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泥
中国水泥

曾学敏

月刊

1671-8321

zjx2055@sina.com

010-88366775;88376565

100831

北京三里河路11号

中国水泥/Journal China C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建材技术装备总公司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是建材装备行业唯一的专业技术期刊,内容充实,设计精美,主要面向全国建材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材机械制造企业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做机械制造企业的与建材企业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孪生视角下流程制造业设计模式探讨——以波兰MAL01项目数字化交付为例

    周晓刚方旭彬卢小同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工业作为典型的流程制造业,正不断深化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基础信息模型,合理选择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设计模式,对提高设计质量和推进设计进度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数字化设计特点与水泥工程各类影响因素,得出适合不同场景的设计模式,并针对复杂子项及特定场景总结出两种设计模式.以波兰MAL01项目为例,探索不同设计模式在水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为水泥工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数字孪生流程制造水泥工程设计设计模式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在水泥工程中的应用

    吴贤斌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助力水泥主机装备厂商进行单机智能化升级改造、赋能水泥生产企业高效采集全厂设备仪表数据.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支持多种数据传输介质、多种数据采集协议、支持本地/远程管理,并易于拓展和宜支持边缘计算功能.从单主机装备数据交互和全厂数据采集方面分析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在水泥工程中的应用.

    分布式网关主机装备数据采集

    全自动化验室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蒋叶峰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的质量控制离不开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化验和配料控制,传统的人工取样、定时取样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生产线的智能控制.实现智能配料控制,是水泥熟料质量保证的重点,以某水泥示范线中全自动化验室的应用为例,通过全自动化验室实现对生料、熟料、水泥、煤粉的在线取样分析,使水泥生产中配料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提高了水泥厂的质量管理水平.

    全自动化验室智能化质量控制

    公路混凝土边坡防护中的关键技术探究

    李玉强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公路边坡稳定性问题,以某公路为例,对其边坡防护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包括土工格栅和抗滑桩在内的综合防护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通过实地应用证实,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研究成果不仅对确保公路安全、减少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类似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公路混凝土边坡防护框格梁防护骨架防护

    混凝土材料工程抗冻性能提升策略

    李绍军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冻性是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已成为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问题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同比例混合掺量、基准养护龄期和引气剂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随着水灰比值越小,其抗冻性越好;外加剂的添加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冻性下降,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下降较大,但是复合外加剂的抗冻能力要好于单一掺入的混凝土;添加引气剂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基准养护龄期的增长而提高.针对提升混凝土抗冻性能,提出一系列措施,极大改善了高寒地区建筑混凝土耐久性.

    房屋工程混凝土抗冻试验抗冻性能提升措施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案

    吴正良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对混凝土裂缝及其处理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出现不仅影响建筑外观美观度,更可能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旨在通过对裂缝尺寸、形态特征、发展规律及成因的分析,结合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与预防措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裂缝建筑工程处理方案预防措施

    水泥预制构件在铁路站场建设中的应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谢学武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泥预制构件在铁路站场建造中的应用环境与价值、技术属性以及财务收益评估,借助新城交通枢纽工程案例,分析预制构件技术的现场施工及其对工程效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增强物流效率与施工现场的安装流程、持续维护及性能优化等应对措施,从而深化水泥预制构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促进铁路站场建设项目的高效运作、卓越品质以及生态友好性目标.

    水泥预制构件铁路站场建设建设效率环境可持续性经济效益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刘方华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的适用性,结合实际案例项目,通过3种方案对比优选,并对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等关键节点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对构件吊装、灌浆施工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有效落实各技术要点,最终经计算墙板水平接缝处抗剪承载力,均大于设计模拟最大水平承载力值,说明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构件方案优选优化设计构件吊装

    铁路隧道施工中水泥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研究

    孙杰
    97-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喷射混凝土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提供矿山、隧道等环境的支护工作.随着技术进步,其使用范围已经拓展到铁路隧道、庞大的地下设施工程等多个新的应用场景.工艺技术可划分为干喷法与湿喷法两种方式,当代喷射机械能够精准操纵输出速率和体积,创新的添加剂和配比方案增强了混凝土的特性.在铁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此项技艺被应用于早期支护、内壁构筑、隧道整修等环节,得益于迅捷的工程进度、结构的灵活性、坚固与持久性以及经济效益等特性,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支护方法.

    水泥喷射混凝土技术干喷法湿喷法铁路隧道施工自动化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快速养护方法应用分析

    王军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传统的材料与技术制备而成,其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既有较高的耐久性,又有较高的可加工性,同时又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为了能够快速掌握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了解混凝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强度增长规律,开展高性能混凝土在120℃的温度和0.1MPa蒸压养护条件下,不同养护时间抗压强度变化试验研究,并对该快速养护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方法养护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