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舰船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舰船研究
中国舰船研究

许建

双月刊

1673-3185

cjsr@ship-research.com

027-88730832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268号

中国舰船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高举创新的旗帜,加强技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提倡观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舰船事业发展和海军装备建设现代化。读者对象:舰船行业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的师生、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不同红外抑制措施实验研究

    夏文翀张勃祝华哲马壮...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提高舰船红外隐身能力,需降低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 3~5 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通过实验测量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 3~5 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对比分析喷水冷却、导流锥以及引射套筒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导流锥排气引射模型,在喷水冷却条件下,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 0°,45°,9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分别下降了 32.4%,21.9%,61.5%;未采用导流锥时,9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下降了 40.1%;去除引射套筒之后,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下降了 29.5%,即喷水冷却可以较明显地抑制排气系统在大角度和小角度下的 3~5 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船红外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引射套筒喷水冷却导流锥

    推力轴承隔振结构优化及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李全超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推力轴承隔振结构设计中侧向接触带来的能量泄露问题,开展隔振结构改进优化和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首先,从隔振结构承载和振动传递角度对侧向接触问题进行机理研究和关键参数分析,提出推力轴承隔振结构的改进设计思路;然后,设计变载荷质量-刚度系统激振试验台,研究和分析改进的隔振结构对振动传递特性的改善以及隔振推力轴承应用后轴系纵向振动控制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双弹簧、双直线滚动轴承对称布置方案明显改善了隔振结构侧向接触阻尼问题,改进后的隔振结构振动特性曲线基本接近于纯弹簧的相应曲线.[结论]研究提出的隔振结构优化设计思路可为隔振推力轴承优化改进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推力轴承隔振结构优化振动特性

    不同抗冲击分析方法对水润滑轴承的适用性分析

    熊齐鹏刘杰金勇李瑞卿...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船舶推进轴系水润滑轴承的不同抗冲击性能分析方法,开展适用性对比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基于BV043/85 标准的时域分析法、瞬态动力学方法和试验分析方法,对某水润滑艉轴承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通过对比 4 种方法的输入冲击谱和应力结果,分析其各自的冲击环境强度和对水润滑轴承的适用性.[结果]根据轴承法兰处和板条处的应力结果:DDAM的计算值最大,其次是时域分析法,计算值最小的是瞬态动力学方法.该水润滑轴承模型采用DDAM分析时出现了冲击输入偏大且集中的现象,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时域分析法与瞬态动力学方法均为时域上的实时模拟法,前者适用于严苛环境,后者则可用于灵活设计冲击谱;虽然试验分析方法具备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成本较高.[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水润滑轴承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水润滑轴承抗冲击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时域分析法瞬态动力学

    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特性实验分析

    晋建厂王俊杰王畅郝锐...
    19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支撑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安全壳抑压装置设计与优化,开展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特性分析.[方法]利用抑压模拟实验装置对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现象进行热工及可视化实验,分析不凝性气体份额、蒸汽质量流速、冷却水过冷度对冷凝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增加不凝性气体份额会减弱蒸汽冷凝换热;蒸汽质量流速、冷却水过冷度会从多方面影响蒸汽冷凝换热.[结论]所提出的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20%以内,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的物理过程.

    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特性安全壳抑压不凝性气体

    面向云航海模拟器网络的QoS保障算法研究

    陈立家周为吴小红王凯...
    20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云技术的航海模拟器构架,并设计一种网络服务质量(QoS)保障算法(CNS-QoSGA).[方法]利用虚拟化技术将云航海模拟器硬件设备抽象集成为逻辑资源的方式,应用Kubernetes技术对平台应用服务进行集群管理,构建云航海模拟器平台构架.结合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为云航海模拟器网络的广域网提供一种组网方案,在广域网传输过程中根据数据异构的特性确定算法的整体框架,在Mininet仿真平台上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仿真试验,设置流量辨识、视景数据调度和多数据流QoS保障仿真场景.[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CNS-QoSGA在流量辨识上其精度能达到 70%以上;相比于传统Dijkstra算法,该路径下带宽提高了 56.2%,时延降低了 21.4%;当多数据流共存于云航海模拟器网络时,相较于等价路由算法,CNS-QoSGA对网络中带宽和时延的满足率都提高了 10%.[结论]所提出的算法为有QoS需求的视景数据计算出合适的路由路径,保障了网络的QoS.

    航海模拟器SDN云计算路由算法网络传输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船舶生产设计软件成熟度评估方法

    王冲华德睿
    21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现有船舶生产设计软件成熟度评估方法尚不明确、评估存在模糊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船舶生产设计软件成熟度评估模型.[方法]该模型根据船舶生产设计过程中船体、管系、舾装和涂装 4 个阶段,构建成熟度评估体系并确定各级成熟因子.结合贝叶斯网络与模糊最优最劣法,提出一种完全客观的赋权方法以提高数据集的准确性.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改进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通过PSO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最优化,避免局部最优问题,并对软件的成熟度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实例分析表明,PSO-BP比BP评价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 56.86%.[结论]该模型的精度和速度较好,能够满足实际评估需求,为船舶工业软件成熟度评估提供一种新思路.

    船舶生产设计软件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贝叶斯网络-模糊最优最劣法PSO-BP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