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工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金碚

月刊

1006-480X

zggyjjbjb@cass.org.cn;gjbjb@sina.com

010-68032678

100836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中国工业经济/Journal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工业经济和工商管理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及企业管理干部、经济理论作者为主要对象。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国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到政府决策部门、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行监管处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魏建薛启航王慧敏姚笛...
    10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行监管处罚是规范银行信贷行为、维护银行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有效引导银行信贷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创新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利用2011-2020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银行行政处罚信息,构建了银行监管处罚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同时以2015年《中国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的修订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了银行监管处罚对当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处罚能够促进当地企业创新,并且该效果对于小规模企业、无银企关系的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银行监管处罚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可用信贷资源、优化企业信贷结构和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地,从处罚方式看,与银行信贷行为相关的处罚、对个人和机构的共同处罚以及轻度处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从处罚结果看,银行监管处罚在提高企业创新质量的同时,存在抑制企业突破式创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和优化银行监管措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银行监管处罚企业创新信贷资金流动处罚方式

    结构性减税与企业债务结构调整:兼议财政政策的事前金融风险治理效应

    倪骁然黄琨皓彭俞超韩晗...
    12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财政政策对金融风险的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他救"为特征的事后处置上.本文认为,财政政策对金融风险不仅具有事后的处置作用,还具有事前的治理效应.特别地,结构性减税可以用较少的政策资源取得较大的宏观调控效果,使得企业可以在债务规模不发生骤降的情况下优化债务结构,实现非困境状态下的风险治理.本文基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一"无息贷款式"结构性减税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减税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企业得以拓展融资渠道,构建更为分散且风险更低的债务结构以储备财力,防范再融资风险和财务困境.从债务的变化来源看,企业经营层面的应付款项负债减少,对固定融资渠道的依赖降低.此外,银行贷款与债券融资的变化在不同融资约束和成长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财政手段不仅具有事后风险处置能力,还具备事前风险治理效应.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统筹发展和安全.

    结构性减税债务结构金融风险处置财政金融

    横向公平对企业异常投资的治理效应:基于税负不平等的研究

    彭飞蔡靖吴华清陈肖雄...
    14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税负横向公平原则对促进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时期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既有研究普遍关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投资的有效性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以增值税税负不平等为切入点,探究了横向公平对企业异常投资的影响机制和治理效果.通过构建缴纳增值税的两期投资模型,并基于2009-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异常投资对增值税税负不平等的边际弹性达4.88%,意味着促进横向公平的税制设计有助于抑制企业异常投资行为.异质性方面,在民营、融资约束较高、成本转嫁能力较弱以及面临较强税收征管的企业中,税负不平等的异常投资效应尤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税负不平等强化了企业不确定性感知,激发了企业税收筹划动机,加剧了年末投资激增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对税负不平等的投资时机抉择虽有效地降低了留抵资金占用,但也弱化了投资效率和投资规模,增加了最优投资偏离风险.本文从横向公平角度,系统探索了企业异常投资的税收激励成因与治理方案,为建立更加科学公平的增值税制度、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微观证据.

    横向公平异常投资税负不平等不确定性感知税收筹划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企业异地投资与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

    陈俊华刘娜吴莹
    16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以资本要素畅通流动为特征的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是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效能的必由之路.结合地方政府债务密集到期与企业异地投资受限的现实背景,本文构建政企间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5-2022年城市—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加大会降低本地企业异地投资比例,同时促进企业同地投资比例明显上升,双重效应叠加构筑了国内资本要素跨地区流动的无形边界.机制分析表明,源于对税收、土地出让收入等可偿债财力的渴求,地方政府倾向于用政策激励那些利税性与土地出让收入贡献度高的企业将资本留存在本地.进一步研究发现,偿债压力不仅会驱动地方政府采取差异化税收征管与政府补贴等干预措施制约本地资本要素外流,还会通过增加本地投资环境不确定性与降低社会信用等渠道减少异地资本要素流入.本文基于企业异地投资视角,厘清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与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与促进要素市场化统一配置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企业异地投资资本要素跨地区流动

    《中國工業經濟》征稿启事

    《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