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形成不同时期的肝细胞损伤、局部炎症反应,以及包囊纤维蛋白组成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屠宰场阿勒泰羊中有明显细粒棘球蚴包囊的肝脏,根据包囊的形态特征分为包囊发育期组、包囊形成期组和包囊成熟期组,取各组包囊与健康肝组织交界处的病变组织制备切片,以健康羊肝组织为对照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包囊周围肝细胞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包囊形成不同时期囊壁的纤维化过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期包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25+调节性T细胞(CD25+)、CD56+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4+单核巨噬细胞(CD14+)、嗜碱粒细胞CD63(CD63),以及纤维化蛋白Ⅰ型胶原蛋白1(COL1)、COL3、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钙结合蛋白A4(S100A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HE染色结果可见,包囊发育期,囊壁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带及炎症细胞团的形成,炎症细胞向囊外周肝实质扩散;包囊形成期,囊壁变薄,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带变薄;包囊成熟期,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囊的外壁角质层,炎症细胞数量减少.Masson染色结果可见,包囊发育期的囊壁外周有大量纤维组织产生,并向周围肝组织内延伸;包囊形成期包囊生长发育,炎症反应减弱,囊壁纤维组织发育成熟;包囊成熟期形成致密的纤维性囊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随着包囊发育形成,肝细胞线粒体逐渐肿大、数量增多,肝细胞中的脂滴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包囊的增大,囊壁炎症反应带变薄,炎症细胞阳性表达范围减小,表达量减少;包囊形成期、包囊发育期、包囊成熟期的炎症细胞平均光密度值,CD3+分别为0.171±0.009、0.132±0.009、0.120±0.006(F=1.640,P>0.05),CD25+分别为0.302±0.012、0.174±0.009、0.080±0.005(F=49.051,P<0.01),CD56+分别为 0.219±0.008、0.209±0.009、0.118±0.004(F=126.411,P<0.01),CD14+分别为 0.140±0.027、0.096±0.012、0.090±0.017(F=3.954,P>0.05),CD63分别为0.318±0.007、0.096±0.013、0.086±0.011(F=307.442,P<0.01);纤维化蛋白阳性表达范围增大,表达量增多,平均光密度值 COL1 分别为 0.139±0.029、0.157±0.022、0.186±0.014(F=2.136,P>0.05),COL3 分别为 0.109±0.014、0.144±0.008、0.206±0.008(F=42.116,P<0.01),α-SMA 分别为 0.255±0.008、0.283±0.009、0.301±0.022(F=5.106,P<0.05),S100A4 分别为 0.210±0.012、0.248±0.004、0.258±0.007(F=18.137 3,P<0.01),MMP2 分别为 0.155±0.002、0.172±0.011、0.185±0.008(F=7.853,P<0.05);TNF-α在包囊周围组织表达,阳性表达范围增大,表达量增多,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15±0.016、0.263±0.003、0.267±0.006(F=145.627,P<0.01);VEGFR-3在包囊壁表达,包囊形成期表达最多,3个包囊期分别为0.248±0.009、0.357±0.045、0.268±0.004(F=9.423,P<0.05);3个包囊期各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健康肝脏(均P<0.01).结论 随着包囊发育,包囊及周围肝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囊壁结构变化和纤维化反应,肝脏线粒体代谢加强,影响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