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张绍祥

双月刊

1672-5042

jjssxzz@yahoo.com.cn,guogjin@yahoo.com.cn

023-68752649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局解手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重庆市解剖学会及第三军医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局解手术学学组协办,是全国唯一的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物模型的院前临时VV-ECMO治疗高原重度肺冲击伤的研究

    伍正彬邵世锋张良潮段朝霞...
    37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自由场化爆实验,建立山羊重度肺冲击伤动物模型,探讨临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技术在现场早期救治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成年山羊1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救治组,每组8只,在海拔4 600 m高原环境下建立重度肺冲击伤模型,随后对照组山羊给予呼吸机支持,救治组山羊给予临时VV-ECMO救治.记录伤后15 min山羊存活情况,比较2组山羊伤前和伤后1 h、2 h、3 h生命体征[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乳酸(LAC)、血钙离子(Ca2+)、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对所有死亡和救治结束后处死的山羊进行尸检,采用器官损伤分级(OI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依据简明损伤评分(AIS)进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W/D)和肺系数.结果 爆炸后15 min内对照组山羊死亡4只,存活4只;救治组山羊死亡5只,存活3只.2组山羊受伤前后体温、呼吸频率、心率、MA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组山羊伤后1 h、2 h、3 h PO2、SaO2均优于对照组(P<0.05),伤后2 h Ca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山羊伤后不同时间点pH、PCO2、LAC、HCT、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山羊伤后OIS、AIS、肺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肺组织W/D较救治组低(P<0.05).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我们首次建立了一种新型、可行性强、救治效果稳定的临时VV-ECMO动物救治策略,可以为高原地区重度肺冲击伤现场早期的VV-ECMO救治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爆震伤山羊体外膜肺氧合高原院前急救肺冲击伤

    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大鼠急性高眼压视网膜中的表达

    杨曼邓成敏谭薇金昕...
    378-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赖氨酰氧化酶家族(LOXs)在急性高眼压(AOH)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AOH组.CON组大鼠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AOH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法建立AOH模型.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视网膜组织.q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LOXs[包括赖氨酰氧化酶(LOX)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LOXL1、LOXL2、LOXL3、LOXL4]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Collagen 1/3/4 a1(Col1/3/4 a1)、Elastin(Eln)、Fibulin1/4(Fbn 1/4)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OXs在大鼠视网膜中的定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中LOX表达变化.结果 LOXs在大鼠视网膜各层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OX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LOXL1主要表达于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血管壁;LOXL2主要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中表达;LOXL4在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中表达;然而LOXL3仅在视网膜血管壁中表达.与CON组比较,AOH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LOX、Col1a1、Eln表达增加(P<0.05);2组大鼠视网膜中LOXL1、LOXL2、LOXL3、LOXL4、Col3a1、Col4a1、Fbn1、Fbn4 mRNA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H大鼠视网膜中LOX高表达,其可能通过ECM重塑参与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损伤病理过程.

    赖氨酰氧化酶细胞外基质急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

    CircNRIP1调节miR-136-5p/RAC1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董路李明徐建立许艳华...
    38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ircNRIP1调节miR-136-5p/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qRT-PCR法检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MCF-7细胞和紫杉醇(PTX)耐药细胞株MCF-7/PTX中CircNRIP1、miR-136-5p、RAC1 mRNA表达.将MCF-7/PTX细胞分为CK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CircNRIP1组(转染si-CircNRIP1)、si-CircNRIP1+inhibitor NC 组(转染 si-CircNRIP1 和 inhibitor NC)、si-CircNRIP1+miR-136-5p inhibitor 组(转染si-CircNRIP1和miR-136-5p inhibitor).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ircNRIP1、miR-136-5p、RAC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Ki-67、Bax、Bcl-2、RAC1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6-5p与CircNRIP1、RAC1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MCF-7和MCF-7/PTX细胞中CircNRIP1、RAC1的表达升高(P<0.05),而miR-136-5p的表达降低(P<0.05);与MCF-7细胞相比,MCF-7/PTX细胞中CircNRIP1、RAC1的表达升高(P<0.05),miR-136-5p的表达降低(P<0.05).与CK组和si-NC组相比,si-CircNRIP1组MCF-7/PTX细胞增殖率,CircNRIP1和RAC1 mRNA表达,Bcl-2、Ki-67、RAC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miR-136-5p和Bax表达升高(P<0.05).敲低miR-136-5p表达可减弱沉默CircNRIP1对MCF-7/PTX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36-5p与CircNRIP1和RAC1存在靶向关系.结论 沉默CircNRIP1表达可抑制MCF-7/PTX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降低其PTX耐药性,可能与调控miR-136-5p/RAC1轴有关.

