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22gk@sina.com

010-66848868/9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鹏博骨肿瘤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承办的骨肿瘤骨病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广大骨科临床医师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骨肿瘤骨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及领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骨肿瘤骨病临床有指导作用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成果。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的骨肿瘤骨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骨肿瘤骨病的学术交流。投稿内容: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各种骨与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及科研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及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的文稿。本刊采用临床论著、专题、讲座、综述、进展、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短篇报道、案例报道等形式,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                   Brief introduction                 ZHONGGUO GUZHONGLIU GUBING  ‘The Journal of Bone Tumor and Disease of China’ is a medical periodical authori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Association and Beijing Pengbo Institute of Bone Tumor, and undertaken b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target readers are orthopedic doctors and surgeons, basic science researchers engaging in related areas, and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This journal acquaints readers with clinical working experience, advance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relevant basic theories and findings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to clinical work on bone diseases. It integrates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unites clinical work and basic science. It also reports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bone tumors and dise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fore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among doctors.   Contributions are requested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bone tumor, osteopor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disease of all kinds; new development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concerning orthopedic and related basic research. This journal supplies information to readers through treatise, special topics, lectures, summaries, exchange of experience, discussion on clinical pathology, analysis of and comments on difficult cases, reports of cases et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

    徐超尚磊郭一顺姚舒馨...
    82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适用于中国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以满足国内患者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方法 基于 2001 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骨关节炎核心组和国际主流量表内容,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及国人生活习惯,构建了初始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精简和完善.结果 本研究邀请了 29 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函询,专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高.经过两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得分表现出良好的集中趋势,专家意见一致性水平较高,函询结果可靠.最终确定了包含 2 个维度 24 个条目的条目池.结论 本研究为构建适用于中国 TKA 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工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研究将进行进一步的信效度检验和条目的调试和完善,以确保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工作有望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评价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德尔菲法功能评价量表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及经验

    胡文勇唐宇林红凯
    829-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arthroscopically-assist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接受 ARIF 或 ORIF 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根据年龄和性别,按照 1∶1 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 ARIF 患者和 ORIF 患者均入组 47 例.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评估膝关节症状及功能评估.采用 Rasmussen 放射评分评估影像学参数并测量及比较胫骨平台宽度(tibial plateau width,TPW),关节凹陷深度(articular depression depth,ADD),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和近端胫骨角(proximal tibial slope angle,PTSA).结果 ARIF 组手术时间[(143.52±14.65)min vs.(79.21±15.14)min]、术中曝光次数[(6.41±2.02)次 vs.(4.15±1.78)次]高于 ORIF 组(P<0.05),术中出血量[(75.62±9.58)ml vs.(175.26±10.05)ml]、切口长度[(7.98±2.22)cm vs.(12.05±2.65)cm]、术后引流量[(62.74±4.74)ml vs.(76.74±4.89)ml]和术后住院时间[(1.54±1.05)周 vs.(2.41±1.14)周]低于 ORIF 组(P<0.05).术后 12 个月,ARIF 组 HSS 评分[(185.49±3.14)分 vs.(71.91±4.14)分]高于 ORIF 组(P<0.05);ARIF 组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128.89±7.36)° vs.(125.76±7.55)°]高于 ORIF组(P<0.05)且与对侧膝关节 ROM差值更小[(-3.48±0.97)° vs.(-7.36±1.01)°](P<0.05).术后 12个月,ARIF组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79±3.17)分 vs.(12.24±4.25)分]高于 ORIF组(P<0.05).ARIF组术后6 个月[(1.37±1.31)mm vs.(2.13±1.33)mm]和 12 个月[(2.12±1.12)mm vs.(2.71±1.25)mm]的 ADD 低于 ORIF 组(P<0.05).结论 ARIF 和 ORIF 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均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但ARIF有更好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ARIF可作为常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首选治疗方法.

    胫骨骨折关节镜骨折固定术,内治疗结果

    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手术治疗的肿瘤学预后及影响因素

    邓志平曹硕董荣芳过哲...
    835-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的肿瘤学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骨肿瘤科 200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手术的 73 例股骨远端骨旁骨肉瘤患者,其中男 21 例,女 52 例,年龄 10~59 岁,中位年龄 29 岁.其中普通皮质旁骨肉瘤 55 例,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 18 例.将性别,年龄,髓腔是否受侵,外院手术史,病理亚型,外科边界,是否化疗和转移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其对肿瘤学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束时 5 例死亡,68 例存活,死亡患者随访时间为 12~56 个月,中位随访 23 个月,存活患者随访时间为 24~128 个月,中位随访 58 个月,总体 5 年生存率为 91.6%.局部复发 7 例,总体复发率为 9.6%(7/73).远处转移 10 例,总体转移率为 13.7%(10/73).病理亚型对远处转移有明显影响,病理亚型和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普通皮质旁骨肉瘤预后较好,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预后变差,肿瘤级别及转移是影响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

