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

胡培兆

双月刊

1000-4181

0592-2181474

361005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问题/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世间 阐述党和社会主义经济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型变革,协力增效"赶超型"发展和创新性贡献

    潘家华
    1-7页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崔友平
    8-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郭冠清
    11-16页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蒋永穆
    16-21页

    全面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玉举
    21-26页

    以制度、体制、机制系统集成式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谢地
    26-30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层次梯度演进

    王珏
    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提出了"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全面共富"的三阶段梯度演进路径.首先,要基于国际产业"双转移"和国内产业平行转移特征,发挥"一带一路"和RCEP优势,以集群式产业转移重塑区域产业链.其次,针对短路径产业转移和逆向产业转移而导致的"产业转移陷阱",需推广"特别合作区"模式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后,基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及快速老龄化的特征事实,需从推进教育公平、强化生产和公共安全、推动住房和医疗养老改革等方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实现全民共富.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产业转移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内涵延拓、系统跃升与未来展望

    卢林施建军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是一场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的传承脉络,对其深刻内涵进行了延拓,并且分析了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转换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更新、生产系统跃升和生产关系变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通过新介质、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扩展环境资源约束,并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转换与适应,是新质生产力正在发挥的新动能和即将创造的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动力系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征管信息化与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来自"金税三期"的证据

    李培蔡竹欣黄志凡
    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16年中国地级市预决算数据,考察了征管信息化对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显著降低了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该效果主要由该工程新增覆盖的税种所驱动,并且在互联网发展程度高、地方政府财政违规严重的地区尤其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税三期"工程一方面缓解了财政无预算运行对预算管理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促使财政收入序时进度偏离更趋平稳,企业间税负更趋公平.本研究对于推进落实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信息化金税三期

    工业机器人进口的收入效应——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

    王小霞蒋殿春李磊
    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机器人贸易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进口对收入的影响:(1)工业机器人进口显著改善了我国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且该效应是稳健的;(2)从影响机制看,工业机器人进口对员工收入的正向影响主要来自替代(互补)效应引起的雇佣结构升级,及生产率改善带来的消费价格降低和产出扩张;(3)异质性层面,工业机器人进口对员工收入的改善效应主要集中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外资企业中.本研究对"十四五"期间如何利用扩大进口战略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工业机器人进口工资收入技能结构优化效应生产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