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党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张春雨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提炼概括,是宝贵的民族财富,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将党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丰富育人内容,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利于育人效果更好提升.梳理党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育时代价值,把握党史理论、实践、育人价值,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实践育人形式,构建全方位教育形式,可进一步完善、深化并加强大思政课育人能力.

    党史教育大思政课时代价值融入路径

    百年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研究

    张珂史皓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将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有助于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培育爱国爱党情怀、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积极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以提升教学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党史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资源内在联动机制研究

    赵雪芳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成效、质量高低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发展和教育党员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与高校学生党建思想内容和价值观相一致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红色文化内在联动机制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研究

    何超男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性应用人才的使命.教师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探究和构建其长效机制.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客观分析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成因,探索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和方法.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机制构建路径

    论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芮晓华靳道亮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延安整风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并分析其当代意义.通过研究延安整风运动的缘由、内容和影响,分析该运动在思想解放、思想路线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方面的历史贡献,并探讨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贡献当代意义

    宣化店谈判述论

    孙闯文星豪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的情况下,即调集重兵围攻中共中原军区.为粉碎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的阴谋,解救被围困在宣化店的中原军区部队,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展开谈判斗争,三方于 1946 年 5 月10 日签订了《汉口协议》.宣化店谈判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帮助中原军区军队成功转移伤病员,为中原军区坚持斗争和组织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宣化店谈判《汉口协议》中原突围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王楠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孔子的仁学到庄子的自然哲学,再到墨子的兼爱非攻,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不断在历史的进程中被重新解读和转化.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哲学思想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以及如何被应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

    中国古代哲学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南泥湾精神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沙姿妤张秀丽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时代命题,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命脉,需要坚定不移的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文以传承某企业最初发展的精神源泉——南泥湾精神为切入点,回顾该企业在 80 年间走过的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梳理其当前面临问题与困难,在探索中寻求新时代推动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南泥湾精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现实启示

    马爱婷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陆丰革命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海陆丰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顽强斗争中形成的,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着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而且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总的来说,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敢为人先、勇于革新,依靠群众、团结一致,敢于斗争、百折不回,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精神.新时代要继承和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就要树立创新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走群众路线,共享发展成果;增强斗争本领,应对风险挑战;秉承奉献精神,共筑复兴中国梦,充分发挥海陆丰革命精神的现实价值.

    海陆丰革命精神中国梦

    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任宸妤金桂兰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宁作为抗战时期率先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区,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最先发动地,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篇抗日宣言的发出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揭幕地.辽宁作为抗战起始地,逐步发展成为战斗时间最长、战斗意志最为坚定、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的抗日战场,揭开了中国抗日武装斗争序幕,延缓了日本全面侵华的步伐,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经验教训,促进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辽宁起始地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