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查尔酮衍生物DL32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董利利汤昱李敏陈超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查尔酮衍生物DL3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的作用及DL32对大鼠肺组织TLR4/MD-2复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L32单纯给药组,LPS模型组与DL32预防组.气管滴注LPS(5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收取样本.HE染色及病理评分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的浸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活性;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的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IL-6 mRNA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肺组织中TLR4/MD-2复合物的形成情况.结果 DL32可缓解LPS诱导的肺组织病理损伤(P<0.05),减轻BALF蛋白渗出(P<0.05),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及炎症因子释放(P<0.05),抑制TLR4/MD-2复合物的形成.结论 查尔酮衍生物DL32可通过抑制TLR4/MD-2复合物的形成缓解LPS诱导的大鼠ALI.

    查尔酮TLR4/MD-2急性肺损伤脂多糖

    吸入性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核因子-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秀兰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和核因子-κB(NF-κB)在吸入性肺炎(AP)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炎患者90例,其中吸入性肺炎组(AP组)患者40例,非吸入性肺炎组(非AP组)患者50例.采用RT-PCR法检测住院患者BALF中NOD2 mRNA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hs-CRP和IL-6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OD2、NF-κB用于诊断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①AP组NOD2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7.46±1.82、39.12±9.53)高于非AP组(3.38±0.65、12.1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P组IL-6、hs-CRP水平[(23.72±6.54)ng/ml、(17.38±4.42)mg/L]高于非AP组[(14.37±4.67)ng/ml、(7.35±2.8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OD2和NF-κB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89,二者对AP均具有诊断价值(P<0.05).结论 AP患者NOD2 mRNA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NOD2和NF-κB可能参与AP致炎过程.

    吸入性肺炎核因子-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

    肺腺癌中miR-22-3p的表达及与CT征象的相关性

    鲍志国雷威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腺癌中miR-22-3p表达水平及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保存的肺腺癌组织标本98例,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分析组织中miR-22-3p的表达及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组织miR-22-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miR-22-3p相对表达量为0.457±0.103和0.488±0.104,明显低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0.05);CT征象中,有胸膜凹陷征、平扫CT值≥40HU、血管集束征肺腺癌组织miR-22-3p相对表达量为0.487±0.109、0.479±0.102和0.481±0.106,明显低于无胸膜凹陷征、平扫CT值<40HU、无血管集束征肺腺癌组织(P<0.05);miR-22-3p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呈负相关(r=-0.454、-0.473、-0.357和-0.360,P<0.05).结论 肺腺癌中miR-22-3p表达下调,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有关.

    肺腺癌miR-22-3p临床病理特征CT征象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

    潘帅郭安梅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探讨两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及MPS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85例(均为汉族)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门诊并确诊为MPS的患者作为MPS组,同时招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生活环境、户外运动情况、吸烟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检测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钙、血磷水平;MPS组还需记录病程,完成视觉疼痛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评分(SF-36),数据检测及收集完成后,根据25-(OH)D水平,将MPS患者分为4组:严重缺乏组、轻度缺乏组、不足组、正常组,并分析数据.结果 对照组和MPS组的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水平,而且MPS组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S患者4组组间比较,严重缺乏组病程明显长于不足组、正常组,轻度缺乏组病程明显长于正常组(P<0.05);严重缺乏组的ESR、VAS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严重缺乏组、轻度缺乏组的SF-36得分明显低于不足组、正常组(P<0.05);25-(OH)D水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5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超重/肥胖、环境潮湿、日均户外活动时间、25-(OH)D水平是发生MP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5-(OH)D水平与MPS有一定的相关性,应早期积极干预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或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25羟基维生素D危险因素

    小剂量高渗盐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安燕姜君彭天亮张岩...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高渗盐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6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组(HS+HES组)、高渗盐水组(HS组)和晶体液组(N组),每组20例,HS+HES组、HS组和N组分别输注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4ml/kg 3%高渗盐水、4ml/kg 3%高渗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氏液.记录所有患者术中BP、HR、SpO2、出血量及输液总量等;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结果 与N组比较,HS组和HES+HS组尿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HS组相比,HS+HES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HES组尿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对于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小剂量高渗盐水治疗更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血容量,推进液体负平衡的提前出现,从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术后康复.