    CircNRIP1miR-136-5p/RAC1轴乳腺癌化疗耐药紫杉醇

    青蒿素抑制葡萄糖刺激下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潘勇娜常月锋郭璟静孙依礼...
    38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蒿素(ART)对葡萄糖刺激下结直肠癌(CR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0、5、10、20、40、60 μmol/L ART为浓度梯度处理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0 μmol/L ART相比,5、10、20、40、60 μmol/L ART处理下SW480细胞活力降低(P<0.05),IC50为36.91 μmol/L.故以10、20、40 μmol/L ART处理的细胞为ART低、中、高剂量组,以0 μmol/L ART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以ART 40 μmol/L+Coumermycin A1 10 μmol/L处理的细胞为Coumermycin A1组.与对照组相比,ART低剂量组、ART中剂量组、ART高剂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及Bcl-2、N-cadherin、Vimentin、p-JAK2、p-STAT3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与ART高剂量组相比,Coumermycin A1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及Bcl-2、N-cadherin、Vimentin、p-JAK2、p-STAT3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ART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葡萄糖刺激下CRC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EMT,促进其凋亡.

    青蒿素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PRP联合ADSCs负载藻酸钙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研究

    刘大诚李艺楠
    39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负载藻酸钙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脂肪分离培养ADSCs,制造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然后将ADSCs种植到负载PRP的藻酸钙凝胶上,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并移植到缺损处.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PRP组和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每组10只.术后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成软骨特性,CCK-8法检测ADSCs增殖活性,RT-PCR检测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结果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ADSCs呈现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即梭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核形规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DSCs逐渐呈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细胞数量增多,细胞间连接紧密,形态规则.对照组软骨缺损区未见明显修复,染色呈浅蓝,ADSCs数量多;PRP组软骨缺损区部分修复,染色呈蓝色,ADSCs数量较对照组多;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软骨缺损区修复效果最好,染色呈深蓝色,ADSCs数量较PRP组多.诱导14 d后,ADSCs甲苯胺蓝异染阳性,胞浆及细胞周围出现紫红色异染.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ADSCs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阳性细胞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颗粒,细胞周围黄染.CCK-8检测显示,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ADSCs第2天进入指数生长,对照组第3天才开始进入指数生长状态.在观察期间内,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软骨诱导后ADSCs OD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3组ADSCs的蛋白多糖mRNA表达随时间增加而递增,第14、21天PRP-ADSCs-藻酸钙凝胶组ADSCs的蛋白多糖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利用PRP、ADSCs、藻酸钙凝胶形成的复合体初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对缺损关节软骨进行修复,可提高ADSCs增殖活性及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水平,使缺损的关节软骨得到明显修复.

    富血小板血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负载藻酸钙凝胶修复软骨缺损

    膝外翻矫形术中股骨远端不同截骨角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王钟周强谢峰
    399-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膝外翻股骨远端截骨术(DFO)中股骨远端不同截骨角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采集1例典型的有症状股骨髁上畸形的膝外翻女性志愿者MRI及CT影像数据,构建膝外翻的骨-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建立7个不同截骨角度的矫形术后模型.对膝外翻模型的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力线通过距离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膝关节伸直位状态下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再分布、关节软骨与半月板应力.结果 力线通过距离受矫形角度影响明显,在矫形6°~7°时跨过50%界线.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受矫形角度影响,其在矫形5°~6°逐渐转为负值.MPTA 不受矫形角度影响.mLDFA 受到矫形角度影响,矫形角度每增加1°,mLDFA也随之增加1°.冠状面截骨角度为7°时,胫骨-股骨机械轴通过膝关节间隙冠状面的48.6%处,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分布为外侧40%、内侧60%,内外侧间室关节软骨应力分布最均匀,膝关节股骨侧软骨外侧间室应力峰值5.2 MPa、内侧5.5 MPa,胫骨侧外侧间室应力峰值6.0 MPa、内侧6.2 MPa.结论 DFO治疗膝外翻时截骨角度对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再分布、软骨应力具有显著影响.矫形后胫骨-股骨机械轴经过胫骨平台中点略内侧,呈轻度内翻时,关节软骨应力分布更为均衡,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分布接近人体正常膝关节状态.

