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组态理论的复杂体系工程决策动力机制

    马雪峰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只重视对单一决策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未考虑多个因素的组合交互对决策的影响作用等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研究决策影响因素以及多重因素的匹配组合关系对决策影响协同作用,建立复杂体系工程决策行为形成的动力机理.

    复杂体系工程决策影响因素组态理论动力机制

    装甲防护技术发展与展望

    徐国琳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的战争场景下,先进武器系统的迅猛发展和复杂多样的作战环境对装甲防护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在装甲防护领域的发展轨迹与现状,特别是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格栅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以及面向未来战场需求的电磁装甲技术,分析了现行装甲防护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及其潜在的改进空间.鉴于未来战争的可能走向,本文提出了装甲防护技术的新发展战略,包括向着更高的性能水准、轻量化与机动性、模块化设计,以及跨领域综合化等关键方向迈进.

    装甲防护格栅装甲爆炸反应装甲电磁装甲

    科研项目与仪器设备技术支撑队伍建设的路径

    刘晓丽赵鹏李军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院所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素质优高的科研项目与仪器设备技术支撑队伍,是助力科研院所目标追求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科研项目与仪器设备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制定规章制度、设定技术支撑岗位、加强职称和薪酬等政策倾斜、设立适合技术支撑队伍的项目、开展相关培训、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强化良好文化建设等方面,分别给出提升相关技术支撑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科研项目仪器设备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面向多源异构实验的边缘数据系统设计与实现

    罗钊航翟圣杰杨静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已达成共识,在大量工程设计验证环节中存在实验数据来源多、格式差异大等多源异构的特点,同时这类多源异构的实验验证数据在数据应用方面也有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需求,为解决多源异构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再利用问题,本文设计了面向多源异构实验数据的边缘数据系统架构,并通过建设对系统支持专业实验类型、业务类型、设备协议、分析需求和数据再利用情况进行验证实际,验证面向多源异构实验数据的边缘数据系统具有高可行性、与业务之间具有高适应性的特点,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边缘数据系统架构发展进行展望.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边缘数据系统数据架构设计

    美军无人化作战的力量建设

    马龙吴虎胜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化作战力量逐步走上国际军事舞台.美军一直秉持"以战领建、需求牵引"的核心建设原则,将无人作战力量的构建视作推动军队整体进步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美军无人化作战力量建设发展的基本理念,系统梳理了美空军、海军、陆军的无人化作战力量编配,总结了美军无人化作战力量的基本训练架构,归纳了美军无人化作战力量智能化、集群化、全域化等发展趋势,对于我军无人化作战力量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人化作战力量基本理念力量编配训练架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在单兵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张胜利周佳宇尹春浩赵良杭...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单兵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提升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对城市训练和伞降训练两个具体应用实例的详细介绍,本研究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有效地模拟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以及其在现代军事训练中的重要价值.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领域应用的技术挑战、心理适应性问题以及经济成本考量,指出了现有研究和应用的局限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强调了技术创新、心理适应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以及跨领域应用探索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为军事训练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单兵训练训练效率安全性适应性军事训练

    固定通信网组织运用的发展现状

    于雨徐雨金胡文辉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通信网作为军事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在日常军事任务准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固定通信网在网络构建、终端设备升级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使得固定通信网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联合信息作战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便携化,对通信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一线值勤角度分析了固定通信网在实际组织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固定通信固定通信现状

    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郑诗雨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ASD S3000L、ATA SMA等维修工程分析领域国际标准,建立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分析(MEA)方法、工具;开发维修工程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对维修工程分析相关流程与方法开展IT固化;开展维修工程分析流程与方法工具应用.

    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数据管理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三线军工遗产的保护利用——以R企业为例

    戴琪李卫海张怀鹏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线工业遗产蕴含丰富深刻的内涵价值,是值得并需要我们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宝藏";而三线军工遗产是其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且多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所承继;因此,抓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三线军工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全面提升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R企业相关实践为例,探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如何做好三线军工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国防科技工业三线军工遗产保护利用

    云南省国防科技工业产群体系建设建议

    昝云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化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具有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机理可以从"空间—链条—要素—主体"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路径,包括完善基于空间集成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资源、构建基于产业链优势的军民资源交互平台、形成基于要素载体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的主体创新生态等.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空间化发展