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张绍祥

双月刊

1672-5042

jjssxzz@yahoo.com.cn,guogjin@yahoo.com.cn

023-68752649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局解手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重庆市解剖学会及第三军医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局解手术学学组协办,是全国唯一的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AD4介导H3cit促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王永琦刘丽杰何冬雷陈勇...
    28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将oe-NC、过表达PAD4(oe-PAD4)和sh-NC、sh-NLRP3载体转染至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并设为oe-NC组、oe-PAD4组、oe-PAD4+sh-NC组、oe-PAD4+sh-NLRP3组.采用qRT-PCR检测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D4、H3cit、NLRP3、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水平;ChIP-qPCR检测H3cit在NLRP3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富集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均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与oe-NC组比较,oe-PAD4 组PAD4、NLRP3、IL-1β、IL-18 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AD4、H3cit、NLRP3、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侵袭水平升高,H3cit在NLRP3 TSS区富集增加(P<0.05);与oe-PAD4+sh-NC组比较,oe-PAD4+sh-NLRP3 组NLRP3、IL-1β、IL-18 基因表达水平降低,NLRP3 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侵袭水平降低(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体内PAD4和H3cit水平升高,PAD4介导的H3cit通过转录调控NLRP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结肠癌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瓜氨酸化组蛋白H3上皮间质转化转录调控

    miR-486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吴桂霞蒋睿薛志琴施俊梅...
    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486(miR-48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HUVECs,并转染miR-486模拟物(mimic)及阴性对照(NC)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48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 Cadherin)、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纤连蛋白(FN)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CD31与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与miR-486 mimic共作用于HUVECs,Western blot检测VE Cadherin、Collagen Ⅲ、CD31、α-SMA、FSP1、FN、PTEN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miR-486与PTEN的靶向结合位点,构建PTEN 3'UTR野生型(WT)及突变型(MUT)质粒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86对PTEN的靶向作用.结果 与Control组和miR-486 NC组比较,miR-486 mimic组HUVECs中miR-486表达升高(P<0.05),VE Cadherin、CD31表达降低(P<0.05),Collagen Ⅲ、α-SMA、FN表达升高(P<0.05),FSP1表达未发生变化(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miR-486 NC组比较,miR-486 mimic组HUVECs中CD31表达明显减弱(P<0.05),α-SMA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Control组和miR-486 NC组比较,miR-486 mimic组HUVECs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iR-486 mimic组比较,miR-486 mimic+ LY294002组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iR-486 mimic组比较,miR-486 mimic+LY294002组VE Cadherin、CD3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Collagen Ⅲ、α-SMA、FN表达显著降低(P<0.05),FSP1表达未发生变化(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与转染miR-486 NC比较,转染miR-486 mimic能够有效抑制含PTEN原序列的PTEN WT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而对敲除了结合位点的PTEN MUT 3'UTR则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miR-486通过抑制PTEN表达促进HUVECs的End MT进程,该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微小RNA-48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1800 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代谢组的影响

    张文娟周超梅湘余争平...
    295-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代谢物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电磁辐射暴露组(EMR组)和假暴露组(Sham组).EMR组大鼠置于中心频率1 800 MHz、平均功率密度284.6 V/m的电磁混响箱内,每天暴露10 min,连续暴露7 d;Sham组辐照功率为0 W,其他条件及操作与EMR组相同.7 d后,收集大鼠外周血并分离PBMCs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主成分分析,单变量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再联合mzCloud和ChemSpider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构建代谢通路以分析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PBMCs代谢组的影响.结果 Sham组与EMR组SD大鼠PBMCs正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2 017种,正离子模式下1 611种,其中847种上调,764种下调;负离子模式下406种,其中220种上调,186种下调.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肽类、有机酸、胆汁酸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正负离子模式下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共64个,包括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细胞生长、增殖及死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结论 模拟职业环境电磁辐射暴露可以对SD大鼠PBMCs代谢组产生明显影响,其差异代谢产物有望成为电磁辐射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电磁辐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经外侧裂-岛叶切除岛叶胶质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程进超王其福李陈荣军...
    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尸头标本模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医师进行岛叶胶质瘤手术提供参考,从而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功能.方法 在10例尸头标本上进行外侧裂、岛叶、大脑中动脉区域的解剖研究,拍照并观察各重要结构的关系及测量相关参数.结果 岛中央沟与大脑表面的中央沟相齐平,将岛叶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为3~5个岛短回,后半部分由2个岛长回构成.岛叶前半部分被额下回三角部、盖部和中央前回覆盖;岛叶后半部分的上方被中央后回、缘上回覆盖,下方被赫氏勒回覆盖.岛叶被上纵束环绕,上纵束联系额颞顶枕叶,钩束在岛叶下方连接额叶和颞叶.经侧裂暴露到达上界沟区域、前岛点,额眶部至少需要牵拉2.0 cm,牵拉时要避免对Broca区的损伤.暴露岛叶下界沟则需要牵拉颞叶2.5 cm,牵拉压迫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颞横回.结论 经外侧颞-岛叶入路可充分暴露岛叶,适合切除纯岛叶胶质瘤.对于其他类型岛叶胶质瘤,前岛点和前界沟位置容易暴露,后岛点及下界沟暴露更为困难.

