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张友南

双月刊

1674-0599

zjyxb01@163.com

0769-6568690 6568790

343600

江西省井冈山市红军北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CHS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品格

    苏星鸿杨垚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创新品格.从创新视野看,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借鉴与超越;从创新逻辑看,表现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逻辑、坚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实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美好精神生活的价值逻辑;从创新指向看,表现在坚持和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实践指向、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指向、谱写人类文明发展新篇章的境界指向.只有坚持创新视野、创新逻辑和创新要求的有机统一,才能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品格.

    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品格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精髓要义

    王海山公辰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属于人民的理论,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彰显出鲜明的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人民利益至上论、人民地位至上论、人民需要至上论、人民权力至上论四个方面.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的实现路径:文化建设必须为了人民,把握人民愿望,实现人民利益;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集中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文化建设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文化建设成效必须由人民评判,遵循人民标准,接受人民监督.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李建德郭秀清庞家康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极其鲜明的内在逻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构成其政治逻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成其发展逻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构成其价值逻辑.政治逻辑、发展逻辑和价值逻辑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监测评估与政策优化

    李春根罗家为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们党全面把握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自身实际和中心任务,对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重大关系处理及其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阐述,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迈向新征程,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五项重要原则,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已有研究相结合,完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监测评估,实时掌握其发展进度和短板弱项,系统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图景,不断调整和优化各项公共政策,才能按时建成根基沉稳、成色十足、人民满意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评估政策优化

    系统集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刘艳刘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创新和改革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两大精神内核,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系统集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系统集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全面深化包括形成新质生产关系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六位一体"推进生产者素质跨越式提升、生产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对象适应性变革、产业要素合理性配置、产业业态创新性构建和产业体系革命性融合.

    系统集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红旗不倒"及其启示

    刘付春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突围西征,揭开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序幕.留守的红色武装,在新组建的中共湘赣省委、湘赣省军区领导下,以武功山地区为依托,紧紧依靠苏区人民,艰难奋战.1935年7月,棋盘山会议就湘赣红军游击队斗争策略作出调整.棋盘山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出现重大转折.会后,湘赣红军游击队迅速扭转颓势,开创游击战争新局面并始终保持"红旗不倒".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红旗不倒",凸显了苏区军民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依靠群众、顽强斗争的精神品格.

    湘赣革命根据地游击战争"红旗不倒"苏区精神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清正廉洁形象塑造

    徐功献曹静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塑造干部清正先行者、政府清廉建设者、政治清明维护者的清正廉洁形象.通过坚定一心为民的信念、制度约束与组织整顿双管齐下、学习教育与领袖示范相结合等途径,推进党的清正廉洁形象塑造.中央苏区时期党清正廉洁形象塑造的实践,对新时代强化党的形象塑造的启示主要有:以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党清正廉洁形象的高度、以强化廉洁教育厚植党清正廉洁形象塑造的内在特质、以健全廉洁制度擘画党清正廉洁形象塑造的脉络蓝图、以加强媒体监督拓宽党清正廉洁形象塑造的空间场域等.

    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时期清正廉洁形象塑造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

    赵子林林嘉琪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反击国民党右派叛变和根据地创建奠定了良好群众基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土地革命、推进政权建设和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了领导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和凝聚群众的能力,进而增强了群众组织力.这些经验对新时代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启示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站稳人民立场是致胜法宝、注重宣传教育是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群众组织力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王中汝冯帆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水平社会化、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充分调动人民劳动创业积极性、保障人民最大限度享有劳动成果的生产关系.我国民营经济特别是处于科技创新前沿的头部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社会化,是民有、民营、民享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载体.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政策体制与舆论环境,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民营经济新型劳动者社会化

    中国共产党走好"赶考"之路的探索与启示

    王春玺张丽娜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如何走好"赶考"之路、实现长期执政进行了不懈探索.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赶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并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两个务必""三个务必"都体现了对"赶考"精神状态的要求.党对走好"赶考之路"的探索历程包括:以"两个务必"的精神状态进京"赶考";坚持"两个务必"的精神状态接续"赶考";以"三个务必"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我们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三个务必"的精神状态聚焦并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党的自我革命"赶考""三个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