    生物力学股骨远端截骨术膝外翻有限元分析膝关节

    基于多层螺旋CT对康北地区藏族人群叉状肋骨的研究

    张玉霖敖平朱丽黄佼...
    40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MSCT)了解康北地区藏族人群中叉状肋骨的发生率及其影像特征,以期为临床相关诊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1 253例行胸部MSCT检查的康北地区藏族患者(男661例,女592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叉状肋骨发生情况及其在性别、侧别间的差异,观察叉状肋骨发生部位、与肋软骨连接处的形态学特征及邻近肋间隙改变情况等.结果 1 253例患者的胸部MSCT中发现57例患者存在叉状肋骨,共发现64处叉状肋骨,患者层面叉状肋骨发生率为4.55%,其中51例单发,6例多发;叉状肋骨男性发生率为4.99%(33/661),女性发生率为4.05%(24/59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叉状肋骨发生率为56.14%(32/57),左侧发生率为33.33%(19/57),双侧发生率为10.53%(6/57),不同侧别间叉状肋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叉状肋骨见于第2~8肋骨,以第3~5肋为主.叉状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呈闭孔型55处(85.94%),开孔型5处(7.81%),开放型3处(4.69%),其他类型1处(1.56%);62处(96.88%)出现上肋间隙变窄.结论 康北地区藏族人群中叉状肋骨的发生率为4.55%,好发于第3~5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以闭孔型多见,上肋间隙多变窄.MSCT可准确诊断叉状肋骨并提供精准影像学评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肋骨肋软骨变异叉状肋骨发生率多层螺旋CT

    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不同术前诊断发生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相关分析

    樊淋胡亦劼陈佳兴权正学...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不同术前诊断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在术后腰椎CT对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进行分级,比较不同术前诊断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固定节段顶椎、关节突关节角、椎板深度、螺钉内倾角、关节突关节轴径、椎体滑移距离等)与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及术前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57.4%)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患者(41.2%)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节段顶椎、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轴径、螺钉内倾角与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有关(P<0.05).不同术前诊断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轴径、固定节段顶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相比,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螺钉更容易发生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

    关节突关节侵扰腰椎内固定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角

    小儿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韩世星付强齐银琢谢庆意...
    41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2例14岁以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将患儿分为经脐单部位手术组(n=59)与腹腔镜组(n=103).记录患儿手术完成情况,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切口感染、腹痛、腹胀、呕吐及大便异常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经脐单部位组患儿有2例因查找阑尾困难,术中经脐部联用腹腔镜查找阑尾.经脐单部位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均短于腹腔镜组(P<0.05).2组患儿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部位手术组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更美观.随访期间,2组患儿切口均愈合良好,并未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大便异常等.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更美观等优点.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炎小儿

    影响前庭神经鞘瘤大小的相关因素研究

    李文壮王泽宁朱国华李彦东...
    416-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影响前庭神经鞘瘤大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82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肿瘤大小.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前庭神经鞘瘤大小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肿瘤大小0.63~6.60 cm,中位大小2.97(2.20,3.80)cm.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0)、民族(P=0.001)、年龄(P=0.049)及肿瘤囊实性(P<0.001)与前庭神经鞘瘤大小相关.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最常表现为囊实性,中小型前庭神经鞘瘤最常表现为实性.BMI、手术侧别及居住地与前庭神经鞘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B=0.390,P=0.001)及维吾尔族(B=0.611,P<0.001)患者肿瘤更大;年龄每增加1岁,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减小0.011 cm(B=-0.011,P=0.027).结论 患者性别、年龄和民族与前庭神经鞘瘤大小具有相关性,且男性、维吾尔族及年龄较小的患者,发生更大前庭神经鞘瘤的风险更高.

    前庭神经鞘瘤性别年龄民族肿瘤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