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商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赋存——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逯慧敏褚旭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化,也展现了独特的商业精神.晋商的历史与使命,不仅是山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晋商文化中的诚信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经世济民、务实经营等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本文作为山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旨在挖掘晋商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资源赋存.

    晋商文化思想政教育资源赋存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创新

    于丽娟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推进,高校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行为结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融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寻找到二者最大的契合点,是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优化策略,这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和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融媒体技术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创新

    军队基层舞蹈创演活动的特点与发展策略

    张宇婷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旅舞蹈是军事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中发挥着以文化人、凝聚军心士气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当前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中军旅舞蹈创演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军旅舞蹈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创演方面的新特点、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策略.

    基层文化工作舞蹈创演军队文化建设

    群团改革视角下共青团工作发展路径

    林蔚瑶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团改革视角下共青团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结构转型、满足公众多元需求、架起党群沟通桥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群团改革视角下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目前群团改革视角下共青团工作存在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职能定位与权责划分不清晰、团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从增强共青团工作的青年导向、加强共青团工作技术创新、推动共青团工作制度创新、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给出对策.

    群团改革共青团工作社会结构职能定位

    野战部队实战化超声能力需求及建设

    刘涵生叶辉龚凤玲王之均...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野战部队实战化超声能力,夯实部队卫勤保障基础.本文结合文献及实践,分析现代超声发展趋势、现阶段野战部队实战化超声技术能力需求现状,探讨部队平战所需相关超声技术、面临困难,提出实战化超声能力生成对策.现代超声诊断仪功能益发强大,更适合在残酷而资源缺乏的野战环境下使用,有助于军医快速有效处置致死性创伤及急危重症.便携式超声、掌上超声等已在野战环境显示出足够的优势,野战部队军医应掌握创伤评估、急腹症诊断、超声辅助介入等方便开展且战场急需的超声技术.野战部队实战化超声能力建设面临的人才、技术、设备及通信方面的不足,可通过技术人才培养、救治小组超声能力生成、便携高性能超声装备配备、实战现场或模拟实战现场训练、形成长效机制等对策解决.实战化超声可对伤员实施近时效现场诊断、动态观察、辅助介入及损伤控制.实战超声技术能力的生成将为基层和野战环境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利的医疗诊治环境,优化伤病员救治结果,保障战斗力.

    野战救护实战化超声能力生成

    老旧营区改造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实践

    任中杰钟铁军姚英钊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场地空间、居民活动等限制,老旧营区改造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妨碍居民生活情况下组织实施.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创新方法,最大程度降低改造工程对营区的不利影响,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零事故.本文重点对老旧营区改造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难点进行分析,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老旧营区改造工程安全管理

    大思政视域下民办院校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孙鸽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理念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民办院校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的不足之处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路径,最后阐述了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的意义.本文对切实提升民办院校育人实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思政民办院校课程改革思政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践验证

    庞宏卢怡璇樊学宇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俄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结构,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从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新性阐发,这一路径的成功开拓,既检验了马克思"跨过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构想,又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的丰富与发展,为我国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寻求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历史答案,也能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并为探索新的人类文明形式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卡夫丁峡谷实践验证

    基于OBE理念的军士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王彤孙巧阁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是为部队培养军士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军士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军士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深入剖析现有教学模式的短板,积极探索并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军士人才.OBE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新兴的教育理念,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特征,分析了军士院校现行教学模式的短板,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改进等角度探索了基于OBE理念的军士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OBE教育理念军士院校教学改革

    红色报刊研究综述与劳动者形象研究价值(1919-1937年)

    李方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报刊作为重要的红色资源获得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发行时期、发行区域、发行机构等多方面对红色报刊展开研究,但是尚缺乏专题性研究.红色报刊在 1919 年至 1937 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劳动者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对近代中国劳动者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推动劳动者与中国社会的交互作用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红色报刊报道下的劳动者形象展开专题性研究,挖掘其中丰富的红色资源,对于传承红色文化,推进媒体践行群众路线,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红色报刊劳动者形象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