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湘革命斗争中的廉洁文化

    郑瑞石甜畅韩心甜朱宇子...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坚定信仰不动摇、坚持革命理论创新、一切为了人民、敢于自我革命斗争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湖湘革命斗争中的廉洁文化和政治建设中.其对当代人的启示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延续优良廉洁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谨记廉洁纪律;坚持开拓创新,构建新时代廉洁政治体系;坚持敢于斗争,发扬廉洁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

    湖湘革命廉洁文化领导力量

    数字化赋能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意蕴

    上官兆云行文洁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技术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赛道,打开了塑造高校国防教育创新高地的突破口.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国防教育,是适应数字教育建设的必然选择,是解决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内生诉求.

    数字化高校国防教育价值意蕴

    莱芜战役——开创解放军战史记录的战役

    方良平于水赵旭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莱芜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少见的奇迹.莱芜之战,解放战争岁月中,华东野战军于山东莱芜对敌国民党军发起的运动战事.通过牺牲超过八千名士兵和民兵的生命换来的胜利,解放军成功击败了七万多敌人并夺取了一座无防守的城市——临沂.这一行动展示了解放军如何在大规模部队移动战斗中突破敌方防线,也为解放军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这是自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中共歼灭敌人数量的新高峰.此外,这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性战斗中杀戮最多的案例.这场莱芜战役对于我们现在面临难以预测且无法预知的情况来说,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它有助于推动党的军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实施积极防御策略,从而达到我们的国防建设目标.

    莱芜战役解放军战史记录

    互动式教学在警士预选培训中的应用——以某学院航海学教育为例

    赵靖普王鹏志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士预选培训学员是警士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人才储备,提高军校的警士预选培训教学质量对于院校教育的发展提升、部队的全方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下航海学教学中的难点为题,首先对预选警士学员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以改善警士预选培训航海学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对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员接受程度有着较强作用.为警士预选培训航海学教学提供参考.

    警士预选培训互动式教学航海学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塑原则

    黄训达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作为提升我军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广泛涉及了日常技战术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训练、实战模拟训练等诸多领域,但不同领域间战斗精神培育工作的实际联系却比较有限,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持续、快速提升.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实现全面发展、应对现实挑战、以战胜强敌为导向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军校学员的学习训练实际,对新时代战斗精神培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探讨.

    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塑原则

    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巨之嫣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各级党委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安排部署,瞄准"建设过硬作风"目标,紧盯问题查摆,抓好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系统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党的建设关键少数作风建设

    《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核四维"混合式教学模式

    迟菲侯士耀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核四维"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以德树人、为战育人"为核心、以"问题为牵引、方法为依托、质效为目标、评价为引领"四个维度进行协同的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构建遵循坚守课程定位的政治性、彰显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体现课程教学的时代性的基本原则.覆盖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学习准备、课中理论内化、课后实践体验、全程考核评价.

    军人思想与法治"一核四维"教学模式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国防教育课程的策略

    方艺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网络发展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外来思想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应对外来思想冲击,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国防教育课程水平与质量,既是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手段,也是促进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新媒体技术作用策略

    中国精神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对爱国国防情感的培育与塑造

    赵静李岩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其蕴含丰富内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高校思政课程中,深入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对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精神与爱国国防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分析了其策略:深化中国精神的理论教育,以筑牢爱国国防情感的思想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爱国国防情感实践体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爱国国防情感的熏陶作用.旨在通过高校思政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爱国国防情感,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崇高理想、深厚爱国情怀和强烈国防意识的新时代青年.

    中国精神爱国国防情感高校思政课程

    军校外事翻译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策略

    檀生兰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军事外交领域不断拓展,我军院校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加强.军校外事翻译作为军事外交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院校对外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外事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军校外事工作实践,探讨外事翻译的角色定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翻译能力提升的建议与思考.

    军校外事翻译角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