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网站新增继续医学教育版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720页

    脊柱畸形矫形术神经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

    张耀申刘玉增周立金海涌...
    72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手术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有效方法,但是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尤其是神经并发症往往造成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甚至是瘫痪,是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围手术期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预防措施的应用,如:术前牵引、电生理监测、3D打印和人工智能应用.提示脊柱外科医生应充分重视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手术预防措施应用的重要性,以避免和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神经损伤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半月板修复的研究进展

    万新雨胡震杨阳刘林...
    727-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静脉血液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含有丰富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血液衍生产品,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血小板,PRP通过促进半月板细胞再生、增加胶原蛋白合成、调节损伤半月板内部微环境等方式,参与延缓或修复半月板损伤并减少膝关节疼痛.本文旨在总结半月板损伤的特点、PRP的制备和分类、PRP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在半月板损伤中应用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今后PRP在促进半月板修复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疾病

    退变椎间盘神经长入的研究进展

    王少康陆向东赵晓峰范伟...
    73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主要原因.IVDD过程伴随着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和神经纤维及血管长入.同时已有研究表明,IVDD组织神经长入主要包括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神经在内层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和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组织内的异位长入是LBP的主要原因.本文对IVDD组织内神经长入的进展进行概述,对神经纤维的调控和神经递质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通过针对神经长入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方向.

    退变椎间盘神经长入下腰痛治疗靶点

    p53蛋白在骨质疏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朱高明郭艳波张加豪李刚...
    738-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中老年人易患的骨代谢性疾病,以骨密度减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伴随着大量的骨丢失,极易导致身体各部位发生脆性骨折,造成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对OP基础理论研究及新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OP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调控因子陆续被发现,p53蛋白是细胞内重要的调控因子,调节着机体内各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自噬等多个生命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53的表达量高低对骨的功能及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或将成为治疗OP等骨代谢疾病的新靶点.

    p53蛋白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三种空心钉构型踝关节融合的有限元分析

    张宁康颂科李伟延李强...
    74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空心钉不同构型对镜下踝关节融合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37岁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螺旋CT自膝关节至足底进行薄层扫描,获得DICOM图像导入到Mimics中分割跟骨、距骨、胫骨、腓骨三维点云,Geomagic、Hypermesh中模拟构建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正常对照模型和双钉平行、双钉交叉和三钉交叉的踝关节融合模型.观察模型中胫距关节面相对位移、Mises应力峰值及平均Mises应力.[结果]载荷下双钉平行组位移显著大于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包括跖屈[(106.2±8.6)µm vs(58.9±4.5)μm vs(58.5±4.1)µm,P<0.001],内旋[(101.6±6.4)µm vs(59.1± 4.4)μm vs(58.5±4.0)μm,P<0.001]和外旋[(101.5±6.6)μm vs(58.5±4.6)µm vs(58.3±4.2)µm,P<0.001],而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钉平行组空心钉的应力峰值大于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其中站立状态下(65.5 MPa,51.3 MPa,50.5 MPa),双钉平行组胫距关节平均Mises应力显著小于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P<0.05),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空心钉构型的稳定性优于双钉平行组,有利于提高镜下踝关节融合的成功率.

    踝关节融合关节镜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后踝骨折

    赵晶晶方真华谢鸣贺明娟...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后踝移位骨折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9月-2022年9月采用后侧入路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踝骨折块、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技术治疗31例踝关节骨折.于内踝尖水平,跟腱两侧旁开1.5 cm作为关节镜入路,显露后踝骨折块向近端移位形成的胫骨远端关节软骨面台阶,关节镜监视下经皮撬拨复位后踝骨折块并置入空心螺钉固定.[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4±2.3)周.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6.1±1.9),(0.7±1.9),P<0.001]、AOFAS评分[(38.2±11.7),(97.4±5.8),P<0.001]、Maryland评分[(52.7±17.1),(95.5±6.3),P<0.001]均显著改善.术后影像显示28例关节弧面平整或台阶<1 mm,3例关节内台阶<2 mm.[结论]此技术能够直视关节软骨面复位过程,准确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胫骨后侧软组织剥离范围减少,缩短骨愈合时间.

    后踝骨折关节镜经皮空心钉固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网站开设播客栏目的通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754页

    后路椎板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

    孙军战俞军卫黄升云
    755-758,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后路椎板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7例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患者,行颈后路切开复位椎板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沿颈棘突后正中线切开,项韧带进入暴露,剥离脱位侧椎旁肌至侧块外缘,包含上下共3个椎体,调整牵引重量及方向,在神经剥离子引导下先复位脱位小关节,在伤椎及上下临椎棘突基底部和椎板交界偏棘突处,指向对侧侧块中心点,在对侧椎板内置入万向螺钉,连接棒塑形后固定.将固定的节段行侧块间植骨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95.7± 1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3.0±7.2)ml.7例患者8处小关节骨折脱位均得到复位,置入螺钉无腹侧椎板皮质穿出.所有植骨均达到融合,融合时间平均(2.4±0.4)个月,无内置物松动及断裂,无关节再脱位者.[结论]治疗难复性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后路椎板钉固定与侧块螺钉相比,是一种更简便、安全可行的方法.

    颈椎关节突骨折脱位椎板螺钉固定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

    付炳金朱晓东杜瑞邓明明...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20年12月对26例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患者行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术.修整创面为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肢体的纵轴,在创面的一侧设计拱顶石皮瓣,短底边为创面的弧形边缘,长底边与短底边平行,保持皮瓣宽度与创面最大宽度比例为1∶1~1.5∶1.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边缘,分离皮肤及筋膜组织,推移皮瓣至创面并逐层缝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受区与供区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5.3±6.4)d.随访时间平均(22.9±6.3)个月.皮瓣改良Highet感觉评级S0/S1/S2/S3/>S3由出院前的(2/8/10/3/3)例显著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0/2/3/6/15)例(P<0.05).VAS评分由出院前(4.6±1.9)分显著减少为末次随访时(0.8±0.4)分(P<0.05).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拱顶石穿支皮瓣能够较好地满足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的有效修复方式.

    拱顶石皮瓣软组织缺损难治性创面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