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光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
中国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

王家骐

双月刊

2095-1531

zggxcn@126.com

0431-84627061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中国光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p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光学》的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当时是国内光学领域唯一的检索刊物。2008年底《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转型更名为《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期刊,刊载内容突破了文摘的限制,正式成为学术刊物。2011年更名为《中国光学》,并成为中国光学学会会刊,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中国光学学会共同主办,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光学》先后被Scopus、EI、E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出方向包括:微纳光学、信息光学、集成光电子、光谱学和光谱仪器、激光技术与应用、光学功能材料、光学设计与工艺、大气与空间光学、光学仪器与测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维低频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传感器的设计

    刘强李文静马超魏淑辉...
    1450-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在x轴和z轴方向工作的对称圆形柔性铰链式二维振动传感器,以对低频振动信号进行获取和监测.从理论上分析了传感结构的力学特性,在Comsol中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铰链谐振频率设计为420 Hz.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作为应变检测器件粘贴在铰链结构表面,利用边沿滤波器法实现FBG的动态解调,采用标准振动台对传感器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x轴和z轴的谐振频率为420 Hz,工作频率为20~300 Hz.在平坦区的平均灵敏度为1 847.32 mV/g,加速度分辨率达5.41x 10-4 g.该传感器在所有二维方向上的横向干扰水平均小于5%.本文设计的传感器为二维振动传感器,可适用于低频振动信号的高灵敏检测.

    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检测光纤布拉格光栅铰链结构

    光子集成干涉阵列视场拼接子孔径光路设计

    韩耀辉王鹍朱友强刘欣悦...
    1458-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一般是在子孔径焦平面处加单模光纤阵列,通过接收不同视场角的光束完成大视场拼接成像,但直接采用光纤阵列会导致成像视场不连续、子孔径焦距变长、厚度大幅度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微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对子孔径像面细分的方法以实现视场无缝拼接,并通过摄远物镜和三透镜空间压缩板组合大幅度降低了子孔径阵列的整体厚度.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在光纤阵列前加65x65的微透镜阵列对光束进行二次聚焦能够实现系统视场无缝拼接,视场扩大65倍后,全视场为0.0489°;可见光入射时单模光纤阵列中各光纤中心空间光耦合效率不低于40%;在加入空间压缩板压缩自由空间光路后,系统的整体厚度压缩了 1个数量级.该系统在实现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大视场无缝拼接成像的同时,为解决超长焦距镜头过厚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光学设计合成孔径长焦距可见光成像光纤耦合

    通过量子Fisher信息量标度非厄米离子阱系统中的量子相变

    蔺玉豪严凯谭佳曹召良...
    1467-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具有增益损耗平衡的非厄米离子阱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量子参数测量角度,利用量子Fisher信息量标度非厄米系统的量子相变特征.通过态矢量映射方法,研究了任意两能级非厄米量子系统的一般非幺正演化规律.量子Fisher信息量的动力学演化在奇异点附近发生突然变化,并定量表征系统的量子临界现象.根据系统物相是否具有宇称和时间反演对称特性,可以获得两种不同行为的演化过程.在对称相区域中,量子Fisher信息量随时间呈现振荡特征,可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在对称性被破坏的相区域里,它的含时变化经历单调递减过程.这两种动力学行为也被量子熵和量子相干证实.强调了利用量子Fisher信息来见证非厄米离子阱系统的相变.这些结论有助于非厄米量子信息技术发展.

    PT对称非厄米系统量子Fisher信息量子临界离子阱系统

    不锈钢表面高质量微陷阱结构的激光辅助水射流加工

    刘莉姚鹏褚东凯徐相悦...
    1476-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的抑制对于提高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发射度及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一代加速器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采用激光辅助水射流技术在粒子加速器组成的重要材料316L不锈钢表面开展了高质量微陷阱结构的加工研究.系统分析了激光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平均功率、射流压力、重复次数、水射流偏置距离、焦平面位置、槽间偏置距离和加工速度对316L不锈钢表面形貌、槽深、槽宽和"井"字陷阱结构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槽深度随激光功率增加而增大,随射流压力增加而减小,随加工速度增加而减小,受重复次数影响较小;槽宽随激光功率增加而增大,随加工速度增加而减小,随重复次数增加而增大.通过参数优化,可以加工得到尺寸规整且表面质量较高的"井"字陷阱结构.本研究测试了"井"字结构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较加工前最大降低了 0.5,有效抑制了二次电子发射.本研究结果对于构建材料表面微陷阱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参考,激光辅助水射流加工技术有望应用于金属表面二次电子抑制加工.

    激光辅助水射流316L不锈钢微陷阱结构"井"字结构表面形貌二次电子发射槽深槽宽

    多普勒外差干涉仪的光机热集成分析

    王锦疆江伦佟首峰裴惠熠...
    1489-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地基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DASH)干涉仪在恶劣温度下的探测精度,对系统进行了光机热集成分析.首先,依据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相位算法建立了相位与温度的关联依据.接着,设计了光机热分析模型和热变形数据获取模型,采用温度负载仿真分析给出了干涉模块和成像光学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数据,拟合得到热变形所导致的相位误差.最后,基于各部件热变形造成的风速误差,给出合理的温控方案.结果表明,干涉模块占据主因,必须确保温度控制在(20±0.05)℃内,并针对温度敏感部件进行温度控制,此时,该部件造成的风速误差为3.8 m/s.成像光学系统放大倍数的热漂移、成像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相对位置的热漂移占据次因,应将其控制在(20±2)℃以内,此时该部件造成的风速误差为3.05 m/s.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将干涉模块、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光学系统与探测器的相对位置三者共同造成的风速测量误差控制在6.85 m/s内.本文的分析方案和温控措施可以为DASH干涉仪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干涉仪干涉模块成像光学系统光机热集成分析相位误差温度控制

    抽样对三维形貌测量的影响

    乔闹生尚雪
    1512-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抽样对三维形貌测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推出频谱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CCD像元的产生过程并给出了其表达式.然后,经抽样得到离散的变形条纹表达式,并推导出了其傅立叶频谱表达式,从而得到频域内无限重复的"频谱岛".最后,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级频谱成份后仅保留其中一个基频成份,由逆傅立叶变换恢复信号强度.提出减小抽样间隔,即减小每根条纹抽样点数的方法,来增大抽样频率与光栅基频的比值m,使之在满足m>4的条件下能更准确地恢复物体的三维形貌.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基本原理进行验证.在仿真分析中,抽样间隔分别取8 pixels、4 pixels、2 pixels、1 pixel,后3种情况所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值分别为第一种情况下的88.80%、38.38%和31.50%,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第一种情况下的71.84%、43.27%和32.26%.可见,抽样间隔越小,恢复效果越好.在实验中,取与仿真分析相同的4次抽样间隔,得到了与仿真分析相同的结论.结果表明:减小抽样间隔可提高三维形貌的测量精度,取得了更好的恢复效果.

    三维形貌测量抽样间隔频谱混叠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