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伤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骨伤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董福慧

月刊

1003-0034

zggszz@sina.com

010-84020925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中国骨伤/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响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黄春桂马亚飞王军全
    910-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后踝评分分为优组(90~100 分)73 例,良组(75~89 分)35 例,可组(<50分)12例.比较3组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优组与良、可组术后关节ROM(背伸、跖屈、内翻、外翻)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年龄≥50岁、旋后外旋型骨折Ⅳ度、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未放置引流管、存在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829,95%CI(1.049,7.628),P=0.040]、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OR=6.13,95%CI(1.153,32.593),P=0.033],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OR=10.785,95%CI(3.338,3.894),P=0.000]、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OR=6.349,95%CI(1.869,21.560),P=0.003]是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结局为优者其ROM恢复较佳;年龄≥50岁、旋后外旋型骨折Ⅳ度、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均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改善其术后功能恢复,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后踝骨折多因素分析

    锁骨近端骨折解剖钢板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郑轶张嘉锴吴君龙袁欣华...
    917-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选择1例4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运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5.01软件,Hypermesh 2019及Abaqus 2020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初步建立锁骨近端解剖钢板有限元模型并在锁骨长轴远端15 mm位置处施加250 N垂直方向的载荷观察整体结构,钢板、螺钉位移云图,Mises stress应力分布等有限元分析数据.结果:整体结构位移分布可看出最大的位移分布在锁骨远端,正常人体上肢重量,锁骨纵行、斜行骨折及摔倒时肩部撞击暴力、锁骨纵行、斜行骨折4种条件下最大位移分别为1.04、1.03、1.35、1.33 mm;从钛合金钢板位移云图中可知最大的位移分布在靠近锁骨远端位置,最大位移分别为0.89、0.88、1.10、1.09 mm.从钛合金螺钉位移云图中可知最大的位移分布在远端螺钉的根部,最大位移分别为0.88、0.87、1.08、1.06 mm.Mises Stress应力分布来看最大的应力主要分布在钛合金钢板和螺钉上,锁骨上的应力非常小.从应力分布云图中可以观察钢板最大主应力分布在锁骨近端第2排螺孔位置,最大的Mises应力分别为673.1、678.1、648.5、654.4 MPa,钛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414.5、417.4、415.8、419.7 MPa.结论: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表现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提供生物力学数据.

    锁骨近端三维有限元钢板骨折个性化

    应用改良Chinese-way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

    明文义吴旭东戴海东李哲明...
    92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改良Chinese-way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肩关节镜下改良Chinese-way技术治疗2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76(64.14±7.45)岁;病程5~14(8.32±2.42)个月;19例采用完全修补,3例采用部分修补.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价疼痛与肩关节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影像学随访重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肩峰下间隙大小.结果:2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4(17.14±5.93)个月.MRI随访4例发生再撕裂(患者对功能满意,未进一步处理)外,其余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周围神经损伤、锚钉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年VAS分别为(8.05±1.12)分和(1.82±1.50)分;UCLA评分分别为(7.45±1.65)分和(31.41±2.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改良Chinese-way技术修补巨大肩袖撕裂,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巨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关节镜

    儿童尺桡骨近端骨折伴肘关节脱位1例

    黄潇波张彦夏玉礼沈寿康...
    925-927页

    尺桡骨近端骨折肘关节脱位病例报告

    F型钳辅助复位在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叶积飞黄淑明叶方来贺欢...
    928-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复位工具F型钳在股骨干骨折复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复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7~92(53.38±18.81)岁;左侧9例,右侧12例;骨折AO分型,A型7例,B型8例,C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3(4.62±3.34)d;采用F型钳辅助复位.对照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0~92(51.96±20.43)岁;左侧12例,右侧12例;骨折AO分型,A型11例,B型8例,C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3(6.29±3.04)d;采用传统复位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切开复位比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于术后6、12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6.60±3.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开复位例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58.19±7.93)min、(88.10±44.45)ml、(25.29±5.54)次、0 例、(4.76±0.77)个月,对照组分别为(79.33±22.94)min、(222.92±144.45)ml、(47.46±26.25)次、5例、(7.13±1.8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88.62±4.48)分,优于对照组(79.21±8.91)分(F=21.948,P=0.000);两组术后6个月支撑物使用、疼痛、下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中爬楼梯、疼痛评分(9.62±1.20)、(19.76±1.92)分,优于对照组(7.83±2.04)、(21.88±2.88)分(P<0.05);两组其他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型钳器械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与传统的复位方法相比,在股骨干骨折复位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透视次数,加快骨折临床愈合,使膝关节获得更加早期的功能恢复.

    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骨折固定术,内

    蒙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代俊泽邓晓曦王朝鲁
    935-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医外治法,古称五种疗术,是包括火灸、罨敷、浸浴等疗法在内的一种外治疗法.该疗法在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具有创伤小,适宜长期应用的特点.本文将近年来蒙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认为蒙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特色鲜明,疗效确切;但在临床操作规范化与疗法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尚有欠缺,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蒙医整骨术蒙医温针综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