    妇科腹腔镜高渗盐水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液体治疗

    伴卵圆孔未闭的脑梗死患者左心房增大与脑梗死病灶分布及分流量之间的关系

    杨卫兴张幼林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伴卵圆孔未闭(PFO)的脑梗死患者左心房增大与脑梗死病灶分布及分流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经影像学证实存在新发梗死病灶,其中99例经食道超声、右心声学造影以及是否能配合Valsava动作等明确诊断存在PFO,同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其中左心房内径增大26例,设为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正常73例,设为对照组.同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吸烟、饮酒等),根据患者头颅MRI或CT记录并比较患者新发梗死病灶的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梗死病灶的影像学分布(皮层及皮层下梗死、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前后循环梗死、大面积梗死)及PFO分流量为中大量的患者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PFO的脑梗死患者左心房增大与PFO分流量无关,同时左心房内径大小也不影响脑梗死病灶分布.

    脑梗死卵圆孔未闭左心房增大脑梗死病灶

    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樊孟涛龙勇苏彦河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行肺叶切除术治疗并置入CVC的患者119例,根据是否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分为血栓阴性组(n=58)和血栓阳性组(n=61),患者均在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中心静脉置管,并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胸腔镜/开胸)、手术类型(肺癌手术/非肺癌手术)、置管静脉位置(右侧颈内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及导管留置时间、术前D-二聚体(D-D)水平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51.26%(61/119).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BMI、手术时间及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方式、置管静脉位置、置管时间、D-D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D水平[OR=3.855,95%CI(1.545,9.621)]、手术类型[OR=4.173,95%CI(1.184,14.710)]及置管静脉位置[OR=0.190,95%CI(0.071,0.507)]是肺叶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较高,术前D-D水平增高,接受肺癌手术及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是肺叶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是降低肺叶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较合适选择.

    肺叶切除术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危险因素

    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事件预测价值比较

    杨慧王忠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内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ACS并行PCI、年龄>65岁的1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访1年,失访4例,死亡3例,1年内发生出血的36例患者为出血组,1年内未发生出血的124例患者为未出血组.计算患者的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比较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对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饮酒史、既往自发性出血史、消化系统疾病史、心率、入院时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CISE-DAPT评分[OR=1.077,95%CI(1.035,1.121),P=0.000],CRUSADE评分[OR=1.063,95%CI(1.029,1.098),P=0.000]均与出血事件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PRECISE-DAPT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668,95%CI(0.589,0.740),CRUSADE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630,0.776),两种评分系统对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27,P=0.467).结论 PRECISE-DAPT评分与CRUSADE评分对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出血事件均有预测价值,且预测价值相当.

    PRECISE-DAPT评分CRUSADE评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出血事件

    基于个体化方案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对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影响

    张荣钱峰朱莉姚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个体化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实施母婴传播阻断,分析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其婴儿8~12月龄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HBV母婴阻断失败率、选择性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702例HBV感染孕妇在我院分娩,分娩新生儿2717例(含15例双胎),其中19例婴儿血液HBsAg和HBe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0%(19/2717).阴道分娩1507例,11例婴儿感染HBV;剖宫产分娩1210例(含15例双胎),8例婴儿感染HBV.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73%(11/1507)和0.66%(8/121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1).在剖宫产中,选择性剖宫产240例,婴儿感染1例,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42%(1/240).与上述失败率比较,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857).选择性剖宫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已为0.以2015年为时间界点,在2009~2014年和2015~2019年,选择性剖宫产率分别为14.86%(217/1460)和1.85%(23/12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76,P=0.000).是否进行HBV传播阻断干预及HBeAg阳性与选择性剖宫产率存在线性关系(P<0.05).结论 以个体化方案为基础的HBV母婴阻断显著提高了阻断成功率,选择性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增强了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信心.

    个体化方案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分娩选择性剖宫产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对喉部良性病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颖袁炯聪徐展学
    4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