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Journal China Economi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里程碑式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张其仔郭朝先...
    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取得里程碑式进步.在要素禀赋结构方面,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实现大幅度跃迁,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型实现质的跃迁,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在关键前沿技术研发方面,5G、深海、航天、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新兴高端产品生产方面,实现新产品和智能产品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产业结构变迁方面,中国经济已进入服务业主导发展阶段,同时服务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一二三产业融合、数实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规模和渗透率快速增长,"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正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已初步建立起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产品生产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新增装机的主体.在产业国际化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主导产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位居世界前列,产业国际化逐渐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里程碑式进步关键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

    新型工业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金碚
    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发展和文明形态的演变和繁荣,表现为艰难地开拓畅通之途.不同文明形态间的融合畅通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更大进步.人类文明进程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多样化的文明形态如何实现相互畅通、共存共荣?工业化的基本逻辑:机器替代人力,创新改变世界;无论"陆权""海权",工业能力是实权.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叙事原则就是:脱胎于传统工业化,又升华自传统工业化;扬弃传统工业化之弊端,又发扬传统工业化之张力.经济全球化多彩新格局的形成,可以获得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性支撑.同时,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也可以获得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更大空间和多样化体系拓展.中国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创造性力量,不仅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而且促进协调解决了世界不同文明形态的共存共荣问题.经济全球化需要建立和维护的是"安全畅通、规则平等、承认差异"的世界市场经济秩序.从经济学范式的底层逻辑说,必须从工具理性的一维执念变革为理性、文化、制度三维范式承诺,以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的丰富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工业文明经济增长新型工业化经济全球化多样化文明形态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挑战、机遇与路径——基于"5D"分析框架的视角

    丁建军
    5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包含"密度、距离、分割、异质和数字化"的"5D"分析框架,并以此为视角分析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挑战、机遇与路径,指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面临的挑战是"远距离、高分割、低密度"导致的空间不经济,机遇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数字化"普惠性、"红色绿色古色"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彰显及其高"异质"潜力、多重利好优惠政策叠加及支持全面化体系化.最后,本文提出革命老区着眼"5D"发力的振兴发展路径,即提升密度,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缩短距离,加速各种要素及人员的交流交往交融;消除分割,提升城乡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突出差异,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加快数字化,发挥数字技术在降低"远距离、高分割、低密度"负面效应和放大"异质性"正面效应中的积极作用,实现虚实融合发展.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5D分析框架空间不经济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李志斌周麟古恒宇
    8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是确保该类地区在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当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培育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核心驱动力,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主体培育促进示范区内生动力提升、要素体系构建强化示范区支撑体系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示范区发展路径引领三个方面推动形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体系.针对示范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堵点,本文建议通过深化改革筑牢制度根基,激发示范区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因势利导促进产业演化,实现示范区精明专业化式发展;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推动示范区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三方面举措助力示范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质生产力特殊类型地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