议.此外,依托广州地铁暗挖隧道工程开展了 SRG拱架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螺栓端板节点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承载能力,在加载过程中节点力系传递明确,受力变形稳定,可作为SRG拱架优选的节点类型;组合套筒节点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后期变形能力,在加载过程中组合套筒受力状态良好,未产生明显变形;端板厚度增加,试件的屈服承载力增幅明显,厚度由15 mm增至25 mm,承载力相应提高了14.6%;采用"上3下4"螺栓布置方式的节点构件,其屈服承载力与"上5下6"螺栓布置方式仅相差3.1%;相较于格栅拱架支护,SRG拱架的整体性有所增强,围岩控制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拱顶沉降值和周边收敛分别减少了 31.6%和31.4%,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隧道工程空间网架模型试验抗弯性能螺栓端板节点组合套筒节点

    交叉口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前场景生成与致因分析

    刘倩王雪松
    297-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驾驶技术在混合交通环境中仍面临诸多安全挑战,交叉口是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高发地,为了解决交叉口 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前场景生成和事故致因分析问题,构建了"道路-交通参与者-关键事件-事故前运动状态"的事故前场景方法.基于加州470份自动驾驶车辆事故报告,生成了交叉口31类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前场景,基于统计方法确定了 自动驾驶车辆与传统车辆事故前场景的显著差异.提出了基于系统控制结构的事故致因方法,解析了 自动驾驶车辆事故与道路、交通情况、环境、自动驾驶系统、驾驶人(测试员)、车辆的交互关系,分别识别了追尾和换道场景的九类事故致因类型和致因链.研究结果表明:自动驾驶车辆被传统车辆追尾的比例是传统车辆追尾的4.03倍.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车辆跟车过近、自动驾驶系统减速停止或启动决策不充分;换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车辆危险换道或超车、自动驾驶系统对他车换道意图识别和减速避撞决策不充分.该研究推动了基于场景的事故致因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以指导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构建,并为自动驾驶系统开发优化和交叉口安全改善提供参考.

    交通工程事故致因事故前场景交叉口自动驾驶车辆事故

    基于竞合理论的"双Y形"接驳公交线路共线段站点优化

    李文勇魏聪杨瑞新廉冠...
    310-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体化是促进公共交通出行的有效措施.随着轨道交通网络日益扩大,既有接驳公交线路已无法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通勤需求,且存在运营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轨道接驳公交线网规划的关键环节是如何优化选取接驳站点和接驳线路.为解决"双Y形"接驳公交线路共线段站点重复引发的资源浪费与乘客乘车时间过长的问题,引入了竞合理论的公交线路站点跳停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乘客出行时间成本与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两个优化目标,通过共线段重复站点数量以及线路在该站的客流量给出公交线路的竞合强度约束,建立公交线路共线段站点跳停优化模型,并以北京市公交IC卡数据为例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验证.结果表明:与既有停站方案相比,优化后的乘客在途时长降低了 22.5%,公交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32.1%.研究结果可为增强接驳公交出行效率提供参考.

    交通工程站点优化竞合理论接驳公交发车间隔遗传算法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与调控运营专栏导语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