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吴安华

双月刊

1671-9638

zggrkz2002@yahoo.com.cn

0731-84327658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感染性疾病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与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重要检索机构收录。办刊宗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有关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防病、治病工作经验,反映和推广感染控制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和感染控制事业的发展,为提高科研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RGs病例组合指数和相对权重的胸外科ICU医院感染研究

    纪灏刘媛于佳黄艾弥...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中部分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上海市某三级专科医院胸外科ICU及肺外科组、食管外科组、纵膈组(胸腺手术为主)、气管组4个亚专科病例的DRGs分组情况、病例组合指数(CMI)、相对权重(RW)以及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通过DRGs指标分组比较。结果 共纳入1 429例胸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13%。肺外科组、食管外科组、纵膈组、气管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4%(30/803)、5。84%(25/428)、1。27%(2/157)、4。88%(2/41),各亚专科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涉及DRGs组数35个,肺外科组、食管外科组、纵膈组、气管组CMI分别为2。75,3。41,2。35、1。25,RW为0。53~12。62。肺外科组患者中男性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女性高;RW分值级别越高,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外科组患者中医院感染组年龄高于非医院感染组(P<0。05);RW分值级别越高,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纵膈组中感染组患者年龄较非感染组高(P<0。05)。5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31例为MDRO感染。结论 聚焦DRGs指标体系中CMI和RW,从收治疾病的疑难复杂程度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技术难度的角度来分析医院感染,可为新时期精准化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院感染胸外科ICU病例组合指数相对权重

    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误诊分析及文献综述

    王翀杨义李代君范华华...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某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例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5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入院,取病变组织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示中间普雷沃菌,诊断为中间普雷沃菌脊柱炎,经开放病灶清除、置管冲洗+自体骨移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给予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静脉滴注,奥硝唑冲洗治疗后感染获得控制。共检索出符合条件文献16篇,加上本病例,共纳入17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病史(占35。3%);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腰椎(12例)、胸椎(6例)等;病原学培养阳性13例;分子学检测阳性3例,染色镜检阳性1例。17例患者均接受了抗厌氧菌治疗,其中14例联合手术治疗;1例死亡,病死率为5。9%,5例存在部分神经功能损伤,致残率为29。4%。抗厌氧菌治疗联合手术者生存率为92。8%,3例单独抗厌氧菌治疗未行手术者均治愈。结论 中间普雷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误诊,建议尽早送检mNGS明确病原体,以争取救治时机,降低病死率。

    普雷沃菌脊柱炎脊柱化脓性感染误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保定市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

    张永强杨欢欢王亚亚田敬茹...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保定市不同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保定市不同地区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筛查结果。结果 共调查156所学校68 177名入学新生肺结核疑似症状及密切接触史,对63 939名学生进行PPD试验筛查。其中,PPD试验阳性学生13 821人,阳性率21。62%;强阳性学生3 083人,强阳性率4。82%;发现结核病病例15例,报告发病率为23。46/10万。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及结核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教育阶段学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平原区与山区学校学生PPD试验阳性率(22。28%VS 17。89%)和强阳性率(4。85%VS3。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寄宿制初中与非寄宿制初中PPD试验阳性率(23。94%VS 21。60%)和强阳性率(5。07%VS3。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加强初中年级及以上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平原地区寄宿制学校,及早发现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学校PPD试验肺结核感染学生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喻玲丽周莹丽段萌萌白玉霞...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医院感染CRE危险因素

    MALDI-TOF MS在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中的临床应用评估

    郑恬周柯周磊杨玉琪...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 MS)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B)同源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剔除同一患者或环境多次送检标本中的重复菌株,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5月—2021年2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痰标本及环境标本分离的46株AB,使用VITEK-MS质谱仪检测菌株,应用SARAMIS Premium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MALDI-TOF MS和MLST聚类分析和比较,46株AB中,39株为MALDI-TOF MS的MS-a型,其中,22株为MLST 的 MT-A 簇,包括 ST208 型 3 株,ST540 型 3 株,ST195 型 8 株,ST369 型 5 株,以及 ST136、ST436、ST1893型各1株;16株为MT-B簇,包括ST381型4株、ST469型11株和ST938型1株;1株为MT-C簇(ST1821);MS-b型1株为ST381;MS-c型2株为ST369;MS-d型1株为ST195;MS-e型2株分别为ST540、ST369;MS-f型1株为STN1。结论 作为AB同源性分析工具,MALDI-TOF MS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与MLST结果一致性低,分辨特异性低,不可取代MLST技术。

    MALDI-TOFMS鲍曼不动杆菌MLST同源性

    SARS-CoV-2 S蛋白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刘兴健张华华张锐钢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病毒的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一直被认为主要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S蛋白可独立于病毒引起多种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因此,了解S蛋白本身对呼吸道的影响能够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新视角。本文对SARS-CoV-2结构蛋白S蛋白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SARS-CoV-2S蛋白ACE2呼吸道炎症

    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

    曹燚赵信飞冯绘绘张锐...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导致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导管封管液的选择成为维护静脉导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化学成分的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溶液进行封管,是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现就国内外单一化学成分及其复合成分的不同类型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对封管液的选择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封管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单一化学成分复合化学成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现状与进展

    郑焱华任芮林李晓帆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是常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CMV肺炎预后高度不良,需行必要的干预手段以防止CMV再激活进展至CMV肺炎。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抢先治疗策略用药,其用药时机取决于早期诊断的时效性,而CMV肺炎的早期诊断在临床上现有可行方法学及手段较为有限,诊断金标准的操作具有一定创伤性和侵入性,且检出时效较差。本综述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肺炎的诊断及药物预防治疗的临床现状与进展,探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肺炎影像组学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