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E4、TM4SF1、HSP90α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价值

    郝鑫马丽丽高松硕
    2165-2169,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对卵巢癌(OC)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OC患者122例临床资料(OC组),根据术后3年随访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n=85)和复发组(n=37);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卵巢肿瘤良性患者102例(良性组)、本院健康体检正常女性115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HE4、TM4SF1、HSP90α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OC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E4、TM4SF1、HSP90α对OC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OC 组血清 HE4(158.49±41.27 pmol/L)、TM4SF1(171.28±42.33 ng/ml)、HSP90α(79.22±15.38 ng/ml)水平均高于良性组(34.53±8.39 pmol/L、111.18±25.46 ng/ml、58.19±10.24 ng/ml)和对照组(33.31±8.12 pmol/L、102.37±22.39 ng/ml、56.22±9.27 ng/ml),且复发组血清 HE4、TM4SF1、HSP90α 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而良性组与对照组水平均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血清HE4、TM4SF1、HSP90α水平升高均为O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E4、TM4SF1、HSP90α单独预测OC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828、0.872,敏感度分别为89.2%、89.2%、89.2%,特异度分别为66.8%、69.2%、63.3%,3项联合预测OC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为0.958,敏感度86.5%、特异度78.3%联合预测AUC最佳(P<0.05).结论:OC术后复发患者术前血清HE4、TM4SF1、HSP90α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升高是O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3指标联合检测对OC患者术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卵巢癌术后复发人附睾分泌蛋白4四次跨膜蛋白1热休克蛋白90α预测

    DWI联合血清SCC-Ag宫颈癌术前预测临床分期及术后3年预后价值

    巩义春韩建伟张海楠张玉想...
    2170-2176,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联合外周血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的效能及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宫颈癌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腔DWI检查及外周血 SCC-Ag水平检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3年预后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宫颈癌瘤灶的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外周血SCC-Ag水平.采用Kappa检验评估DWI影像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联合SCC-Ag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3年预后价值.结果:宫颈癌患者随宫颈癌分期增高ADC值降低、SCC-Ag水平增高(均P<0.05).150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2.5~7.1年,随访中位数3.0年,33例(22.0%)预后不佳,其ADC值(0.90±0.24)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1.21±0.21),外周血SCC-Ag(11.07±1.72 ng/ml)高于预后良好患者(7.72±1.43 ng/ml)(均P<0.05).宫颈癌患者病理及DWI联合外周血SCC-Ag诊断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的kap-pa=0.7790(95%CI 0.7185~0.9655,P=0.000),一致性较好.ROC 分析,外周血 SCC-Ag 及 DWI 的 ADC 值评估宫颈癌患者3年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021、0.948±0.018,ADC值联合外周血SCC-Ag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956±0.018)最高.结论:DWI联合外周血SCC-Ag在诊断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一致性较好,且预测患者术后3年月预后效能较高.

    宫颈癌磁共振成像鳞状细胞癌抗原分期预后效能

    CM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价值

    吕安平谭晓兰唐永红
    2177-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行羊水穿刺的产前检查高风险孕妇122例临床资料,以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为金标准,对比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及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唐氏综合征的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及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唐氏综合征效能,对比不同产前诊断高风险指征孕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CMA检测结果,观察染色体异常核型检测结果.结果:122例行羊水穿刺的产前检查高风险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唐氏综合征14例,总检出率为11.5%;核型分析检测准确率92.6%(113/122),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诊断敏感度64.3%、特异度96.3%;CMA准确率94.3%(115/122),AUC为0.843,诊断敏感度71.4%、特异度97.2%;两项联合检测准确率99.2%(121/122),AUC为0.964,诊断敏感度92.9%、特异度100.0%.核型分析与CMA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与AUC均高于核型分析、CMA单一检测(P<0.05).核型分析、CMA及两项联合检测在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孕妇中分别检出2例、1例、2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高龄(>35岁)孕妇中分别检出0例、1例、2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异常孕妇中分别检出5例、5例、6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中分别检出2例、2例、3例胎儿唐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7例、结构异常2例.结论:CMA联合核型分析诊断唐氏综合征准确性、敏感性最佳,对于临床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游离DNA检测诊断效能

