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对论文中插图的要求

    37页

    纳米银凝胶敷料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分析

    黄茜李云龙张冀尤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纳米银凝胶敷料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于我院就诊的 104 例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52 例.对照组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研究组使用纳米银凝胶敷料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4 周创面渗液量、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疼痛情况、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外周血VEGF、MMP-9 蛋白表达变化,并对比治疗效果及近期创面愈合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 2 周、4 周创面渗液量、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01),创面分泌物TNF-α、IL-1β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MP-9 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脱屑、瘢痕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银凝胶敷料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明显减轻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创面炎症反应,促进VEGF分泌并抑制MMP-9 合成,进而利于创面愈合,获得更优的创面愈合质量.

    纳米银凝胶敷料富血小板血浆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悬浮床联合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尾部Ⅲ~Ⅳ期压疮临床研究

    侯海鑫陈波郭晶东朱雄翔...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悬浮床联合臀大肌肌皮瓣旋转覆盖创面治疗骶尾部Ⅲ~Ⅳ期压疮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20 年 10 月~2023 年 9 月收治的 17 例骶尾部Ⅲ~Ⅳ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悬浮床联合臀大肌肌皮瓣旋转覆盖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优势.结果 17 例患者术前平均准备时间(9.30±1.11)d,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于术后 2 周拆线,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良好,皮瓣全部存活,无坏死和窦道形成,皮瓣成活率为 100.00%,且供区与受区愈合良好.术后有 2 例患者出现发热,对症治疗后缓解,1 例皮瓣远端渗出明显,经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及勤换药处理后缓解.术后 2 周平均VAS评分(2.65±0.11)分.统计科室平均住院时间为(17.54±2.12)d.结论 悬浮床联合臀大肌肌皮瓣旋转覆盖创面治疗骶尾部Ⅲ~Ⅳ期压疮可以减轻术后护理压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悬浮床臀大肌肌皮瓣压疮疗效

    本刊对参考文献撰写的要求

    46页

    血清NT-proBNP、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价值

    聂晓斌王霖婧赵裴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 8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 30 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LVR相关指标.依据NYHA分级、心衰分期以及有无LVR对观察组患者再次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NT-proBNP、CRP诊断LVR及心功能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心率、血压、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AMI患者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但LVEF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不同心衰分期AMI患者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比较,A期<B期<C期<D期(P<0.05),但LVEF比较,A期>B期>C期>D期(P<0.05).NT-proBNP与CRP呈正相关(r=0.50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35,P<0.05),与LVEDD、LVMI分别呈正相关(r=0.427、0.531,P<0.05);CRP与LVEF呈负相关(r=-0.451,P<0.05),与LVEDD、LVMI分别呈正相关(r=0.482、0.504,P<0.05).LVR组AMI患者NT-proBNP、CRP水平均较非LVR组更高(P<0.05).NT-proBNP诊断AMI患者合并LVR的AUC为 0.76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44、0.800(P<0.05);CRP诊断AMI患者合并LVR的AUC为 0.73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0.867、0.571(P<0.05).但NT-proBNP、CRP二者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3,P>0.05).结论 NT-proBNP、CRP与LVR密切相关,随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衰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对LVR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N末端B型钠尿肽原C反应蛋白左室重构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要求

    51页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吴婷王芬吴淅铭陈祥云...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关节骨二科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22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10 例,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股骨假体的柄-髓腔轴线夹角、柄-髓腔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于术前、术后 1 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5b(TRACP-5b)的含量,观察并测量两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髋臼外展角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柄-髓腔轴线夹角和柄尖端近侧 1cm柄-髓腔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小转子上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 83.64%与 7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64%与 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两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髋臼外展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获得满意柄髓腔轴线夹角及柄-髓腔比,屈髋活动稳定性更高,不会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促进骨代谢,加快骨折愈合.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骨代谢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Peg-IFNα-2b治疗HBsAg低表达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

    刘华梅孙家敏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应用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低表达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NAs治疗,HBsAg≤1 500IU/mL的CHB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5)接受NAs治疗,观察组(n=35)给予NAs联合Peg-IFNα-2b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48 周,期间观察组脱落 2 例,对照组脱落 3 例.对比两组血清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HBsAg变化情况、肝功能水平以及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 治疗 24、48周后,观察组血清抗-HBs阳转率、HBsAg清除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HBsAg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 48 周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高(P<0.05);观察组血清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s与Peg-IFNα-2b联合治疗可以有效转变患者的血清学相关指标,降低HBsAg水平,改善肝纤维化.

    核苷(酸)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HBsAg

    两种假疝囊处理方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比较

    曹超卿笃桔李超孔刚...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4 针缝合法与齿轮立体缝合法处理直疝假疝囊的效果与预后.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90 例单侧腹股沟直疝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4 针缝合法组(对照组,n=45)与齿轮立体缝合法组(试验组,n=45).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假疝囊处理时间、住院时间、术后 24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补片感染)、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假疝囊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术后 24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Ⅰ和Ⅱ)型疝囊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Ⅲ型疝囊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补片感染及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齿轮立体缝合法可有效处理直疝假疝囊,特别对于MⅢ型大疝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腹腔镜疝修补腹股沟直疝假疝囊4针缝合法齿轮立体缝合法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致急性血小板减少1例

    梁艳胜王佳冯民程艳丽...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1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中于左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后 24h内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经停用替罗非班、动态监测血小板水平、预防出血、提升血小板药物、糖皮质激素、输注血小板等治疗,患者好转后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减少替罗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