    岛叶岛盖外侧裂胶质瘤显微解剖

    circAGFG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燕君董跃华高永山姜伟华...
    306-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AGFG1通过靶向微小RNA(miR)-374a-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5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人NSCLC细胞系(HCC827、H1975、A549、H1299)中circAGFG1、miR-374a-5p、VEGFC mRNA表达水平.以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circAGFG1小干扰RNA(si circAGFG1)组及阴性对照(si NC)组、si circAGFG1+miR-374a-5p抑制物(miR-374a-5p inhibitor)组以及si circAGFG1+抑制物对照组(inhibitor NC)组.q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circAGFG1、miR-374a-5p、VEGFC mRNA表达水平;CCK-8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蛋白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VEGFC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AGFG1、VEGFC分别与miR-374a-5p的靶向关系.结果 癌组织及人NSCLC细胞系中circAGFG1、VEGF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374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si NC组比较,si circAGFG1组培养24 h、48 h的OD450值,迁移数,侵袭数及Ki-67、MMP-9、circAGFG1、VEGF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减少(P<0.05),miR-374a-5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i circAGFG1+inhibitor NC组比较,circAGFG1+miR-374a-5p inhibitor组培养24 h、48 h的OD450值,迁移数,侵袭数及Ki-67、MMP-9、VEGFC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miR-374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circAGFG1无显著变化(P>0.05).circAGFG1、VEGFC分别与miR-374a-5p存在靶向关系.结论 干扰circAGFG1表达可通过调控miR-374a-5p/VEGFC轴抑制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发展.

    非小细胞肺癌circAGFG1miR-374a-5p/VEGFC轴生物学行为

    混合现实技术对脑膜瘤手术切除率及肢体肌力的影响

    王基想杨帮国吴文香王天明...
    31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混合现实(MR)技术对脑膜瘤手术的肿瘤切除率及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微创切除手术治疗)与MR组(47例,采用微创切除手术联合MR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切除率、肢体肌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MR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肿瘤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MR组患者术后IL-6、TNF-α、VEGF及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前屈肌力、后伸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切除手术联合MR治疗脑膜瘤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肿瘤切除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肢体肌力.

    混合现实技术脑膜瘤肿瘤切除肢体肌力微创切除手术

    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腺体残端处理方式对疗效的影响

    王畏王滔张磊张立功...
    315-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采取旷置腺体残端与缝合腺体残腔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行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根据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旷置腺体残端组(42例)和缝闭腺体残腔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硬块吸收时间、切口愈合率、乳房变形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率及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置腺体残端组硬块吸收时间显著短于缝闭腺体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置腺体残端组乳房变形率显著低于缝闭腺体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术后出血发生率、肿瘤复发率、术后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旷置腺体残端能加速硬块吸收,保持很好的乳腺外形,值得临床推广.

    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腺体残端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

    李欢颜李朋陈凌君
    318-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宫腔镜检查术中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脉泵注100 mg曲马多+2.5 mg/kg丙泊酚)和观察组(静脉泵注0.5 mg/kg艾司氯胺酮+1 mg/kg丙泊酚),每组8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效果、苏醒后疼痛程度、术后苏醒时间、追加丙泊酚例数、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5 min、30 min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min的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追加丙泊酚例数及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8%vs.14.28%;χ2=3.687,P=0.055).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低于观察组(76.19%vs.92.86%;χ2=8.919,P=0.003).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术患者可提高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有利于患者早期麻醉复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治疗满意度高.

    宫腔镜检查艾司氯胺酮曲马多丙泊酚麻醉

    腋前线切口在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佳李三祥臧天铭吕东晨...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腋前线切口在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中的应用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行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的49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改良组(16例)和传统组(33例).改良组患者常规放置3枚套管后添加腋前线辅助套管进行手术;传统组患者常规放置3枚套管实施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肾测量最大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早,术后应用镇痛药物、术后3个月切口感觉异常与切口局部肌肉膨出的患者比例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于腋前线添加辅助套管,可以锁定切口起止点,便于助手进行辅助操作,可提升手术流畅度,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选择腋前线切口取出肾标本具有保护肌肉、神经,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及并发症,愈合良好的优点.

    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辅助套管切口

    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反复移植失败妊娠结局的影响

    苗俊红李建华王建业田爽...
    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生素治疗对反复移植失败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186例反复移植失败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再次行冻融胚胎移植前是否行抗生素治疗及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将其分为多西环素组(n=84)、联合用药(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n=57)、未治疗组(n=45).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行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各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窦卵泡数、基础卵泡生成素水平、既往移植周期数、既往移植优质胚胎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转化日的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和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活产率高于未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反复移植失败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活产率.

    慢性子宫内膜炎反复移植失败抗生素治疗妊娠结局冻融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