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新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新科技
中国高新科技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国高新科技/Journal ZHONG GUO GAO XIN KE J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检测新技术应用分析

    汪海锋张长青马壮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路隧道施工监测与检测技术也在持续发展.近年来,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涌现为公路隧道施工监测和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光纤传感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三维激光扫描、机器学习与数据分析等,以上新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和实时的特性,正逐步改变传统监测方法面临的局限.本文将探讨以上新技术在公路隧道施工监测与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以推动公路隧道施工监测与检测技术的发展,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与经济.

    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检测新技术应用分析

    某中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危桥改造技术研究

    赵军
    118-11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中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因吊杆"超期服役",吊杆、锚头均表现出严重锈蚀的病害,且受到建设年代设计手段及设计理念的局限性制约,桥面系结构缺陷,随着交通流量及超重车辆迅速增加,桥梁处于"危险"状态.经特殊检测,采取了立即封闭交通的措施,并按照抢险救灾方式对危桥进行了维修整治,早日消除了桥梁安全隐患.

    中承式拱桥吊杆桥面系钢纵梁加固施工

    基于ANSYS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吕玉梅许守辉董成斌吴科...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基于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由规范反应谱生成人工地震波,分别采用直接加速度法与大质量法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分析方法与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有一定借鉴作用.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供电智能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

    章家亮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的增加,传统的供电运维模式无法满足智慧城轨建设需要.线网级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基于三层架构体系,实现运行监测、健康管理、业务管控、作业辅助、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等功能,促进城轨供电运维的降本增效,提升运营安全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

    未来城轨信号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梦云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未来城轨信号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优化列车调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故障率,以及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城轨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城轨信号系统机电自动化技术

    VR技术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应用探索

    胡皓廖凯涛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 360°VR全景技术流程,探讨了VR全景技术虚拟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建设系统的功能,详细探讨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VR体验系统建模及实现过程,最后介绍了系统通过一体机、手机端和进课堂三个方面对水保科技园全景VR体验互动系统的推广应用情况.

    VR体验人工模拟降雨模型构建推广应用

    城市森林日温度变化特征及冠层混合模式分析

    张林萱
    132-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测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落叶阔叶林(MBF)3 种森林冠层温度日温度变化特征,并研究影响温度变化的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冠层填充方式及树冠形态的比较.经研究可知,3 种林型日温度排序为MBF>DBF>EBF,在日温度变化趋势中,DBF的热环境波动较大,而EBF和MBF的热环境相对稳定.由于"混合效应"MBF较DBF和EBF树冠体积与树冠表面积更大、冠层填充度更高、光照利用率更佳,树冠面积、树冠体积、生长空间竞争指数、生长竞争指数、树种多样性、叶面积、胸径和树高显著影响森林热环境和降温效果.此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热舒适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城市森林日温度林型冠层特征

    水利安全中混凝土松软程度报警网络模型仿真

    李茂彤王雷清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利安全监测中混凝土松软程度检测准确性,本研究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松软程度报警网络模型.以Matlab 7.1 仿真平台为例,设计了一系列对比实验,通过模拟各种水利环境和干扰条件,对比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模型在定位准确性、鲁棒性及通信信号误码率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模型,证明了其在水利安全监测上的优越性.

    水利安全报警网络模型神经网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堤坝水位智能监测预警方法

    余冠南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采用所提方法在堤坝水位智能监测预警中预警结果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堤坝水位智能监测预警方法.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堤坝水位状态数据;其次,对堤坝水位监测数据进行融合,构建等效EMS监测预警模型;最后,设计水位实时显示程序,从而实现堤坝水位智能监测预警.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监测预警稳定性系数较高,并且可保持在 1~2 之间,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堤坝水位并预警,应用效果较好.

    物联网技术堤坝水位智能监测监测预警方法

    土石坝围堰在水厂取水工程中的运用

    周勇强郭金龙赵娜白雪...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取水设施建设时,因各构筑物处在河道及河道岸边,河道流水不止,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如何保障构筑物在干地无水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问题.为此,结合水工施工的方法,采取修筑土石坝抗渗围堰解决此施工难题,达到安全施工和无水作业的目的.

    抗渗围堰防渗取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