    骨肉瘤股骨肿瘤骨肿瘤预后

    m6A修饰基因YTHDF2和 FMR1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风险可行性研究

    杨树月蒲林莉颜文定魏丹蕾...
    840-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微阵列、单细胞 RNA 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和临床队列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中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基因表达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接受骨密度检查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年龄、绝经年限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量后按 1∶1 入组,最终 PMOP 组和对照组各纳入 86 例.基于微阵列 GSE13850、GSE56815 和 GSE56814 以及 scRNA-seq 数据集 GSE147287 探索 m6A 修饰基因表达特征和分布.使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 4 个 m6A 修饰基因 IGFBP3、YTHDF2、FMR1 和 RBM15 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特征.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和评估血浆YTHDF2 和 RBM15 中的表达特征.通过 Pearson 检验分析评估血浆 YTHDF2 和 RBM15 表达与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相关性.通过接收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浆 YTHDF2 和 RBM15 诊断 PMOP 的准确性.结果 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 IGFBP3 在 PMOP 中均表达上调(P<0.05),YTHDF2、FMR1 和 RBM15 在 PMOP 中均表达下调(P<0.05).YTHDF2 在多种细胞中表达,但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中,RBM15 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IGFBP3 和 FMR1 在 9 种细胞均少量表达.RT-q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PMOP 中性粒细胞中 YTHDF2 和 RBM15 表达量均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PMOP 组中血浆 YTHDF2 和 RBM15 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YTHDF2 与腰椎(lumbar spine,LS)_BMD(r=0.306)和股骨颈(femoral neck,FN)_BMD(r=0.258)呈正相关性(P<0.05);RBM15 与LS_BMD(r=0.551)和 FN_BMD(r=0.426)呈正相关性(P<0.05).血浆 YTHDF2 和 RBM15 诊断 PMOP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913(0.869~0.957)和 0.896(0.846~0.946).结论 m6A 修饰基因 YTHDF2 和 FMR1 在 PMOP 中表达降低、通过评估和定位 YTHDF2 和 FMR1 表达特征能为 PMOP 风险评估和治疗提供新见解.

    基因,修饰骨质疏松,绝经后骨密度微阵列分析序列分析

    关于投稿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知

    847页

    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

    程瑞祥何立易成腊
    848-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空心螺钉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治疗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1 名生理解剖正常的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通过 X 线和 CT 扫描检查显示髋关节发育正常,保存股骨中上段影像学数据.通过三维重建等技术,构建空心螺钉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三维模型,以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对两种骨折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 股骨头皮质的头顶部是出现最大应力的位置,两种内固定方式最大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固定方式的股骨头颈位移都是从股骨头颈上缘开始逐渐减小,直至股骨头颈的下缘.由于股骨头颈外上缘的张力最大,两种固定方式的最大位移都发生在该部位,但两者最大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心螺钉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方式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方式对股骨颈骨折骨组织的最大应力都是出现在皮质骨部位.两种内固定的最大应力都是在骨折断端和内固定尾部.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空心螺钉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力学稳定性基本相同,都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较为稳定的力学环境,可以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是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有限元分析骨钉同种异体移植物

    关于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志谢

    853页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行性研究

    徐敏钟梦诗刘梦吴姗姗...
    85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管理模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采用 THA 治疗的 120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 MDT 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idden blood loss,HBL)及住院时间],疼痛程度,髋部功能,活动能力,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失血量、HBL 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术后 1 个月、3 个月及 6 个月时,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及 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vs.26.7%,P=0.008);术后 6 个月时,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及情绪问题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管理模式能够优化老年 THA患者围术期指标,早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髋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髋骨折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预后多学科协作

    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的公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委员会
    859页

    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重返岗位因素分析

    黄燕黄霞徐丽红王佳蕾...
    860-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重返工作岗位(return to work,RTW)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在我院治疗的 182 例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收集人口学、职业以及临床 3 个方面的因素,对患者进行特征分析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 RTW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2 例患者 1 年内术后 RTW 率为 76.9%(140 例),其中术后 3 个月内、3~6 个月、6~12 个月分别为 4.9%(9 例)、38.5%(70 例)、33.5%(61 例);此外,术后未 RTW 率 23.1%(42 例),原因包括慢性疼痛 16 例(38.1%),行动不便、力量和耐力下降 11 例(26.2%),无法胜任既往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 10 例(23.8%),抑郁症 5 例(11.9%).未 RTW 患者教育程度(研究生)比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低于 RTW 患者,年龄、性别(男)、职业(重体力工作)、并发症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受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比例、骨折椎体数(多发)和骨折机制(道路交通事故)比例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高于 RTW 患者(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OR(95%CI)1.010(1.001~1.318)]、教育程度:专科及本科[OR(95%CI)0.844(0.646~0.934)]和研究生[OR(95%CI)0.823(0.673~0.974)]、ISS:重伤[OR(95%CI)1.235(1.132~1.586)]和严重伤[OR(95%CI)1.422(1.234~1.954)]、骨折机制[OR(95%CI)1.543(1.276~2.053)]和 VAS 评分[OR(95%CI)1.532(1.321~2.003)]与患者未 RTW 风险独立相关(P<0.05).结论 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年龄、教育程度、损伤严重程度、骨折机制、疼痛与未 RTW风险相关,关注这些风险变量并采取更为积极的术后措施将有助于促使患者 RTW.

    创伤和损伤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