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政"三三三"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亚宁潘宗友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政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校基层院系的"三三三"模式的思政教育体系,即构建三维、三会、三进思政模式.通过政治、知识和思想三个维度,精准把握思政的内涵意蕴;通过教职工工作会、教研活动会、学生团组织生活会,明确政治学习内容和思政内容、组织及协调统一三会;通过高校思政进专业、进课堂、进教材,确保专业思政有效实施.该以基层组织思政教育为主体的新思政教育理念,完善优化了高校思政体系建设,充实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和理念.

    高校思政"三三三"模式建设实践思政教育体系

    竞争性采购装备合同监管创新方法体系之(二十)分模式监管法

    杨建强訾皓然任意李春鹏...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竞争性采购装备监管任务来源不同,为确保系统开展合同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分模式监管法,阐述了其方法背景、设计思路、实施策略、需注意的问题,对创新开展竞争性采购合同监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装备合同监管方法分模式监管法

    新升格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束长平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升格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现状为逻辑起点,以问题导向为路径,确立了高校后勤"围绕人才培养,服务美好向往"的管理目标,构建了品质后勤、文化后勤、智慧后勤、常态化后勤的后勤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关对策.

    新升格高职院后勤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史虹王国彪张韶辰张曼...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是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和教育任务的转型,传统的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创新路径,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育人实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合理措施的实施,可推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学生思政教育党建工作高校教育协同创新

    《商品实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钟燕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本文以《商品实务》课程为例,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凝炼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本门课程学习中,根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本门课特点,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形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进行.

    商品实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孙炳丽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一环.沂蒙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山东党组织带领沂蒙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价值内涵,孕育出了宝贵的爱国主义育人资源.新时代沂蒙精神对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厚植家国情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独特价值.因此,需要通过课堂融入、媒体宣传、实践育人多方面路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播化力作用.

    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独特价值播化力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的伦理探索

    姜亚坤王岩赵茹吕万方...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革命道德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革命时期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具有人民至上、信念坚定、牺牲奉献三个主要内容.中国革命道德作为革命文化中的精华,它所倡导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仍然适用于当代中国,对于当今社会公民的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的过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发展新形势以及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我们要盘活革命道德资源,使革命道德焕发生机活力,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的历史责任,通过用情用心用力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的方式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为中国革命道德注入新能量和新活力[1].

    中国革命道德人民至上信念坚定牺牲奉献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举措

    吴琼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了以下要求"推进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红色文化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文化基础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吉林省区域特点,探讨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举措.

    红色文化文化资源开发

    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及新时代价值

    倪誉航杨宏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60多年前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出"人工天河"红旗渠,诞生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1]为深刻内涵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华大地上不可磨灭、历久弥新的精神丰碑,它不仅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延续,是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如今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有重要的价值.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新时代价值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红旗渠精神深刻内涵新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涵育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逻辑理路

    周妍玮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为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创造了新的社会环境,培育踔厉奋发的青年奋斗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在内涵价值、实践方式上同源、互补.用红色文化涵育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具有理论逻辑的一致性、现实逻辑的必要性和实践逻辑的可行性,能激发奋斗动力,实现个人价值;坚定奋斗信念,营造社会奋斗风尚;提升奋斗自觉,助推实现中国梦.

    红色文化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