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重要论述: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机理

    于维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重要论述的生成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逻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方位逻辑和历届党中央执政理念的传承逻辑.其指出了人民立场谋划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价值旨归,解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战略关系,揭示了教师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辩证规律,擘画了人师与经师相统一"大先生"的践行标准,强调了师范类为主体、高水平大学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协同意义,分析了注重依法治理与教育转化相结合的法情理路,阐述了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职业的生态机制.践行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重要论述,需要"科学预判"与"建档立制"相结合,"精神引领"与"精准研训"相结合,"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合"相结合,"国内引流"与"国外宣介"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重要论述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体系

    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与时代议题

    李廷洲张念秦志莲
    7-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关键议题.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经历了初步探索、恢复重建、稳步发展、法治保障、全面深化五个发展阶段.在全球框架下,中国教师地位待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确立"国家公职人员"法律地位,实现政治地位、职业安全、政策参与等多重价值;二是传承尊师重教、崇智尚学优良传统,赋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三是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保障教师专业水准和职业地位.未来,应多方谋划、综合施策以应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教师专业水平、职业地位、薪酬水平、保障制度带来的新挑战.

    教师地位待遇教师荣誉表彰尊师重教教师工资制度

    从"专门化培养"到"专业化教育":面向教育强国的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赵萍冯远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封闭独立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对教师开展专门化培养.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师教育开启了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培养的学历水平;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形式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培养过程.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过程中形成了师德为先、研究驱动和协同合作的中国经验.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我国教师教育将着力于从涵养教育家精神、持续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和调整教师教育学科治理入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专门化培养专业化教育教师教育转型教师教育体系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本土经验与进路思考

    王华杨颖范卿泽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当前,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已探索形成有效培养路径,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激发志趣和夯实基础,但仍面临公平取向与卓越取向、目标多元与实现机制单一等现实矛盾.需加强政策法规保障、优化培养支持体系,搭建分类课程体系、做好学段教学衔接,建立从业晋升体系、提升教师队伍适切性,探索早期识别办法、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播下创新的"种子".

    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人才识别中学生英才计划创新驱动

    校园欺凌识别标准与分层防控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白玉萍张云运王晨旭张李斌...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欺凌的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精准识别和分层级监测干预是欺凌治理的两个重要步骤.通过梳理国际代表性调查和干预项目,在欺凌识别与监测方面提炼出识别内容和识别标准的一般规律,在欺凌干预方面总结出国际通用的分级干预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在欺凌识别、监测和防控部署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发展适用于本土的监测工具和欺凌识别标准,为开展循证的干预项目、完善干预模式提供前测基础,进而调动国家/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多层面资源优化构建本土化防控体系的发展方向.

    校园欺凌欺凌识别欺凌防控体系欺凌干预

    论教育中的儿童自由:嬗变、分野与调和

    李梦婕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社会有关自由在儿童教育中的认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划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时期.前期以"理性人"假设为支撑,围绕儿童自由的边界问题进行讨论;后期取消了自由的理性前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验证自由的正当性和可行性.自由观念的历史嬗变背后是有关儿童发展的认识分化.纯真脆弱的儿童认识论确保了自由的正当性,却由于理性的扩张导致积极自由的滥用问题;进步主义确立了儿童的主体身份,但因其实践的混乱而引发"自由的悖论".在儿童自主实现与确保教育对其"善"的引导之间的平衡中,需要辩证看待自由的观念分野:基于儿童视角,再认自由的本质和困境;确立教育立场,厘定自由边界;恢复教育的实践属性,在真实的教育时空中给予儿童实质性的自由.

    儿童自由民主教育理性自由

    增值评价的基本理念、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李俊飞谭顶良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增值评价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增值评价理念扎根于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观、以学评教的学生主体观和服务于改进的评价功能观,借助增值评价技术模型,从本质上探寻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但在实践中尚存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技术模型尚不成熟、评价内容片面单一,以及评价结果反馈效果不佳等.未来可以通过系统测量和收集数据、妥善选用和改进增值评价模型,以及综合运用增值评价结果三个方面,使增值评价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评价增值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增值模型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须知

    43页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变革

    樊香兰贺静霞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应以"均等优质"的治理目标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去中心化"的治理主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以"去单一化"的治理方式彰显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方向,以"激励相容"的治理机制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动力.对照教育强国建设任务与教育治理现代化基本要求,当前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目标存在低效风险、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模糊、治理方式"权威化"、治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为实现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要聚焦关键要素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目标,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开放共享,丰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方式,提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效能.

    教育强国建设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

    "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的问题审思与优化路向

    王健肖英鑫蔡国春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特岗计划"政策实施以来,在缓解乡村教师短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改变乡村学校教育面貌、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政策深入实施依然面临着工作场域与岗位吸引力不高的稳定性难题、城市化"人"身份与乡村脱嵌的适应性难题、外在推力与内生动力都不足的发展性难题,以及粗放式管理与"随机性"配置的治理性难题.深入推进"特岗计划"政策的精准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地方政府和乡村学校的协同合力,通过建立健全特岗教师地位待遇保障体系、生活关怀体系、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技术赋能体系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特岗教师稳定性、适应性、发展性、治理性难题.

    "特岗计划"政策特岗教师乡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