    HDP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与预测

    蒋天梅王祯邓慧云
    2182-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构建相关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孕中期HDP孕妇102例临床资料为HDP组,健康产妇10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DP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影响HD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探究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HDP史、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前糖尿病史、受孕方式、居住地及孕次等有差异(P<0.05),孕周、产次、职业、糖尿病家族史、乙肝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前BMI偏高、存在HDP史、文化程度低、人工辅助受孕、居住地在农村、高孕次均是发生HDP风险(P<0.05).采用ROC曲线对上述结果中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预测价值分析,孕妇年龄、孕前BMI、HDP史、文化程度、受孕方式、居住地、孕次预测HD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925、0.606、0.569、0.601、0.640、0.735,根据上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ROC曲线分析结果建立的HDP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年龄、孕前BMI及孕次3个因素,ROC曲线对上述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检验,其AUC值为0.948,该模型预测HDP的敏感度92.2%,特异度85.0%.结论:发生HDP孕妇中,多表现为高龄、孕前BMI偏高、存在HDP史、文化程度低、人工辅助受孕、居住地在农村、高孕次等,纳入年龄、孕前BMI及孕次建立的预测HDP模型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价值

    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花静静王艳王诗红沈亚梅...
    2187-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10月于本院成功进行阴道分娩且产后42 d行PFD筛查的产妇190例,依据是否存在PFD分为PFD组与非PFD组.收集产妇临床及分娩资料、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阴道分娩产后PFD的高危因素.结果:190例产后PFD发生率为35.8%;单因素分析显示,PFD组与非PFD组年龄、孕周、分娩镇痛、第二产程、有无会阴侧切、新生儿体重、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有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孕周长、第二产程长、会阴侧切、新生儿体重大均为阴道分娩产后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5羟维生素D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仍有较高发生率,且年龄≥35岁、孕周>40周、第二产程>1.5 h、会阴侧切、新生儿体重>3.5 kg、25羟维生素D水平低均为其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产后女性身心健康.

    盆底功能障碍阴道分娩高危因素护理干预策略

    盆底超声参数诊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康复治疗疗效价值

    付正娟陈静
    2192-2196,2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诊断价值及评估运动康复治疗后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本院妇科收治的PSUI产妇155例(PSUI组)及健康产妇155例(对照组),PSUI组施予凯格尔康复运动治疗,并依据训练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n=123)与无效组(n=32).采用盆底超声检查PSUI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后盆底超声参数指标及尿道内口漏斗有否形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康复治疗疗效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膀胱相关参数指标评估PSUI疗效价值.结果:PSUI组治疗前盆底超声膀胱相关参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SUI组经凯格尔康复运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4%,无效组治疗前盆底超声参数相关指标均高于有效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有效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盆底超声参数指标升高均是PSUI产妇接受凯格尔康复运动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超声相关参数指标均对评估PSUI产妇凯格尔康复运动疗效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0.683~0.790.结论:PSUI产妇盆底超声相关参数指标均异常升高,各超声参数指标在PSUI产妇康复治疗疗效评估中均有一定价值.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超声参数疾病诊断康复治疗疗效评估

    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李雪燕胡奕萍许燕陈丽慧...
    2197-2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6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后6个月内是否行纯母乳喂养分为纯母乳喂养组、非纯母乳喂养组.收集产妇一般人口学资料、相关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产妇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判定模型拟合优度与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发放26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97.0%.254例产妇中产后6个月内行纯母乳喂养91名,占比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业状况为在职、自觉奶水不足为产妇产后6个月内未行纯母乳喂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母乳喂养经历、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依据5项独立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回归预测模型,Logit(P)=6.878+2.378 ×就业状况(在职=1,非在职=0)-2.264 ×母乳喂养经历(有=1,无=0)-1.553 ×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支持状况(支持=1,中性/不支持=0)+2.261 ×自觉奶水不足(是=1,否=0)-0.482 ×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分).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良好拟合优度.ROC曲线发现,回归预测模型预测产妇产后6个月内未行纯母乳喂养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为0.925~0.973,约登指数取最大值0.721时,模型最佳预测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86.8%,准确度为85.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对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测提供依据.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多发性子宫肌瘤中医病机、证候特点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匡清清李晓萍张国丽王楠...
    2203-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肌瘤多发于育龄女性,且以多发性子宫肌瘤最为常见.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紊乱、异常出血、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子宫疼痛等,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且可导致不孕、流产等.目前,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与西医药物保守治疗,但均具有一定局限性.祖国医学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关于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与中医证候分布尚存争议,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极大挑战性.即使如此,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仍获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基于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的研究成果对其中医病机、证候特点及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子宫肌瘤中医病机证候中医药治疗综述

    微塑料对生殖和胚胎发育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陕帧逸何玉洁
    2209-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微塑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对生物安全也造成极大威胁.已有研究发现生物生殖系统中有微塑料的积累,并对生殖系统及胚胎产生毒性作用.本文对微塑料生殖和胚胎发育毒性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微塑料引起的生殖毒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维护生殖健康.

    微塑料生殖毒性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