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轻罪治理的系统思考

    吴春妹贾晓文李静雯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罪案件具有案小人不少、案小事不小的特点,与重罪治理相比,轻罪治理更需要注重一体化思维,融合实体与程序、法律与政策、立法司法与执法为一体.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不断研究和探索,通过妥当立法、能动司法、严格执法、诉源治理,将治罪与治理并重,协同构建中国特色的轻罪治理体系,以轻罪治理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刑事一体化轻罪治理宽严相济诉源治理

    "一带一路"建设中轻罪治理问题研究

    费翔王磊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检察机关加强轻罪治理,是打击犯罪,维护对外开放新秩序的时代要求和发挥涉外案件刑事诉讼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在轻罪治理中,检察机关面临诸多挑战,如对危害性的认识不足造成保护范围偏差,对各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研究不足产生法律冲突,境外证据调取和运用能力不足降低诉讼效率等.检察机关要积极能动履职,树立与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相适应的轻罪治理理念;推动认罪认罚从宽、企业合规改革在相关刑事案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侦查取证,提高对境外证据运用能力;灵活采取不同措施打击境外犯罪嫌疑人等,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轻罪治理贡献检察智慧.

    "一带一路"建设轻罪治理检察机关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轻罪治理视域下不起诉案件非刑罚措施的适用

    赵靖毛海霖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轻罪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起诉裁量权的运用对案件进行分流处理,在不起诉案件中适用非刑罚措施,是轻罪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不起诉与非刑罚措施的衔接适用,可以提升不起诉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应当通过立法完善非刑罚措施的结构体系阐释,规范非刑罚措施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并探索新型社会共治机制、形成系统治理合力,逐步形成轻罪治理体系,打造轻罪治理方略.通过检察维度促进社会治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检察工作现代化轻罪治理体系不起诉非刑罚措施

    轻罪前科消灭制度之提倡——以《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为切入点

    何鑫陈露晨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行前科制度具有多层级、跨领域、起点低、期限长、影响广等特征,在轻罪治理体系下面临正当性危机.目前我国学界对前科制度有两种改造方案:前科消灭模式和资格刑模式.我国前科制度具有强化威慑、补足报应、防卫社会、价值引领等多种功能,难以为资格刑所完全取代,前科消灭模式更为可取.基于公正与效率的衡平,前科消灭可以先行适用于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最高刑为 3 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情节较轻的危险犯、帮助型犯罪和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过失犯、入学就业等受到影响的过失犯家庭成员.为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应建立配套机制:在程序上区分非犯罪化行为和其他前科类型分别适用申请消灭和法定消灭;建立规范化、智能化的犯罪记录和查询制度,出台《前科限制就业范围指南》,赋予前科消灭者隐私保护权.

    危险驾驶轻罪前科消灭资格刑

    以调研评估工作助推基层检察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赵艺林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以来,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结合主题教育,对所辖 6 个基层检察院开展了以"聚焦高质量推进现代化"为主题的调研评估,找准了政治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数字化建设、作风建设等制约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理念转变、工作落实、能力提升、规范管理、动能培育、纪律作风六个方面,明确了推进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

    基层检察院建设调研评估高质量发展

    检察建议工作机制问题研究

    周元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制健全是检察建议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检察建议质效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检察建议工作机制不健全,致使滥发检察建议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要以提升检察建议质效为目标,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程序,使检察建议工作机制更加合理、规范,运行更加顺畅、高效.通过完善立案审查、调查取证、讨论决策、审查审核和督促落实等机制,确保检察建议质效.通过完善评审、奖惩和指导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检察建议工作水平.

    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监督质效

    "法庭之友"制度的探究与启示

    阮建华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规范人的社会活动为目的的法律与以追求人的真善美为目标的文学,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文学视域中的"法庭之友"制度,深刻揭示法律不是"本本中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法庭之友"制度进入到司法环节并适用于个案诉讼程序,对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民主具有重要价值."法庭之友"制度在价值取向、制度模式、诉讼地位上与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具有共同性,但两者在参与主体、论证内容、提请程序上存在差异性.可通过借鉴"法庭之友"制度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建构规范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

    法律与文学"法庭之友"制度专家法律意见制度司法民主公正司法

    重罪案件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

    李军朱一燕苏宝成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罪案件审前羁押率长期居高不下,原因包括径行逮捕观念的不当扩张,案外因素的显著影响,取保候审的独立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羁押的证据保全功能被不当异化.强制措施的适用应根据新时代犯罪结构变化由概况式、粗放式向个别化、精细化适用转变.重罪案件适用取保候审既存在理念更新问题,更涉及相关保障机制的优化和关联制度的协调问题,要倡导精细化的社会危险性评价模式,重视听证程序在消解案外因素方面的价值,优化取保候审的约束手段和有效传导证据标准及案件质量追责压力.

    审前羁押强制措施社会危险性取保候审

    检察监督在依法推进假释适用中的路径探索

    王南南王煜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刑罚执行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假释制度对罪犯更好融入社会、实现再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刑罚变更执行存在假释适用率畸低、减刑假释案件适用比例严重失衡等问题.这既有假释制度自身严格的实质条件、程序条件的制约,也受检察监督理念存在偏差、检察监督内容和方式缺乏具体规定支持、责任终身制及倒查机制相关因素影响.检察机关要更新监督理念,重树新时代假释适用监督观,依法能动履职,丰富假释适用监督手段方式,探索扩大假释适用的路径.

    检察监督能动履职假释刑罚执行

    对监狱检察工作的思考及完善建议

    徐前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派驻+巡回"检察作为一项创新性法律监督制度,有效促进了监督效果提升和监狱执法规范化建设.但是,检察机关对监狱开展检察仍存在理念不够科学客观,检察范围庞杂,适用依据的标准不一,执法评判尺度存在差异等问题.对此,检察和监狱机关均应转变理念,加强制度依据体系共建,聚焦检察监督重点内容,推动监检执法共同体建设,助推检察工作更加公正、公平、高效.

    监狱检察"减假暂"案件教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