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吴安华

双月刊

1671-9638

zggrkz2002@yahoo.com.cn

0731-84327658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感染性疾病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与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重要检索机构收录。办刊宗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有关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防病、治病工作经验,反映和推广感染控制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和感染控制事业的发展,为提高科研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三级医院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变化趋势及多因素分析

    周子筌覃金爱黄娟叶永康...
    1135-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某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在10年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2022年开展连续10年(每年选择一天作为调查日)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收集数据,采用趋势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对医院感染现患率和相关因素分布进行趋势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层感知器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分析因素的独立效应和重要性。结果 该医院2013-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6%~8。07%,呈线性上升趋势。ICU患者比例、调查日前近2 d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调查日前近2 d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比例、近30 d内接受手术的患者比例下降。MLP显示医院感染患病前三位重要因素分别是住院时间>10 d、入住ICU和近2 d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住院时间>10 d、调查日近2 d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导尿管、近30 d内手术史、入住ICU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该医院近10年来医院感染现患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应通过目标性监测进一步分析原因并确定干预方向。运用趋势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MLP等多因素模型,能进一步发掘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数据价值。

    医院感染现患率趋势分析logistic回归多层感知器

    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范丽张丽娟张慧
    1142-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优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通过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横断面调查)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分别调查患者117 695、109 691、137 1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58%、1。4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853,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2 526例次,43。60%)和泌尿道(785例次,13。55%)为主;三次现患率调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均是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10。95%~16。47%);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均居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96%~33。91%,呈上升趋势(x2=257。586,P<0。001);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为主(占76。46%~78。62%);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用药为主,三联及以上用药略有升高,从0。66%上升至0。98%;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呈上升趋势(x2=94。823,P<0。0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77%~1。22%,三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19。40%、19。11%、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823、10。179,均P=0。006)。结论 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虽有所下降,但医院感染病原体的防控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体抗菌药物

    湖北省476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及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现状调查

    张玉鹏王旭艳石雨鑫吴艳艳...
    1150-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情况及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能力,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23年7月,由湖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向该省地市县区质控中心发布调研通知,对湖北省各地市州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76所医疗机构,其中328所(68。91%)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达标。214所(44。96%)医疗机构采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开展监测。13项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的获取能力调查中,采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开展监测的医疗机构高于手工监测方式。结论 湖北省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已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的医疗机构应注重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更新迭代,不断完善监测功能。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信息化监测

    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郭新月王依晗秦一鸣贺琰...
    1157-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对内镜中心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内镜超声微探头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生物学检测、消毒追溯、储存维修等情况。结果 51所三级医院中甲等医院33所,乙等医院18所。76。47%(39所)的医院对使用后的超声微探头进行床旁预清洗,内镜超声微探头床旁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酶液湿巾擦拭(38。47%,15/39)和乙醇湿巾擦拭(30。77%,12/39);96。08%(49所)的医院对超声微探头进行手工清洗,手工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58。82%,3 0所)。96。08%(49所)的医院对使用后的微探头进行消毒,以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为主要方法(65。31%,32所);43。14%(22所)的医院对微探头进行灭菌,灭菌方法主要为0。2%~0。35%过氧乙酸浸泡10~15 min(77。27%,17/22);41。18%(21所)的医院定期对微探头进行生物学监测;37。25%(19所)的医院对微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追溯;88。24%(45所)的医院定期对微探头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结论 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对内镜超声微探头的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及生物学监测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尽快制定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从而规范内镜超声微探头的清洗消毒工作。

    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调查

    多途径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比较研究

    潘小满吴奕宏李霞杨黎铭...
    1163-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隐蔽式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性的现况,比较医务人员隐蔽式观察法与直接观察法及监控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率,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有效监测方法及手段。方法 收集某院监控观察法、隐蔽式观察法、直接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性数据及手卫生用品消耗量,观察人员均经统一培训,探讨3种方法与手卫生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观察法获取的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01,P<0。001);直接观察法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95。08%;隐蔽式观察法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为50。83%。新生儿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高,为119。14 mL/床日,儿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低,为10。39 mL/床日。监控观察法(r=0。975,P=0。005)与隐蔽式观察法(r=0。949,P=0。012)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具有较好相关性,隐蔽式观察法显示手卫生依从率最高的科室为新生儿科,为90。00%。结论 可采用综合监控观察法及手卫生用品每床日消耗量的方法,间接反映真实的手卫生依从性。

    隐蔽式观察法监控观察法手卫生依从性相关性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疑似纤维支气管镜污染导致脓肿分枝杆菌医院感染假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周惠芳梁焱铃韦锦洲何丛...
    116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疑似脓肿分枝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精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支纤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发生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检测,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 2022年9月7日10月20日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纤镜室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患者共344例次,其中10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脓肿分枝杆菌,经现场调查及后续追踪排查,首例检出患者为社区感染,其余9例均为标本污染。共采集33份环境卫生学标本,均未检出脓肿分枝杆菌。采取规范支纤镜洗消流程、加强病区和支纤镜室感染管理及严格落实支纤镜清洗消毒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控制措施后,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此次事件。结论 本次假暴发是由支纤镜污染脓肿分枝杆菌引起,及时识别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扩散与流行。

    纤维支气管镜脓肿分枝杆菌医院感染暴发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许静王伟李团团
    1173-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 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和细菌性肺炎患者46例(肺炎组),均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比对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与C反应蛋白(CRP)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 使用双因子联合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0。870~0。986),与CRP的鉴别诊断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鉴别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肺结核细菌性肺炎IFN-γIL-2联合检测鉴别诊断

    真菌性足菌肿2例及文献回顾分析

    陈映王会玉尚振龙曾繁宽...
    117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性足菌肿是一种长期存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常见于田间工作者被土壤中、植物或荆棘上的刺扎伤皮下组织而引起的真菌感染。真菌性足菌肿的病例国内少见。本文报告2例分别由灰色马杜拉菌和黄曲霉感染导致的真菌性足菌肿,予以手术清创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好转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真菌性足菌肿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真菌性足菌肿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影像学病例报告

    免疫抑制剂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冯茜莉杨宣叶胡欣妍高明阳...
    1184-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实体器官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然而,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也会严重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增加患者感染病毒类疾病以及术后并发症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因此,患者需要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也服用抗病毒药物。若发现一些具有抗病毒效果的免疫抑制剂,将大大减轻患者服用药物的负担。目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免疫抑制剂已被研究人员关注。这些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机制的逐步揭示,有助于优化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康复的治疗方案。基于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排异反应的机制,本文系统阐述了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密切相关的病毒种类以及一些免疫抑制剂在抗病毒方面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引发病毒性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机制

    肠道丁酸的研究进展

    狄嘉欣郭梅芳肖嫩群谭周进...
    1192-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丁酸是短链脂肪酸的一种,是肠道上皮细胞中的重要营养物质。除了对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外,其在抗肿瘤、治疗神经炎和糖尿病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同时基于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其抗炎作用可以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作为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饲料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肠道丁酸生成,对人和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消化能力,以及对炎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且阐述其在人类健康以及动物生产方面的应用。

    肠道丁酸丁酸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