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

胡培兆

双月刊

1000-4181

0592-2181474

361005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问题/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世间 阐述党和社会主义经济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中国特色金融道路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潘越
    1-4页

    "建设金融强国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笔谈

    潘越沈坤荣王擎吴文锋...
    1页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沈坤荣
    4-7页

    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

    王擎
    7-10页

    夯实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吴文锋
    11-14页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张学勇
    14-18页

    以强大货币为基石建设金融强国

    周颖刚
    18-23页

    关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再讨论——兼与吕景春、李梁栋"劳动者商品"论商榷

    雷茜之纪翔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解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之谜.近年来学者吕景春、李梁栋撰文则认为劳动力商品理论有内在矛盾,并试图提出"劳动者商品"论加以替代,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和论证,认为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逻辑完善、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中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在时代发展中针对特殊问题的涌现可以灵活运用.本文针对教育问题提出了劳动力价值增殖的计算方法,凸显了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生命力.

    劳动力商品生活资料消费活动教育培训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治经济逻辑——基于控制权视角

    陈启博
    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干预导致银行业资本恶化并最终累及经济发展是学界对于政府与银行关系的普遍认识.中国在近20年中保持着良好的银行资本绩效和稳健的经济增长,这与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恰恰相反.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基于控制权理论进行了解释:中央政府通过金融监管集权收回了分权化改革后缺失的对金融机构的剩余控制权,并为地方政府保留了金融资源配置权这一实际控制权以保持地方激励,从而缓解了央地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激励与代理风险之间的矛盾,并与地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较好的适配.本文发展了一个基于央地关系激励相容机制的理论框架,为理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转轨国家政府与银行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启示.

    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干预央地关系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

    共同富裕导向下医疗保障待遇补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张鑫石龙
    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落脚点,基于"二维导向"和"三重进路"研究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析医疗保障待遇补偿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医疗保障待遇补偿水平能够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医疗保障待遇补偿在改善收入分配的同时,也存在个体健康、医院等级和区域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健康绩效和经济成本是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可通过缩小健康差距、降低自付费用和缓释大病负担等途径缓解收入差距.

    医疗保障待遇机制收入差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