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海洋平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海洋平台
中国海洋平台

陈祖宇

双月刊

1001-4500

zzsc433@yahoo.com.cn

021-64684543

200032

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

中国海洋平台/Journal China Offshore Platfor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近海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综合性刊物。是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平台工程刊物。主要刊登海洋平台技术、科研设计、工艺装备、经济和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内容。适于海洋企事业单位领导、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海洋平台设计、研究、检验、修理、运行人员和高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结构多模态动力吸振设计方法

    彭磊邓子伟刘鹏孙启航...
    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平台动力吸振研究中存在的多模态耦合振动吸振效果差的问题,研究抑制平台板结构振动的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以薄板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薄板与动力吸振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动力吸振器质量比的选择问题,讨论在离散模态和密集模态两种情况下动力吸振器的最佳安装位置,给出动力吸振器阻尼比和频率比的优化设计公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总结平台板结构动力吸振方法.以一个舱室仿真模型为应用对象,对参与舱壁振动的5阶模态进行振动控制,减振效果最高为92.2%.对动力吸振器进行补正设计后,针对第一、第五阶模态的减振效果分别提升0.9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上述结果验证了平台板结构动力吸振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海洋平台的振动防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海洋平台板结构动力吸振器多模态振动控制

    雷诺数3 900时三维带齿圆柱流场特征

    赵通林海花孙承猛焦波...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k-ω SST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3 900时的三维带齿圆柱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包括升阻力系数、压力系数时均流场特性,以及速度分布、涡量分布等瞬时流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绕流流场产生旋涡脱落,在靠近结构壁面的尾流区,流场速度分布呈现V形,在稍远处V形底部趋于平缓,呈现U形,且在带齿圆柱后产生与流动方向相反的速度回流区;在同一时刻下,沿结构展向不同位置处的流动呈现明显的三维特性.

    自升式平台钝体绕流数值模拟

    基于离散模块梁单元理论的超大型浮体在非稳态载荷下的水弹性响应

    陈永强宋炜张显涛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离散模块梁单元(Discrete-Module-Beam,DMB)理论计算超大型浮体在非稳态载荷下的水弹性,包括位移响应和结构力响应.使用三维势流理论进行水动力分析,并基于Cummins方程将DMB方法扩展至时域;使用子梁法进行位移响应还原.在求解结构力响应时,结构被视作无支持、两端自由的无质量梁,将其所受外载荷按沿结构纵向分布是否已知划分为2类.对于已知分布的外载荷,直接对其进行积分即可获得结构力分布;对于未知分布的外载荷,使用改进后的三次曲线插值法求解结构力分布.计算定点货物移动和飞机降落工况下的水弹性响应.采用DMB方法可准确计算结构位移响应,也可给出非稳态加载过程中初始阶段的弯矩分布,并体现由集中力作用引起的弯矩突变.

    超大型浮体离散模块梁单元非稳态载荷位移响应结构力响应

    基于PID的ROV运动控制仿真

    施兴华季葛盛钱佶麒张婧...
    26-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观察型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运动时易受暗流、波浪影响,造成操控困难、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建立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不同运动的控制模型,考虑电机和导管螺旋桨推进器的传递函数对ROV控制系统的影响,确定定艏向和定深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结合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法,得到模糊PID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进行ROV定深度运动仿真和ROV水平面艏向定偏角运动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模糊PID控制具有更优的ROV定艏向和定深度控制效果,不会发生超调现象,在抗干扰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地实现ROV定艏向和定深度运动控制.

    ROV模糊PID控制姿态控制仿真试验

    浅水隔水导管动态响应及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王金龙盛磊祥
    33-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波浪海流作用下的隔水导管动力学模型,总结极限强度分析、稳定性校核和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并就某隔水导管实例分析动态响应和VIV疲劳损伤,得到隔水导管的极限强度结果、稳定性校核结果、VIV疲劳寿命满足钻井作业要求.所提出的隔水导管振动响应、VIV疲劳损伤及寿命分析方法为隔水导管的安全保障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浅水隔水导管动态响应稳定性校核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基于随机森林的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模型修正方法

    王延林魏思浩苏馨樊哲良...
    38-4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模型的修正参数.选定平台不同的设计参数,对设计参数和基频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与基频相关系数较大的参数,并重新设计试验参数获得基频.通过随机森林网络增加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差异,验证网络精度及其泛化能力.结合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有限元模型的修正的效果.结果表明:模型的回归分数可达0.998,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可更准确地反映真实平台的动力特性.

    海洋平台模型修正均匀设计随机森林

    基于K-means的水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风险分析

    陈泽峰李华山张宪阵孙广斌...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危险源辨识分析(HAZID)工具对南海某水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进行风险识别,研究水下电力和通信设备的联合测试等过程存在的风险,针对HAZID技术识别的测试风险,定义风险的3个指标,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风险预防控制能力,将风险进行K-means聚类分析,采用SPSS软件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4个聚类等级,识别4类共21个测试风险.在实际运用中,该方法可为水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可高效、科学和系统地指导水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工作开展.

    水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风险分析HAZIDK-means聚类轮廓系数

    海底电缆液压剪切系统设计

    吴聪陈奕钪李晓骏李翔...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底电缆抢修任务中,针对多层海底脐带缆的切割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作业的水下液压剪切机构.结合海底脐带缆多层复合及金属绞线的特殊结构建立剪切失效模型,并对水下液压剪的切割机构进行设计.运用Abaqus软件分析切割过程中脐带缆的力学响应,对脐带缆逐层连续变化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海底脐带缆切割需要满足的剪切力及水下液压剪机构的主要参数.

    海底电缆抢修脐带缆液压剪有限元分析

    波浪滑翔器脐带缆结构设计与海上试验

    黄毫军木建一刘政雳刘银泉...
    59-6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先锋"波浪滑翔器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和性能,重点对脐带缆结构中的柔性铠装缆、接线盒及缓冲减振结构进行详细设计.以类NACA翼型作为截面的铠装缆比传统扁平缆最大可减少40%的流体阻力.铠装缆2根3.5 mm钢丝绳与接线盒通过固定压板和绕柱的连接方式可提供约9 994 N承载拉力.基于组合式碟形弹簧的缓冲减振结构可缓冲吸收约115.6 J冲击能量,保证脐带缆结构可承受8级海况产生的周期性载荷.在南海开展为期69 d的海上试验,航行里程为2 383 km,在3级海况下平均航速为1.28 kn,虚拟锚泊精度半径小于80 m,验证了波浪滑翔器的海上航行性能.

    波浪滑翔器脐带缆结构设计碟形弹簧海上试验

    某水下打桩锤主控阀缓冲装置建模与仿真

    王乐振王鸿雁张范文于文太...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某水下打桩锤缓冲装置的结构对主控阀缓冲性能的影响,介绍缓冲装置的结构组成和缓冲原理,考虑液压油泄漏导致主控阀腔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缓冲装置的动态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液压系统回油背压、缓冲腔直径、泄漏缝隙高度和长度等参数对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打桩锤主控阀缓冲装置的泄漏缝隙高度、泄漏缝隙长度和缓冲腔直径对缓冲性能的影响显著,液压系统的回油背压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为主控阀缓冲装置的设计和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水下打桩锤主控阀缓冲装置二通插装阀动态特性MATLAB/Simu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