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路径构建

    陈小奇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其特征,包括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导向、强化互动性、深入渗透、时代性特点.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观念陈旧、内容匮乏、缺乏共识.因此提出了构建路径,创新观念、丰富内容、创新方式.这些措施有望促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环境的有机结合,推动青年群体更好地参与和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董伟岩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八部分专门针对文化工作进行论述,这为新时代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开展好文化工作,就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新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马鑫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有力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形成了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为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注入了新能量.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与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一脉相承,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

    毛泽东国际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发展路径研究

    李爽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党建思政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党建思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党建思政工作,才能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更好成效.当今,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对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坚持大抓基层,建强党的战斗堡垒;科研与思政相结合,促进学术与思想创新;立足学科优势,创新工作模式凝练工作特色.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提升工作水平以更好的迎接未来发展.

    高校学科建设党建思政发展路径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及实践成果

    王荣英赵兰刘欢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及改革中形成、确立、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发展历程实践成果

    葛兰西文化理论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张琪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工作重中之重,尤其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介范式和交流模式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转变,互联网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意识形态工作更是面临巨大挑战.葛兰西把某一群体在文化、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所掌握的主导权称作"文化霸权".通过重温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在时代背景下探析当前网络上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运用此理论为当前网络上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化霸权市民社会知识分子网络意识形态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内在本质与时代意涵

    陈方涛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 20 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理论基石.在深刻论述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等重要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论证了"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的辩证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始终,彰显了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美学风范与时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本质时代意涵

    二十大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的理论支撑

    赵家豪张锦恒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民族团结理论的影响和贡献.采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的研究途径,详细解析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族团结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措施.研究发现,二十大精神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强化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民族团结理论在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为该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观点和深思.

    二十大精神民族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缘起

    韩清滨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缘起有着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因素,主要原因包括三点:第一,国际方面上,国家目标与定位从国际主义立场适度回归到民族主义立场;第二,在国内,随着社会结构性不断变化和革命话语的减弱或转变,民族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中国共产党由先前的革命党变成为执政党,自身组织性质和建党原则发生了巨大转变,亦即,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缘起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代全球治理困境的破解路径

    刘昶彭佩敏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以西方文明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态势,表现为全球治理碎片化、制度无法满足世界各国发展需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文明互鉴"多个方面,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回应.为摆脱当前全球治理的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伦理困境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