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与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V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rTMS治疗,观察组进行rTMS+认知功能训练,两组持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关评分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e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14.92±2.43)分、(14.83±2.56)分,治疗后分别为(22.81±3.05)分、(25.62±4.07)分;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BE-HAVE-AD评分分别为(45.28±6.27)分、(44.95±6.38)分,治疗后分别为(27.54±2.22)分、(23.07±1.79)分;治疗后,BE-HAVE-AD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分别为(23.17±1.43)分、(22.83±1.64)分,治疗后分别为(38.27±3.25)分、(41.52±4.26)分;治疗后,两组 ADL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PSQI 评分分别为(16.423±1.51)分、(15.86±1.49)分,治疗后分别为(9.16±1.12)分、(7.07±1.07)分;治疗后,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 Hey、NSE 水平分别为(54.27±8.21)ng/L、(55.13±7.64)ng/L 和(59.66±9.51)µg/L、(60.97±10.29)µg/L,治疗后分别为(30.63±1.95)ng/L、(25.57±2.06)ng/L 和(49.23±6.12)µg/L、(37.21±7.01)μg/L;治疗后,两组血清Hey、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8、8.16,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P<0.05).结论 rTM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更加有效改善VD患者的认知与精神行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